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治绩 治绩的意思
zhì

治绩

简体治绩
繁体治績
拼音zhì jì
注音ㄓˋ ㄐ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ì,(1) 管理,处理。【组词】:治理。治家。治丧。治标。治本。治国安邦。自治。统治(a.管理;b.分配)。(2) 整理。【组词】:治河。治水。(3) 惩办。【组词】:治罪。处(chǔ)治。(4) 医疗。【组词】:治病。治疗。医治。(5) 消灭农作物的病虫害。【组词】:治蝗。治蚜虫。(6) 从事研究。【组词】:治学。治史。(7) 安定。【组词】:治世。治安(社会的秩序)。天下大治。(8) 旧称地方政府所在地。【组词】:府治。治所。(9) 姓。

jì,(1) 把麻搓捻成线或绳。【组词】:纺绩。绩麻。绩火(古代夜间纺织时照明的灯火)。(2) 继:“子盍亦远绩禹功而大庇民乎?”(3) 成果,功业。【组词】:成绩。功绩。战绩。

基本含义

治理国家,取得卓越成就。

治绩的意思

治绩 [zhì jì]

1. 为政的成绩。

治绩 引证解释

⒈ 为政的成绩。

《三国志·蜀志·邓芝传》:“﹝ 邓芝 ﹞所在清严有治绩,入为尚书。”
《隋书·郇王庆传》:“﹝ 杨庆 ﹞累迁 滎阳郡 太守,颇有治绩。”
鲁迅 《南腔北调集·沙》:“他们的像沙,是被统治者‘治’成功的,用文言来说,就是‘治绩’。”


国语词典

治绩 [zhì jì]

