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节 [xīn jié]
1. 以初生枝条制成的马鞭。
2. 新的季节;新的时令。
4. 草木新的茎节。
新节 引证解释
⒈ 以初生枝条制成的马鞭。
引《吕氏春秋·适威》:“先王之使其民,若御良马,轻任新节,欲走不得,故致千里。”
陈奇猷 校释引 金其源 曰:“新节者新策,言以初生弱枝为策,勿忍用劲策重击良马也。”
⒉ 新的季节;新的时令。
引晋 潘岳 《在怀县作诗》之一:“初伏启新节,隆暑方赫羲。”
晋 陶潜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之一:“鸟哢欢新节,泠风送餘善。”
⒊ 草木新的茎节。
引南朝 梁简文帝 《晚春诗》:“渚蒲变新节,巖桐长旧围。”
新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吹灰释义:⒈吹扬灰烬。⒉古代将葭灰置于律管内测定节气。新节气至,灰则自行由相应律管内飞出。见《后汉书·律历志上》。后遂以吹灰表示节气变换。⒊喻用力极小。如:事同吹灰。参见“吹灰之力”。
- 2.
当垆释义:⒈亦作“当罏”。指卖酒。垆,放酒坛的土墩。汉 辛延年《羽林郎》诗:“胡姬年十五,春日独当壚。”唐 李白《江夏行》:“正见当壚女,红妆二八年。”《警世通言·俞仲举题诗遇上皇》:“忽一日,卓王孙 家僮有事到 成都府 ……正来到 司马长卿 肆中。见当罏之妇,乃是主翁小姐,喫了一惊。”⒉指煮酒;饮酒。南朝 陈 徐陵《春情》诗:“薄夜迎新节,当壚却晚寒。”⒊对着酒垆;在酒垆前。南朝 梁简文帝《当垆曲》:“当壚设夜酒,宿客解金鞍。”明 何景明《艳曲》之三:“妆成临劝酒,曲罢坐当罏。”明 夏完淳《雪后怀张子韶》诗:“
- 3.
析谢释义:藏 族的曲艺。主要流行于 西藏自治区,历史悠久。其内容以歌喜迎祥,解说万物由来为主。解放后多有反映现实生活的新节目。
- 4.
火燧释义:⒈引火之物。 《左传·定公四年》“王使执燧象以奔 吴 师”晋 杜预 注:“烧火燧繫象尾,使赴 吴 师惊却之。”《南史·王琳传》:“琳 兵放火燧以掷 瑱 船者,皆反烧其船。”⒉古有钻燧改火之俗。因季节变换改用不同的燧木以取火。唐 朱湾《平陵寓居再逢寒食》诗:“火燧知从新节变,灰心还与故人同。”参见“改火”。
- 5.
薄夜释义:⒈傍晚;夜初。 唐 张祜《杂曲歌辞·水鼓子》:“雕弓白羽猎初回,薄夜牛羊復下来。”清 袁枚《新齐谐·勾魂卒》:“苏州 余 姓者,好鬭蟋蟀,每秋暮,擕盆往 葑门 外搜取,薄夜方归。”⒉犹短夜。指破晓之前一段很短的时间。南朝 陈 徐陵《春情》诗:“风光今旦动,雪色故年残。薄夜迎新节,当壚却晚寒。”⒊指一种薄饼。《初学记》卷二六引 晋 束晳《饼赋》:“炎律方回,纯阳布畅,服絺饮冰,随阴而凉,此时为饼,莫若薄夜。”清 方以智《通雅·饮食》:“薄夜,薄饼也…… 荀氏《四时列饌传》:‘夏祀以薄夜代馒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