词典 安身 安身的意思
ānshēn

安身

简体安身
繁体
拼音ān shēn
注音ㄢ ㄕㄣ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ān,(1) 平静,稳定。【组词】:安定。安心。安宁。安稳。安闲。安身立命。安邦定国。(2) 使平静,使安定(多指心情)。【组词】:安民。安慰。安抚。(3) 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组词】:心安。安之若素(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4) 没有危险,不受威协。【组词】:平安。转危为安。(5) 装设。【组词】:安置。安家立业。(6) 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他安的什么心?(7) 疑问词,哪里:安能如此?(8) 姓。

shēn,(1) 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主要部分。【组词】:身躯。人身。身材。身段。船身。树身。(2) 指人的生命或一生。【组词】:身世。献身。(3) 亲自,本人。【组词】:自身。亲身。身教。身体力行。(4) 统指人的地位、品德。【组词】:出身。身分(fèn )。身败名裂。(5) 孕,娠。【组词】:身孕。(6) 量词,指整套衣服。【例句】:做了一身儿新衣服。

基本含义

安定自己的生活、立足于某个地方。

安身的意思

安身 [ān shēn]

1. 在某地居住和生活——多指在困难条件下。

无处安身。

[ settle down; find a settled place for life; make one's home; ]

2. 在某处躲避。

敌人四处搜捕抓人,我们只得在破庙里安身。

[ take shelter; ]

安身 引证解释

⒈ 安歇身子。谓住宿。

《左传·昭公元年》:“侨 闻之,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脩令,夜以安身。”
《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包待制出身传》:“其时天色又黄昏,前不及村无旅店,今夜哪里去安身?”

⒉ 存身,容身。

《国语·鲁语下》:“叔仲 曰:‘子之来也,非欲安身也,为国家之利也,故不惮勤远而听於 楚。’”
《梁书·沉约传》:“敖 传嗣於墝壤, 何 安身於穷地。”
唐 朱湾 《咏壁上酒瓢呈萧明府》诗:“不是难提挈,行藏固有期。安身未得所,开口欲从谁。”
《水浒传》第四四回:“﹝ 孟康 ﹞把本官一时杀了,弃家逃走在江湖上緑林中安身,已得年久。”
艾芜 《人生哲学的一课》:“这时,我是无所选择的了,只要有安身之处,有饭吃,不管是什么工作,不管有没有工资,都得干了。”

⒊ 指容身之地。

《快心三集》第十一回:“吴玉儔 从京中回来,过 扬州,即来询问,见 喜儿 有了安身,甚是欢喜。”

⒋ 安定的人。

《吕氏春秋·谕大》:“天下大乱,无有安国;一国尽乱,无有安家;一家皆乱,无有安身。”

⒌ 犹言立身。

《孔子家语·致思》:“曾子 曰:‘入是国也,言信於群臣而留可也,行忠於卿大夫则仕可也,泽施於百姓则富可也。’ 孔子 曰:‘ 参 之言此可谓善安身矣。’”
《北史·隐逸传·徐则》:“天台 真隐 东海 徐先生,虚确居宗,冲玄成德,齐物处外,检行安身。”
《水浒传》第二四回:“常言道:‘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管桦 《将军河》第一部第九章:“常言说,人无刚强安身不牢,我就看不上三打不回头,四打连身转的人。”


国语词典

安身 [ān shēn]

⒈ 安息身心。

《左传·昭公元年》:「君子有四时:朝以听政,昼以访问,夕以修令,夜以安身。」

⒉ 立身。

《孔子家语·卷二·致思》:「曾子曰:『入是国也,言信于群臣,而留可也;见忠于卿大夫,则仕可也;泽施于百姓,则富可也。』孔子曰:『参之言此可谓善安身矣。』」
《水浒传·第二四回》:「常言道:『人无刚骨,安身不牢。』」

⒊ 存身、容身。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晚间在破窑中安身,外人见他十分过的艰难,都唤他做穷贾儿。」
《红楼梦·第一回》:「只得与妻子商议,且到田庄上去安身。」

