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和风 和风的意思
fēng

和风

简体和风
繁体和風
拼音hé fēng
注音ㄏㄜˊ ㄈ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é hè huò huó hú,(1) 相安,谐调。【组词】:和美。和睦。和谐。和声。和合(a.和谐;b.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和衷共济。(2) 平静。【组词】:温和。祥和。和平。和气。和悦。和煦。惠风和畅。(3) 平息争端。【组词】:讲和。和约。和议。和亲。(4)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例句】:二加二的和是四。(5) 连带。【例句】:和盘托出(完全说出来)。和衣而卧。(6) 连词,跟,同。【例句】:我和老师打球。(7) 介词,向,对。【例句】:我和老师请教。(8) 指日本国。【例句】:和服(日本式服装)。和文。大和民族。(9)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组词】:和棋。和局。(10) 姓。(1) 和谐地跟着唱。【组词】:曲高和寡。(2)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组词】:和诗。 ◎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组词】:和面。和泥。(1)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或加水搅拌。【组词】:和药。奶里和点儿糖。和弄。和稀泥。(2) 量词,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例句】:衣裳洗了三和水。 ◎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取得胜利。

fēng fěng, ◎ 古同“讽”,讽刺。

基本含义

指温和、和善的风格或氛围。

和风的意思

和风 [hé fēng]

1. 风速为每小时13至18里的风。

[ moderate breeze; ]

2. 温和的风。

和风拂面。

[ soft breeze; ]

和风 引证解释

⒈ 温和的风。多指春风。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诗之一:“和风容与,明日映天。”
唐 杜甫 《上巳日徐司录林园宴集》诗:“薄衣临积水,吹面受和风。”
明 刘基 《春雨三绝句》之一:“春雨和风细细来,园林取次发枯荄。”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和风拂林,甘雨润物。”


国语词典

和风 [hé fēng]

⒈ 柔和的微风。

《文选·潘岳·杨荆州诔》:「苛慝不作,穆如和风。」
晋·束晢〈补亡〉诗六首之三:「黮黮重云,习习和风。」

狂风

⒉ 气象上指风速自三点五米至五点九米的风。


和风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华丽释义:美丽而有光彩:服饰华丽。宏伟华丽的宫殿。
    • 2.
      高贵释义:⒈达到高度道德水平的:高贵品质。 ⒉极为贵重的:服饰高贵。⒊指地位高、生活享受优越的:高贵人物。
    • 3.
      微风释义:⒈微弱的风:微风拂面。⒉气象学上旧指3级风。见〖风级〗。

和风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狂风释义:⒈猛烈的风:狂风暴雨。⒉气象学上旧指10级风。见〖风级〗。

