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猕猴桃 猕猴桃的意思
hóutáo

猕猴桃

简体猕猴桃
繁体獼猴桃
拼音mí hóu táo
注音ㄇㄧˊ ㄏㄡˊ ㄊㄠ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1) 〔猕猴〕哺乳动物,猴的一种,上身皮毛灰褐色,腰部以下澄黄色,面部微红色,尾短,四肢都像人。以野果、野菜等为食物。古亦称“母猴”、“沐猴”。(2) (獼)

hóu,(1) 哺乳动物,种类很多,行动灵活,好群居。【组词】:猴子。猿猴。猴戏。猴头。猴拳。猴枣(中医指猕猴内脏的结石)。(2) 喻机灵的人。【组词】:猴儿精。(3) 方言,乖巧,机敏(多指孩子)。

táo,(1) 落叶小乔木,品种很多,果实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绒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药。【组词】:桃儿。桃李(喻所教的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实至名归,尚事实,不尚虚名)。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 形状像桃子的。【组词】:棉桃儿。(3) 指核桃。【组词】:桃仁。桃酥。(4) 姓。

基本含义

猕猴桃是一种水果,也称为奇异果,外表呈现鲜绿色,果肉酸甜可口。

猕猴桃的意思

猕猴桃 [mí hóu táo]

1. 落叶藤本植物,叶互生,圆形或卵形,花黄色。其果实如梨,故亦称猕猴梨,可吃,也可入药。茎皮纤维可做纸,花可提制香料。

猕猴桃 引证解释

⒈ 落叶藤本植物,叶互生,圆形或卵形,花黄色。其果实如梨,故亦称猕猴梨,可吃,也可入药。茎皮纤维可做纸,花可提制香料。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猕猴桃》:“獼猴梨、藤梨、阳桃、木子。”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果五·猕猴桃》:“﹝獼猴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獼猴喜食,故有诸名。 闽 人呼为阳桃。”


国语词典

猕猴桃 [mí hóu táo]

⒈ 植物名。猕猴桃猕猴桃属,蔓生落叶缠绕灌木。八公尺,冬芽甚小,包于膨大之叶柄内。叶互生,叶背有绒毛,具有长柄,质硬有光泽。果实卵形至半球形,有毛,形如梨,色如桃,而猕猴喜食之,故称为「猕猴桃」。味甘酸,可食。


猕猴桃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木子释义:⒈果名。 即猕猴桃。也叫杨桃。⒉泛称木本植物的果实。⒊拆“李”字。
    • 2.
      狝猴桃释义:即猕猴桃。
    • 3.
      猕猴梨释义:即猕猴桃。详“獼猴桃”。
    • 4.
      獮猴桃释义:即猕猴桃。 唐 岑参《太白东溪张老舍即事》诗:“中庭井阑上,一架獮猴桃。”参见“獼猴桃”。
    • 5.
      苌楚释义:古书上说的一种类似猕猴桃的植物。
猕猴桃是什么意思 猕猴桃读音 怎么读 猕猴桃,拼音是mí hóu táo,猕猴桃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猕猴桃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