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虑 [hòu lǜ]
1. 考虑以后的事。
后虑 引证解释
⒈ 考虑以后的事。
引《汉书·陈馀传》:“事已急,要以俱死立信,安知后虑!”
冯金堂 《挖塘》:“现在的年轻人,光知道前杀,不知道后虑。”
国语词典
后虑 [hòu lǜ]
⒈ 将来的打算。
引《汉书·卷三二·张耳陈余传》:「事已急,要以俱死立信,安知后虑!」
《红楼梦·第一三回》:「此时若不早为后虑,临期只恐后悔无益了。」
后虑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后虑释义:考虑以后的事。《汉书·陈馀传》:“事已急,要以俱死立信,安知后虑!”冯金堂《挖塘》:“现在的年轻人,光知道前杀,不知道后虑。”
- 2.
宫使释义:⒈皇宫的使者。 指宦官。唐 白居易《卖炭翁》诗:“一车炭,千餘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唐 白居易《江南遇天宝乐叟》诗:“红叶纷纷盖攲瓦,緑苔重重封坏垣。唯有中官作宫使,每年寒食一开门。”宋 秦醇《赵飞燕别传》:“宫使交至,后虑帝幸,见其诈,乃与宫使 王盛 谋自为之计。”⒉某宫的主管之官。《新五代史·李继岌传》:“庄宗 即位,继岌 为 北都 留守,判六军诸卫事。迁检校太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豆卢革 为相,建言:唐 故事,皇子皆为宫使。因以 鄴 宫为 兴圣宫,以 继岌 为使。”曾慥《类说》卷四一引 宋 钱易《南
- 3.
小间释义:病稍愈。《南史·褚彦回传》:“帝虽小间,犹怀身后虑。”《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嘉祐元年》:“壬戌,帝疾小间,暂御 崇政殿 以安众心。”
- 4.
放意释义:⒈纵情;恣意。《文子·自然》:“至於神和,游於心手之间,放意、写神、论变,而形於絃者,父不能以教子,子亦不能受之於父,此不传之道也。”晋 陶潜《咏二疏》:“放意乐餘年,遑恤身后虑。”宋 曾巩《南源庄》诗:“吾能放意游八极,此兴久与前贤附。”清 黄鷟来《和陶<饮酒>》之十一:“荷锄久不厌,放意栖林表。”⒉放心,不牵挂。《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爷开怀,娘放意,哥宽心,嫂莫虑。”《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你若到了家乡,倘有便人,託他捎个书信到 薛婆 处,也教奴家放意。”《再生缘》第六二回:“堪
- 5.
遗议释义:⒈谓遭致异议和非议。唐 皎然《诗式·语似用事义非用事》:“如 康乐公‘彭 薛 纔知耻,贡公 未遗荣。或可优贪竞,岂足称达生’,此申商榷三贤,虽许其退身,不免遗议,盖 康乐公 欲借此成我诗,非用事也。”明 姚士粦《见只编》卷下:“嗟乎!嘘噏畏懦遗议千秋,丈夫临事可不为身后虑哉!”清 钱泳《履园丛话·杂记上·修志》:“试观诸史,如《史记》、《汉书》,虽出 马 班 之手,尚不能无遗议,况他人邪!”⒉指遗漏未及之评论。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圣叹 之评《西厢》,可谓晰毛辨髮,穷幽极微,无復有遗议於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