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静 [xū jìng]
1. 清虚恬静。
3. 宁静。
虚静 引证解释
⒈ 清虚恬静。
引《文子·自然》:“静则同,虚则通,至德无为,万物皆容。虚静之道,天长地久,神微周盈,於物无宰。”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通国身》:“夫欲致精者必虚静其形,欲致贤者必卑谦其身。”
唐 李复言 《续玄怪录·杨恭政》:“邯 问昔何修习?曰:‘村妇何以知,但性本虚静,闲即凝神而坐,不復俗虑得入胸中耳。’”
明 唐顺之 《吏部郎中薛西原墓志铭》:“读 老子 及 瞿曇氏 书,得其虚静慧寂之説,不逆于心。”
⒉ 宁静。
引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脯腊》:“脯成,置虚静库中,纸袋笼而悬之。”
朱自清 《论逼真与如画》:“元 朝 倪瓒 的山水画,就常不画人,据说如此更高远、更虚静、更自然。”
国语词典
虚静 [xū jìng]
⒈ 内心恬淡寂静。
引《庄子·天道》:「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
《北史·卷六四·韦孝宽传》:「晚年虚静,唯以体道会真为务。」
虚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住子释义:僧人。不住,谓内心虚静,没有执着。
- 2.
不如守中释义:人说的话多,往往会使自己陷入困境,还不如保持虚静沉默,把话留在心里.。
- 3.
内炼释义:谓修炼禅心,以求虚静寂定。
- 4.
内鍊释义:谓修炼禅心,以求虚静寂定。 明 李日华《六研斋笔记》卷一:“﹝ 时邦印 ﹞后师事 枫庵和尚,受内鍊之旨。”
- 5.
冲寞释义:虚静。
- 6.
冲泊释义:亦作“冲泊”。虚静淡泊。
- 7.
冲虚释义:⒈亦作“冲虚”。 恬淡虚静。⒉升天。常指成仙。
- 8.
凝邃释义:犹深邃;深居。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林寺》:“禪阁虚静,隐室凝邃,嘉树夹牖,芳杜匝阶,虽云朝市,想同巖谷。”《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是以叛乱继起,怨讟并兴,非常之虞,亿兆同虑。唯陛下穆然凝邃,独不得闻,至使凶卒鼓行,白昼犯闕,岂不以乘我间隙,因人携离哉!”元 孛术鲁翀《大都路都总管姚公神道碑》:“宸扆凝邃,上动天容;庭有直臣,庶儆其同。”
- 9.
卑谦释义:谦虚,不高傲自大。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通国身》:“谦尊自卑者,仁贤之所事也。故治身者务执虚静以致精,治国者务尽卑谦以致贤。”晋 袁宏《后汉纪·章帝纪》:“虎賁将军 竇宪 椒房之亲,出入省闥,年盛志美,卑谦乐善,此其好士之风也。”茅盾《动摇》三:“方太太 微笑着对 胡国光 点头,让他上面坐,但 胡国光 很卑谦地挨着 陆慕游 的肩下坐了。”
- 10.
太冲释义:谓极其虚静和谐的境界。
- 11.
守虚释义:⒈保持虚静。⒉谓心力衰弱。
- 12.
宛曲释义:⒈辗转;曲折。宋 何薳《春渚纪闻·天尊赐银》:“虽 虚静 一时非意之祷,而造物者宛曲取付,盖亦巧矣。”⒉曲折婉转。《水浒传》第五一回:“宋江 宛曲把话来説 雷横 上山入伙。雷横 推辞:‘老母年高,不能相从。待小弟送母终年之后,却来相投。’”清 谭嗣同《报贝元徵书》:“今闻纷扰之规,恢扩宏义,开通鄙怀,不惜降志自责,宛曲引喻,擥察艾萧,中臣要害,此诚 嗣同 毕岁营营,期自制而不能者。”朱自清《短诗与长诗》:“短诗以隽永胜,长诗以宛曲尽致胜。”
- 13.
废心释义:虚静其心。
- 14.
异客释义:⒈外宾;外客。《左传·襄公三十一年》:“今吾子坏之,虽从者能戒,其若异客何!”《宋书·王球传》:“球 公子简贵,素不交游,筵席虚静,门无异客。”⒉作客他乡的人。唐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⒊形状古怪的客人。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壶史》:“邢 尝谓其徒曰:‘三五日有一异客,君等可为予各办一味也。’数日…… 邢 下山延一客,长五尺,阔三尺,首居其半。”
- 15.
心斋释义: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
- 16.
淳明释义:敦厚聪明。宋 欧阳修《郑荀改名序》:“郑君 年尚少,而性淳明。”宋 陆游《贺皇太子受册笺》:“恭惟皇太子殿下,秉德淳明,宅心虚静。”明 方孝孺《与郑叔度书》:“足下淳明慈良,有君子之器,又篤学不倦,其至於古人也。”
- 17.
漻泬释义:空旷虚静貌。
- 18.
虚冲释义:虚静淡泊。晋 张华《壮士篇》:“年时俯仰过,功名宜速崇。壮士怀愤激,安能守虚冲。”
- 19.
虚素释义:虚静淡泊。
- 20.
静因之道释义:战国 时期一部分道家的认识方法。认为心要保持虚静,并因应事物之理而偶合之,才能有正确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