立足 容身


安身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存身释义:安身:存身之所。
    • 2.
      容身释义:安身:无处容身。 容身之地。
    • 3.
      立足释义:⒈站得住脚,能住下去或生存下去:立足未稳。立足之地。⒉处于某种立场:立足基层,面向群众。
    • 4.
      藏身释义:躲藏;安身:无处藏身。藏身之所。
    • 5.
      驻足释义:停止脚步:精美的工艺品吸引了许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安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窟释义:得到封地薛城人民的拥戴,有安身之处。
    • 2.
      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释义:同“三打不回头,四打连身转”。《水浒传》第二四回:“常言道: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得这般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的人。”
    • 3.
      不怯气释义:亦作“不愜气”。不服气。《水浒传》第二一回:“外人见押司在这里,多少乾热的不怯气。”《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倘有人不愜气,在此飞砖掷瓦,安身不稳。”
    • 4.
      不惬气释义:不满,不服气。《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此间人眼又紧,口嘴又歹,容不得人。倘有人不愜气,在此飞砖掷瓦,安身不稳。”
    • 5.
      不稳释义:⒈不安稳;不牢固。 唐 杜甫《促织》诗:“草根吟不稳,牀下意相亲。”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睡不稳,只倚着个鮫鮹枕头儿盹。”《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倘有人不愜意,在此飞砖掷瓦,安身不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我正要上前去劝时,不料他立脚不稳,訇的一声,跌倒在地。”钱锺书《围城》一:“一个大浪把船身晃得利害,鲍小姐 也站不稳。”⒉不可靠。《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一家子新娶箇媳妇儿,是小人家女儿,有些手脚儿不稳,常偷盗婆婆家东西往娘去。”《红楼梦》第九四回:“你去想想,打从
    • 6.
      买窝释义:出钱找个安身之处。
    • 7.
      了身达命释义:佛家用语,意思是对一生命运归宿看得开,无牵挂,超凡出世。亦指安身的地方。
    • 8.
      依投释义:⒈谓投靠别人,以求帮助。⒉指投奔某一处所,以求安身。
    • 9.
      依栖释义:谓在他人处居住或安身。
    • 10.
      偃托释义:依托以安身。
    • 11.
      偃讬释义:谓依托以安身。
    • 12.
      养世释义:谓安身处世。
    • 13.
      养安释义:⒈保持安全;保持安稳。⒉养体安身。谓生活在平安逸豫之中。
    • 14.
      剿捕释义:⒈讨伐逮捕。 明 唐顺之《海贼分道侵突疏》:“邓城 及守备 杨縉 等又不能设策剿捕,致贼屯聚散劫。”《明史·云南土司传三·木邦》:“罗珪 奏:‘罕落法 与所部交攻,遣人求援。臣等议委 南寧伯 毛胜、都督 胡誌 量调官军,相机剿捕。’”《红楼梦》第一回:“贼盗蜂起,官兵剿捕。”⒉勦捕:讨伐捕捉。《水浒传》第五二回:“我兀自要来勦捕你,今日你到来就缚,此是天教我成功。”《红楼梦》第一回:“偏值近年水旱不收,盗贼蜂起,官兵勦捕,田庄上又难以安身。”
    • 15.
      劫火释义:⒈亦作“刧火”。 亦作“刦火”。亦作“刼火”。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唐 张乔《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宋 李纲《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清 龚自珍《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 东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⒉借指兵火。清 顾炎武《恭谒天寿山十三陵》
    • 16.
      厝生释义:安身;谋生。
    • 17.
      取容释义:讨好别人以求自己安身。
    • 18.
      吵窝子释义:吵嘴。《儒林外史》第五四回:“﹝儿子﹞日日同丈人吵窝子,吵的邻家都不得安身。”张天翼《畸人手记》:“我年纪大得多,做人得有分寸些,能跟他们吵窝子么!”
    • 19.
      国危释义:指国家有危难。 《周礼·秋官·小司寇》:“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郑玄 注:“国危谓有兵寇之难。”《左传·桓公五年》:“度其国危,遂不復。”《韩非子·三守》:“人主有三守。三守完,则国安身荣;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
    • 20.
      处身释义:置身;安身:处身涉世(立身处世)。处身在艰险的环境中。

