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授 [qīn shòu]
1. 亲手授受。
3. 亲自教授。
亲授 引证解释
⒈ 亲手授受。
引《礼记·曲礼上》:“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枷,不同巾櫛,不亲授。”
《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文姬 曰:‘妾闻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乞给纸笔,真草唯命。’”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男女无别者为魔,男女不亲授者为明教。”
⒉ 亲自教授。
引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教子》:“《诗》有讽刺之辞……皆非父子之可通言,故不亲授耳。”
国语词典
亲授 [qīn shòu]
⒈ 亲自教授。
例如:「钢琴教学通常是采取一对一的亲授方式。」
亲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起释义:⒈兴于三。 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官制象天》:“吾闻圣主所取仪,金天之大经,三起而成,四转而终。”⒉三次发射。《晋书·庾翼传》:“师次 襄阳,大会僚佐,陈旌甲,亲授弧矢,曰:‘我之行也,若此射矣。’遂三起三叠,徒众属目,其气十倍。”⒊三度兴建。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王道》:“鲁庄公 好宫室,一年三起臺。”⒋指蚕三眠而起。宋 陆游《甲子日晴》诗:“垄麦行可获,吴 蚕亦三起。”
- 2.
得意门生释义:得意:称心如意;门生: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后泛指学生。最满意的弟子或学生。
- 3.
整厉释义:整饬勉励。《后汉书·崔寔传》:“寔 整厉士马,严烽候,虏不敢犯。”《晋书·齐献王攸传》:“攸 自强入辞,素持容仪,疾虽困,尚自整厉,举止如常,帝益疑无疾。”宋 叶适《应诏条奏六事》:“臣伏观 寿皇圣帝 在位二十八年,英武刚健,勤劳恭俭,整厉臣工,变移风俗,大志未酬,亲授陛下。”
- 4.
正一释义:⒈纯真之一。道家认为“一”为世界万物之本,永恒不变。南朝 齐 顾欢《夷夏论》:“佛号正真,道称正一,一归无死,真会无生,在名则反,在实则合。”唐 卢照邻《病梨树赋》:“高谈正一,则古之 蒙庄子;深入不二,则今之 维摩詰。”南唐 谭峭《化书·道化·正一》:“命之则四(虚、神、气、形),根之则一,守之不得,舍之不失,是谓正一。”⒉道教的一派。原为五斗米道,为 东汉 张陵 所创。传说 太上老君 亲授 张陵《太平洞极经》、《太玄经》、《五斗经》、《正一经》各若干卷。张陵 传授于后裔及其门徒。后 张陵 被尊为“天师
- 5.
钳釱释义:钳和釱,古代的两种刑具。《汉书·陈万年传》:“或私解脱钳釱,衣服不如法,輒加罪笞。”颜师古 注:“钳在颈,釱在足,皆以铁为之。”南朝 梁武帝《赎刑诏》:“钳釱之刑,岁积於牢犴。”唐 司空图《泽州灵泉院记》:“六祖 亲授,捩其钳釱;长老继作,磨昏抉瞶。”《陈书·后主纪》:“剽悍轻侮,理从钳釱。”明 唐顺之《兴国州同知徐公墓志铭》:“一切以鞭箠钳釱从事,犹不能集。”清 钱谦益《如此过两年》诗:“四季皆惨悽,六时自钳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