和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花独放不是春释义: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就不算繁荣;也常比喻一个人、一个地区先进不是理想的效果。
    • 2.
      严凝释义:⒈犹严寒。《礼记·乡饮酒义》:“天地严凝之气,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唐 顾况《补亡诗·十月之郊》:“冬日严凝,言纳其阳,和风载昇。”宋 陆游《大雪》诗:“大雪 江 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明 沉鲸《双珠记·人珠还合》:“气序严凝,遥忆征人倥傯。”⒉形容脸色严厉。《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朕每读书,见古帝王多自尊大,深拱严凝,谁敢犯颜言事。”⒊谓冷酷。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怕不道是外面儿温和,则你那彻底儿严凝。”⒋严肃凝重。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
    • 3.
      举止娴雅释义:娴:文雅。 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4.
      举止释义:指姿态和风度;举动:举止大方。言谈举止。
    • 5.
      义风释义:正义的气概和风范。
    • 6.
      习俗释义:习惯和风俗:民族习俗。山村习俗。
    • 7.
      习风释义:⒈和风。语本《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宁调元《读史感书》诗:“不管习风与阴雨,头颅尚在任吾狂。”⒉习惯风俗。
    • 8.
      伤化败俗释义:指败坏教化和风俗。
    • 9.
      伤教败俗释义:指败坏教化和风俗。同“伤化败俗”。
    • 10.
      元朔释义: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唐 德宗《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旧唐书·李珏传》:“元朔未改,园陵尚新。”清 钱谦益《崇祯元年元日立春》诗:“淑气和风应候来,王春元朔併相催。”
    • 11.
      光风释义:⒈雨止日出时的和风。⒉指月光照耀下的和风。⒊苜蓿的别名。
    • 12.
      八正释义:⒈八方的和风。 ⒉即八正道。佛家语。
    • 13.
      凡·爱克兄弟释义:胡伯特·凡·爱克(hubertvaneyck,1395前-1426)和扬·凡·爱克(janvaneyck,1395前-1441)。两人均为尼德兰画家。合作完成的《根特祭坛画》,对人物和风景的真实描写,体现了尼德兰派人文主义思想,被认为是欧洲油画史上第一件重要作品。扬·凡·爱克的另一件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刻画细致,对后来风俗画的发展有影响。
    • 14.
      凤采释义:⒈亦作“凤綵”。亦作“凤彩”。指凤凰形的文采。⒉比喻文辞美妙,如凤凰之彩羽。⒊比喻才华和风采。
    • 15.
      化生释义:⒈化育生长;变化产生。《易·咸》:“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晋 葛洪《抱朴子·讥惑》:“澄浊剖判,庶物化生。”《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七年》:“阴阳恃以化生,贤者恃以成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续录三》:“此化生自然之理,非人力所能为。”王西彦《古屋》第四部:“一个做母亲的人,怎能舍弃自己血肉所化生的儿女们?”⒉古人认为某些昆虫是由他类昆虫变化而生成的,这种情况叫化生。亦指化生之昆虫。《白雪遗音·南词·和风吹动》:“又见粉蝶双双来对舞,蜜蜂两两採花忙。我想化生尚且成双对,我的才郎岂不恋红粧。”清 赵
    • 16.
      匡俗济时释义: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 17.
      匡时济俗释义: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 18.
      华风释义:⒈指汉族或中原的风俗。⒉浮华的文风。⒊犹光风。天日清明时的和风。
    • 19.
      南熏释义:⒈亦作“南熏”。指《南风》歌。相传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唐 王维《大同殿赐宴乐敢书即事》诗:“陌上 尧 樽倾北斗,楼前 舜 乐动南薰。”唐 陆龟蒙《杂讽》诗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万年耳。”清 高士奇《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纪》诗之三:“高张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⒉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唐 邬载《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明 何景明《中元节》诗:“北极犹前日,南
    • 20.
      南疆释义: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汉、柯尔克孜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长与沧桑。