⒈ 施政的成绩。

《三国志·卷四五·蜀书·邓芝传》:「清严有治绩,入为尚书。」
《隋书·卷四三·河间王弘传》:「累迁荥阳郡太守,颇有治绩。」

政绩


治绩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政绩释义:指官员在职期间工作的成绩。

治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岑释义:唐 岑羲 与弟 仲翔、仲休 的合称。三人皆有治绩。
    • 2.
      中匡释义:中等的治绩。
    • 3.
      击柝释义:敲梆子巡夜。亦喻战事,战乱。《易·繫辞下》:“重门击柝,以待暴客。”晋 葛洪《抱朴子·诘鲍》:“重门有击柝之警,治戎遏暴客之变。”唐 杜甫《暮归》诗:“霜黄碧梧白鹤栖,城上击柝復乌啼。”《宋朝事实类苑·官政治绩·张乖崖一》引 宋 沉括《梦溪笔谈》:“时贼锋方敛,纪纲过肃,蜀 民尚怀击柝之惴。”明 高启《中秋翫月张校理宅得南字》诗:“关山几处未解兵,击柝不寐愁丁男。”郭沫若《喀尔美萝姑娘》:“市头的电灯发出苍黄的冷光,击柝的声音三下,电车早已停了。”
    • 4.
      单父释义:⒈春秋 鲁国 邑名。 故址在今 山东省 单县 南。孔子 弟子 宓子贱 为 单父 宰,甚得民心,孔子 美之。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后因以喻有治绩的郡县或官员。晋 潘尼《赠河阳》诗:“密生 化 单父,子奇 莅 东阿;桐乡 建遗烈,武城 播弦歌。”唐 刘得仁《送河池李明府之任》诗:“想得询民瘼,方称 单父 心。”⒉复姓。《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有 单父圣。
    • 5.
      单父琴释义:汉 刘向《说苑·政理》:“宓子贱 治 单父。鸣琴,身不下堂而 单父 治。”后因以“单父琴”为称颂地方官治绩之典。
    • 6.
      尤最释义:⒈犹言最甚。⒉谓治绩特异。
    • 7.
      张赵释义:⒈汉 游侠 张回、赵放 的并称。一云 汉 游侠 张子罗、赵君都 的合称。《文选·张衡<西京赋>》:“都邑游侠,张 赵 之伦。”李善 注:“《汉书》曰:‘长安 宿豪大猾,箭 张回、酒市 赵放,皆通邪结党。’一云 张子罗、赵君都,其 长安 大侠。”⒉汉 张敞、赵广汉 的并称。二人为地方官,均有治绩。《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笼 张 赵 於往图,架 卓 鲁 於前籙。”李善 注:“《汉书》曰:‘张敞,字 子高,稍迁至 山阳 太守。’又曰:‘赵广汉,字 子都,涿郡 人,为 阳翟 令,以化行尤异,迁京辅都尉。’
    • 8.
      征黄释义:西汉 黄霸 为 颍川 太守,有治绩,被征为京兆尹。事见《汉书·循吏传·黄霸》。后因以“徵黄”谓地方官员有治绩,必将被朝廷征召,升任京官。
    • 9.
      待年释义:⒈谓女子待年长而聘。《后汉书·皇后纪下·献穆曹皇后》:“操 进三女 宪、节、华 为夫人,聘以束帛玄纁五万匹,小者待年於国。”李贤 注:“留住於国,以待年长。”后因以称女子待嫁。南朝 宋 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爰自待年,金声夙振。”南朝 梁 张缵《丁贵嫔哀策文》:“爰及待年,含章早穆;声被 洽阳,誉宣 中谷。”⒉谓等待年老致仕。宋 曾巩《祭致仕湛郎中文》:“维公早以郎潜,安於养志;晚而家食,曾不待年。治绩纪於朝廷,行实推於乡里。”宋 范公偁《过庭录》:“蜀公 表谢曰:‘六十三而告老,盖不待年;七
    • 10.
      扬历释义:⒈显扬其所经历。 《三国志·魏志·管宁传》:“优贤扬歷,垂声千载。”裴松之 注:“《今文尚书》曰‘优贤扬歷’,谓扬其所歷试。”晋 左思《魏都赋》:“优贤著於扬歷,匪孽形於亲戚。”⒉谓显扬贤者居官的治绩。后多指仕宦的经历。唐 薛用弱《集异记·高元裕》:“是后出入中外,扬歷贵位。”宋 王禹偁《请撰大行皇帝实录表》:“然念臣 太平兴国 五年,徒步应举,再就御试,遂登文科,服勤州县,扬歷四考。”清 龚自珍《<阮尚书年谱>第一序》:“公扬歷清华,洊升卿士,熟於载笔之礼法,嫺於内庭之故实。”
    • 11.
      治目释义:每日计核主管事务的治绩。
    • 12.
      治谱释义:《南齐书·良政传·傅琰》:“琰 父子并著奇绩,江 左鲜有。 世云‘诸 傅 有《治县谱》,子孙相传,不以示人’。”后因以“治谱”为称颂父子兄弟居官有治绩之典。
    • 13.
      清治释义:⒈清明的治绩。《三国志·魏志·程昱等传评》:“程昱、郭嘉、董昭、刘曄、蒋济 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虽清治德业,殊於 荀攸,而筹画所料,是其伦也。”⒉清理整顿。《资治通鉴·唐昭宗天复二年》:“克用 曰:‘此辈从吾攻战数十年,比者帑藏空虚,诸军卖马以自给;今四方诸侯皆重赏以募士,我若急之,则彼皆散去矣,吾安与同保此乎!俟天下稍平,当更清治之耳。’”
    • 14.
      考格释义:⒈核定应试人的等第。 《南齐书·谢超宗传》:“都令史 骆宰 议,策秀才考格,五问并得为上,四、三为中,二为下,一不合与第。”⒉谓考核官吏的治绩,以定升转。北魏 萧宝夤《论考绩表》:“其内外考格,裁非庸管,乞求博议,以为画一。”《通典·选举三》:“景明 以来考格,三年成一考,转一阶。”
    • 15.
      考治释义:⒈犹拷问。⒉考核治绩。
    • 16.
      能绩释义:以有才能而取得的治绩。
    • 17.
      行治释义:⒈普遍良好。⒉行谊治绩。⒊品质才能。
    • 18.
      观治释义:显示治绩。
    • 19.
      计奏释义:⒈计议后奏请。 ⒉古代地方官员奏呈朝廷的关于境内治绩的情况汇报。
    • 20.
      计治释义:计考治绩。宋 胡宿 《姚偘杨文仲并可大理寺丞制》:“ 周 制计治而赏, 汉 法举最以迁。”

治绩(zhi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治绩是什么意思 治绩读音 怎么读 治绩,拼音是zhì jì,治绩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治绩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