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奉 [zūn fèng]
1. 遵照;奉行。
英[act on; faithfully obey (orders,instructions);]
遵奉 引证解释
⒈ 遵照奉行。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施于后嗣,化及无穷,遵奉遗詔,永承重戒。”
鲁迅 《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不过我所遵奉的,是那时革命的前驱者的命令。”
国语词典
遵奉 [zūn fèng]
⒈ 遵守奉行。
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遵奉遗诏,永承重戒。」
《后汉书·卷二·显宗孝明帝纪》:「帝遵奉建武制度,无敢违者。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
近禀承
遵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元夫人释义:中国 古代神话中的仙女,名 阿环。 传说她是 西王母 的小女、三天真皇 之母,任上元之官,统领十方玉女名录。汉武帝 元封 元年七月七日夜,王母 感于 武帝 屡祷山岳,祭祀灵神,特降 汉 宫,命侍女 郭密香 往邀 上元夫人 前来宴会。宴毕,应 武帝 之求,王母 授帝《灵光生经》、《五岳真形图》,上元夫人 遵奉 王母 旨意,授帝《六甲灵飞招真十二事》。见《汉武帝内传》。唐 顾况《梁广画花歌》:“王母 欲过 刘彻 家,飞琼 夜入云軿车…… 上元夫人 最小女,头面端正能言语。”
- 2.
奉元释义:谓遵奉天道。
- 3.
奉答释义:⒈谓顺应,遵奉。 ⒉报答。⒊敬答,答复。
- 4.
奉辞罚罪释义:奉:敬受;罚:处罚,惩罚。遵奉严正之辞讨伐有罪者。
- 5.
承顺释义:⒈遵奉顺从。《礼记·乐记》:“理发诸外而民莫不承顺。”《史记·秦始皇本纪》:“宇县之中,承顺圣意。”唐 皇甫枚《三水小牍·却要》:“湖南 观察使 李庾 之女奴,曰 却要 ……而巧媚才捷,能承顺颜色,姻党亦多怜之。”⒉敬奉恭顺。宋 宗泽《陈八评事墓志铭》:“孝於亲,母年九十餘,公下气怡声,左右承顺,起居饮食必躬省视。”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水莽草》:“三娘 雅不习惯,然承顺殊怜人。”
- 6.
敬命释义:遵奉命令。《逸周书·大开武》:“其维天命,王其敬命。”《左传·昭公元年》:“鲁 虽有罪,其执事不辟难,畏威而敬命矣。”唐 牛僧孺《玄怪录·岑顺》:“金象 将军使我语 岑君,军城夜警,有喧諍者,蒙君见嘉,敢不敬命。”
- 7.
民约释义:人们约定共同遵守的契约。梁启超《鉅子卢梭学说》:“又凡人生长於一政府之下,及既达丁年,犹居是邦,而遵奉其法律,是即默认其国之民约而守之也。”鲁迅《而已集·卢梭和胃口》:“做过《民约论》的 卢梭,自从他还未死掉的时候起,便受人们的责备和迫害,直到现在,责备终于没有完。连在和‘民约’没有什么关系的 中华民国,也难免这一幕了。”按,民约论即社会契约说,宣称国家和法都是由于人们订立契约而成立的一种政治学说。这一学说在反对中世纪君权神授说和封建专制的斗争中起过作用,但它掩盖了国家的阶级性。
- 8.
肃奉释义:恭敬地接受或遵奉。
- 9.
衔令释义:遵奉王令。
- 10.
衔敕释义:遵奉皇帝的诏令。
- 11.
诗云子曰释义:《诗经》所说和孔子所言。 二者均为历代儒者遵奉的信条。因用以泛指儒家言论或经典著作。
- 12.
郎官星释义:《后汉书·明帝纪》:“帝遵奉 建武 制度,无敢违者。 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
- 13.
钦遵释义:恭敬遵奉。旧时臣子言遵奉圣旨的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