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蚱 [mà zha]
1. “蝗虫”的俗称。见“蝗虫”。
蚂蚱 引证解释
⒈ 蝗虫的俗称。亦指蚱蜢。
引《红楼梦》第四十回:“板儿 又跑来看,説:‘这是蟈蟈,这是蚂蚱。’”
萧红 《马伯乐》:“父亲的眼镜不是挂在耳朵上的,而是像蚂蚱腿一样,往两鬓的后边一夹。”
国语词典
蚂蚱 [mà zha]
⒈ 动物名。蝗类,节肢动物昆虫纲。也作「马札」。
⒉ 北平方言。指蝗虫,北方有人将其油炸,当成食品。
引《儿女英雄传·第四回》:「咱们俩是一条线儿拴俩蚂蚱,飞不了我,迸不了你的。」
蚂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折腾释义:⒈翻过来倒过去;反复做(某事):睡得不踏实,尽折腾。 这件事折腾了好几次,才定下来。⒉折磨;使难受:这场病,把我折腾得不轻。⒊捣乱:敌人是秋后的蚂蚱,折腾不了几天了!腾(teng)。
- 2.
活食释义:指某些动物吃的活的蚯蚓、蚂蚱、兔子、小鱼等。
- 3.
蛞蛞释义:即蝈蝈。 俗名叫哥哥。一种形似蝗虫的昆虫,对植物有害。清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蛞蛞》:“少年子弟好畜秋虫,曰蛞蛞,乃螻蛞之别种。寄生於稻田禾黍之间,又名曰叫蚂蚱。”
- 4.
蝗虫释义:昆虫,口器坚硬,前翅狭窄而坚韧,后翅宽大而柔软,后肢很发达,善于跳跃,多数善于飞行。主要危害禾本科植物,是农业害虫。种类很多。有的地区叫蚂蚱(mà·zha)。
- 5.
野菅释义:又名:菅,白华,苓草,蚂蚱草、接骨草、大响铃草。多生长与山坡草地。
- 6.
马札释义:⒈即蚂蚱。蝗虫。《元史·五行志二》:“至元 五年八月,京师童謡云:‘白雁望南飞,马札望北跳。’”⒉即马扎。刘绍棠《县报记者》:“他正在办公室门前的圈椅上坐着,面前放个小马札,摆了一堆文件。”参见“马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