安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窟释义:得到封地薛城人民的拥戴,有安身之处。
    • 2.
      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释义:同“三打不回头,四打连身转”。《水浒传》第二四回:“常言道:人无刚骨,安身不牢。奴家平生快性,看不得这般三答不回头,四答和身转的人。”
    • 3.
      不怯气释义:亦作“不愜气”。不服气。《水浒传》第二一回:“外人见押司在这里,多少乾热的不怯气。”《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倘有人不愜气,在此飞砖掷瓦,安身不稳。”
    • 4.
      不惬气释义:不满,不服气。《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此间人眼又紧,口嘴又歹,容不得人。倘有人不愜气,在此飞砖掷瓦,安身不稳。”
    • 5.
      不稳释义:⒈不安稳;不牢固。 唐 杜甫《促织》诗:“草根吟不稳,牀下意相亲。”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睡不稳,只倚着个鮫鮹枕头儿盹。”《古今小说·新桥市韩五卖春情》:“倘有人不愜意,在此飞砖掷瓦,安身不稳。”《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我正要上前去劝时,不料他立脚不稳,訇的一声,跌倒在地。”钱锺书《围城》一:“一个大浪把船身晃得利害,鲍小姐 也站不稳。”⒉不可靠。《金瓶梅词话》第十二回:“一家子新娶箇媳妇儿,是小人家女儿,有些手脚儿不稳,常偷盗婆婆家东西往娘去。”《红楼梦》第九四回:“你去想想,打从
    • 6.
      买窝释义:出钱找个安身之处。
    • 7.
      了身达命释义:佛家用语,意思是对一生命运归宿看得开,无牵挂,超凡出世。亦指安身的地方。
    • 8.
      依投释义:⒈谓投靠别人,以求帮助。⒉指投奔某一处所,以求安身。
    • 9.
      依栖释义:谓在他人处居住或安身。
    • 10.
      偃托释义:依托以安身。
    • 11.
      偃讬释义:谓依托以安身。
    • 12.
      养世释义:谓安身处世。
    • 13.
      养安释义:⒈保持安全;保持安稳。⒉养体安身。谓生活在平安逸豫之中。
    • 14.
      剿捕释义:⒈讨伐逮捕。 明 唐顺之《海贼分道侵突疏》:“邓城 及守备 杨縉 等又不能设策剿捕,致贼屯聚散劫。”《明史·云南土司传三·木邦》:“罗珪 奏:‘罕落法 与所部交攻,遣人求援。臣等议委 南寧伯 毛胜、都督 胡誌 量调官军,相机剿捕。’”《红楼梦》第一回:“贼盗蜂起,官兵剿捕。”⒉勦捕:讨伐捕捉。《水浒传》第五二回:“我兀自要来勦捕你,今日你到来就缚,此是天教我成功。”《红楼梦》第一回:“偏值近年水旱不收,盗贼蜂起,官兵勦捕,田庄上又难以安身。”
    • 15.
      劫火释义:⒈亦作“刧火”。 亦作“刦火”。亦作“刼火”。佛教语。谓坏劫之末所起的大火。《仁王经》:“劫火洞然,大千俱坏。”唐 张乔《兴善寺贝多树》诗:“永共 终南 在,应随劫火烧。”宋 李纲《次韵丹霞录示罗畴老唱和诗》:“刧火洞烧时,自有安身处。”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附录《晋王大令保母帖》:“千年鬱鬱閟重泉,蹔出还随刦火烟。”清 龚自珍《忏心》诗:“佛言刼火遇皆销,何物千年怒若潮?”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一章:“释子又常谓 东方朔 言及刧火,已知佛法。”⒉借指兵火。清 顾炎武《恭谒天寿山十三陵》
    • 16.
      厝生释义:安身;谋生。
    • 17.
      取容释义:讨好别人以求自己安身。
    • 18.
      吵窝子释义:吵嘴。《儒林外史》第五四回:“﹝儿子﹞日日同丈人吵窝子,吵的邻家都不得安身。”张天翼《畸人手记》:“我年纪大得多,做人得有分寸些,能跟他们吵窝子么!”
    • 19.
      国危释义:指国家有危难。 《周礼·秋官·小司寇》:“一曰询国危,二曰询国迁。”郑玄 注:“国危谓有兵寇之难。”《左传·桓公五年》:“度其国危,遂不復。”《韩非子·三守》:“人主有三守。三守完,则国安身荣;三守不完,则国危身殆。”
    • 20.
      处身释义:置身;安身:处身涉世(立身处世)。处身在艰险的环境中。

安身造句

1.在勘探队工作的父亲,一年到头没有一个固定的处所安身

2.今年夏天的洪水使得许多人流芳千古,无家安身

3.连一技之长都没有,你怎么安身立命呢?

4.一枝之栖比喻一个安身之处或一个工作位置所求不多。

5.二人被好心的垃圾筒收留,总算有了安身之地。

6.在车与房之间,首选安身之地的还是大多数。

7.或许她曾被迫四处流浪,因为她找不到安身之处。

8.我坚持要马上有一个安身之处和供我休息的设备。

9.一旦战争打起来,人民群众安身立命就难以保证。

10.学好知识,掌握本领才是年轻人安身立命的基点所在。

11.他们只好四处打听,好不容易才找到一个安身之处。

12.在当今社会,只要你能勤奋劳动,足以安身立命。

13.十年浩劫中,许多艺术家被关进牛棚,就连安身立命都难以保证,更谈不上进行艺术活动了。

14.或许我可以保持房间整洁,让老鼠找不到安身之处。

15.浓三儿无定业,四处流浪,后来到陈掌柜家做杂役,算是穷鸟入怀,暂时有了个安身处。

16.口是伤人斧,舌是割心刀,闭口深藏舌,安身处处牢。

17.演员对我来说是一份工作,是一份可以安身立命、养家糊口的工作,对于工作来讲,我觉得只需要对工作负责。

18.从此以后,只从波平浪静处安身,莫向掀天揭地处着想。

19.完美的家庭应该是一座舒适安乐的小岛,是一片安身立命的绿洲。

20.消息来源是新闻媒体赖以安身立命的根本。

安身(anshe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安身是什么意思 安身读音 怎么读 安身,拼音是ān shēn,安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安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