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功 [bào gōng]
1. 酬报有功者;报答功德。
3. 陈述功绩。
报功 引证解释
⒈ 酬报有功者;报答功德。
引《书·武成》:“崇德报功。”
孔 传:“有德尊以爵,有功报以禄。”
汉 王充 《论衡·祭意》:“凡祭祀之义有二:一曰报功,二曰修先。”
汉 班固 《白虎通·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为天下求福报功,人非土不立,非穀不食。”
⒉ 陈述功绩。
引清 李渔 《蜃中楼·结蜃》:“蜃楼结成了,大家都去报功。”
茅盾 《子夜》四:“﹝ 曾沧海 ﹞后来转念到‘报功’总已不成,上公安局也没意思,便决定先回家再定办法。”
报功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一个释义:⒈表数量。单个。用于人和各种事物。如:一个人;一个书柜;一个学校;一个理想;一个星期;一个地方。⒉整个。如:他今天一个上午都没歇过。如:今年一个冬天没下过雪。⒊用在动词和补语之间,表示程度。如:吃了一个饱;看了一个够;淋了一个透。⒋跟名词、动词结合,用在谓语动词前,表示快速或突然。张天翼《儿女们》:“黑云越堆越重,拚命往下沉,一个不留神就得塌下来。”沙汀《丁跛公》:“昨天在一家买卖田地的酒席上,一个不提防,给两三个熟人,灌醉来躺下了。”祖慰《被礁石划破的水流》:“我扭头就走,真怕她一个箭步追上来。”
- 2.
请功释义:请求上级给有功人员记功:全连干部战士为炊事班请功。
- 3.
请赏释义:请求给予奖赏:邀功请赏。
- 4.
邀功释义:把别人的功劳抢过来当做自己的:邀功请赏。也作要功。
报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功释义:⒈最高的功绩。⒉崇尚劳作或功绩。上,通“尚”。⒊呈报功劳。
- 2.
冒功邀赏释义:假报功劳,求得奖赏。
- 3.
大社释义:⒈指我国农业合作化时期,由几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⒉即太社。古代天子为群姓祈福报功而设立的祭祀土神、谷神的场所。
- 4.
太社释义:古代天子为群姓祈福、报功而设立的祭祀土神、谷神的场所。
- 5.
得胜回朝释义:旧指将领打了 胜仗回到朝廷报功。
- 6.
惇明释义:劝勉昌明。语本《书·武成》:“惇信明义,崇德报功。”明 李东阳《送宪副李君提学浙江序》:“伦理名教欲其惇明,风气习尚欲其陶铸。”
- 7.
灵星释义:星名。 又称天田星、龙星。主农事。古代以壬辰日祀于东南,取祈年报功之义。《诗·周颂·丝衣序》:“《丝衣》,绎宾尸也。高子 曰:灵星之尸也。”《史记·孝武本纪》:“上乃下詔曰:‘天旱,意乾封乎?其令天下尊祠灵星焉。’”张守节 正义:“灵星即龙星也。张晏 云:‘龙星左角曰天田,则农祥也,见而祭之。’”北周 庾信《对雨》诗:“徒劳看蚁封,无事祀灵星。”《通典·礼四》:“周 制,仲秋之月,祭灵星於国之东南。”古祭灵星以 后稷 配食,故又为 后稷 之代称。《后汉书·祭祀志下》:“汉 兴八年,有言 周 兴而邑立 后稷
- 8.
献功释义:⒈献上功绩;报功。 《诗·鲁颂·泮水》:“不告于訩,在泮献功。”孔颖达 疏:“唯在泮宫之内献其战功而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二回:“这巡丁捧了罈子,到师爷那里去献功。”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这种东西﹞凡有可以欺凌的,他总想欺凌一下,也带些……可以献功得利的野心。”⒉谓在冬祭时奉献谷、帛等。《周礼·天官·内宰》:“佐后而受献功者。”郑玄 注:“献功者,九御之属。郑司农 云:‘蒸而献功。’”贾公彦 疏:“谓内宰佐助后而受女御等献丝枲之功、布帛等。”《国语·鲁语下》:“王后亲织玄紞,公侯之夫人加
- 9.
畴庸释义:⒈谓选贤任用。语出《书·尧典》:“畴咨若时登庸。”孔 传:“畴,谁;庸,用也。谁能咸熙庶绩,顺是事者,将登用之。”唐 张九龄《谢中书侍郎状》:“此职择才,十年虚位,以卿达识,所以畴庸。”⒉酬报功劳。畴,通“酬”。《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五侯外戚,且非旧章,而臣之所附,唯在恩泽。既义异畴庸,实荣乖儒者。”李周翰 注:“畴,酬;庸,功也。”《梁书·孔休源传》:“慎终追远,歷代通规,褒德畴庸,先王令典。”唐 杨炯《后周明威将军梁公神道碑》:“孤锋直进,九种於是克清;疋马横行,三 韩 由其殄
- 10.
苏功释义:浮报功绩。
- 11.
选建释义:谓选才建国。《左传·定公四年》:“昔 武王 克 商,成王 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 周。”杨伯峻 注:“选明德之人,建立国家。”宋 刘攽《鸿庆宫三圣殿赋》:“盖上帝之所选建,明圣命以天位者,乃所以享德而报功焉。”
- 12.
飨报释义:为报功德而祭祀。饗,通“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