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庭参 庭参的意思
tíngcān

庭参

简体庭参
繁体庭參
拼音tíng cān
注音ㄊ一ㄥˊ ㄘ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íng,(1) 堂阶前的院子。【组词】:庭院。庭园。庭除(“除”,台阶)。(2) 厅堂。【组词】:庭宇。庭闱(父母所属内室,借指父母)。庭训(父亲的教诲,亦指家教)。家庭。(3) 审判案件的处所或机构。【组词】:法庭。(4) 古同“廷”,朝廷。

cān shēn cēn sān,

基本含义

指在庭院中种植的参参与庭院的美化,比喻在某个组织或机构中起到重要作用的人。

庭参的意思

庭参 [tíng cān]

1. 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

庭参 引证解释

⒈ 封建时代下级官员趋步至官厅,按礼谒见长官。文职北面跪拜,长官立受;武职北面跪叩,自宣衔名,长官坐受。

宋 沉括 《梦溪续笔谈》:“成都府 知録,虽京官,例皆庭参。”
《宋史·郑刚中传》:“都统每入謁,必庭参然后就坐。”
《儒林外史》第十一回:“垂老得这一个教官,又要去递手本,行庭参,自学得腰胯硬了,做不来这样的事。”


庭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庭谒释义:庭参。
    • 2.
      庭趋释义:⒈承受父亲的教诲。典出《论语·季氏》:“﹝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明李东阳《麦舟图》诗:“亦知父子本同心,若待庭趋嗟已晚。”⒉趋庭参拜。
    • 3.
      忿怒释义:愤怒。《穀梁传·宣公十五年》:“矫王命以杀之,非忿怒相杀也。”《史记·陈丞相世家》:“帝以忿怒故,欲斩之。”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四:“国(武国)至 山阳 偃然自大,受 全(李全)庭参。全 军忿怒,囚而杀之。”茅盾《子夜》一:“超乎一切以上的憎恨和忿怒忽然给与 吴老太爷 以长久未有的力气。”
    • 4.
      拘传释义:人民法院强制被传唤人到庭参加诉讼的一种特殊方法。适用于必须到庭的民事被告,经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者。与刑事诉讼拘传不同,后者是司法机关强制刑事被告人到指定的场所接受讯问的一种强制措施。
    • 5.
      梁苑释义:西汉 梁孝王 所建的 东苑。 故址在今 河南省 开封市 东南。园林规模宏大,方三百余里,宫室相连属,供游赏驰猎。梁孝王 在其中广纳宾客,当时名士 司马相如、枚乘、邹阳 等均为座上客。也称 兔园。事见《史记·梁孝王世家》。南朝 齐 王融《奉辞镇西应教》诗:“霤庭参辩 奭,梁苑 豫才 邹。”唐 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庐山屏风迭》诗:“荆门 倒 屈 宋,梁苑 倾 邹枚。若笑我夸诞,知音安在哉!”宋 张元干《天仙子》词:“少年油壁记寻芳,梁苑 路。今何处。千树红云空梦去。”清 钮琇《<觚賸>自序》:“入 燕 都而
    • 6.
      知録释义:官名。 “知録事参军”的省称。为一种属官,掌管文书,纠查府事等。至 元 代不设。宋 沉括《梦溪续笔谈》:“成都府 知録,虽京官,例皆庭参。”《朱子语类》卷一○六:“某 南康 临罢,有跃马於市者,踏了一小儿将死……次日以属知録。晚过廨舍,知録云:‘早上所喻,已栲治如法。’”

庭参(tingc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庭参是什么意思 庭参读音 怎么读 庭参,拼音是tíng cān,庭参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庭参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