和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花独放不是春释义: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作品就不算繁荣;也常比喻一个人、一个地区先进不是理想的效果。
    • 2.
      严凝释义:⒈犹严寒。《礼记·乡饮酒义》:“天地严凝之气,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唐 顾况《补亡诗·十月之郊》:“冬日严凝,言纳其阳,和风载昇。”宋 陆游《大雪》诗:“大雪 江 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明 沉鲸《双珠记·人珠还合》:“气序严凝,遥忆征人倥傯。”⒉形容脸色严厉。《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朕每读书,见古帝王多自尊大,深拱严凝,谁敢犯颜言事。”⒊谓冷酷。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二折:“怕不道是外面儿温和,则你那彻底儿严凝。”⒋严肃凝重。刘师培《南北文学不同
    • 3.
      举止娴雅释义:娴:文雅。 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4.
      举止释义:指姿态和风度;举动:举止大方。言谈举止。
    • 5.
      义风释义:正义的气概和风范。
    • 6.
      习俗释义:习惯和风俗:民族习俗。山村习俗。
    • 7.
      习风释义:⒈和风。语本《诗·邶风·谷风》:“习习谷风,以阴以雨。”宁调元《读史感书》诗:“不管习风与阴雨,头颅尚在任吾狂。”⒉习惯风俗。
    • 8.
      伤化败俗释义:指败坏教化和风俗。
    • 9.
      伤教败俗释义:指败坏教化和风俗。同“伤化败俗”。
    • 10.
      元朔释义:一年的第一个朔日,即正月初一日。唐 德宗《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献岁视元朔,万方咸在庭。”《旧唐书·李珏传》:“元朔未改,园陵尚新。”清 钱谦益《崇祯元年元日立春》诗:“淑气和风应候来,王春元朔併相催。”
    • 11.
      光风释义:⒈雨止日出时的和风。⒉指月光照耀下的和风。⒊苜蓿的别名。
    • 12.
      八正释义:⒈八方的和风。 ⒉即八正道。佛家语。
    • 13.
      凡·爱克兄弟释义:胡伯特·凡·爱克(hubertvaneyck,1395前-1426)和扬·凡·爱克(janvaneyck,1395前-1441)。两人均为尼德兰画家。合作完成的《根特祭坛画》,对人物和风景的真实描写,体现了尼德兰派人文主义思想,被认为是欧洲油画史上第一件重要作品。扬·凡·爱克的另一件作品《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刻画细致,对后来风俗画的发展有影响。
    • 14.
      凤采释义:⒈亦作“凤綵”。亦作“凤彩”。指凤凰形的文采。⒉比喻文辞美妙,如凤凰之彩羽。⒊比喻才华和风采。
    • 15.
      化生释义:⒈化育生长;变化产生。《易·咸》:“天地感而万物化生。”晋 葛洪《抱朴子·讥惑》:“澄浊剖判,庶物化生。”《资治通鉴·晋惠帝元康七年》:“阴阳恃以化生,贤者恃以成德。”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续录三》:“此化生自然之理,非人力所能为。”王西彦《古屋》第四部:“一个做母亲的人,怎能舍弃自己血肉所化生的儿女们?”⒉古人认为某些昆虫是由他类昆虫变化而生成的,这种情况叫化生。亦指化生之昆虫。《白雪遗音·南词·和风吹动》:“又见粉蝶双双来对舞,蜜蜂两两採花忙。我想化生尚且成双对,我的才郎岂不恋红粧。”清 赵
    • 16.
      匡俗济时释义: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 17.
      匡时济俗释义:匡:纠正;济:救助。拯救社会时局和风气,使之归于正道。
    • 18.
      华风释义:⒈指汉族或中原的风俗。⒉浮华的文风。⒊犹光风。天日清明时的和风。
    • 19.
      南熏释义:⒈亦作“南熏”。指《南风》歌。相传为 虞舜 所作,歌中有“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等句。参阅《礼记·乐记》疏引《尸子》、《史记·乐书》集解、《孔子家语·辩乐解》。唐 王维《大同殿赐宴乐敢书即事》诗:“陌上 尧 樽倾北斗,楼前 舜 乐动南薰。”唐 陆龟蒙《杂讽》诗之五:“永播南熏音,垂之万年耳。”清 高士奇《己未五日西苑泛舟侍宴恭纪》诗之三:“高张广乐播南薰,宝幄楼船剑佩分。”⒉借指从南面刮来的风。唐 邬载《送萧颖士赴东府得君字》诗:“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明 何景明《中元节》诗:“北极犹前日,南
    • 20.
      南疆释义:南疆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维吾尔、塔吉克、汉、柯尔克孜等民族的艺术和风情绚丽多彩,构成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观。在古丝绸之路的南、中两条干线上留下的数以百计的古城池、古墓葬、千佛洞等古迹昭示着历史的悠长与沧桑。

和风造句

1.毛主席历来从谏如流,知错就改,有政治家的伟大胸怀和风度。

2.自己的同志,犯了错误,应当和风细雨地进行帮助。

3.同学犯了错误,我们应当和风细雨地进行帮助指点。

4.赵爷爷一番和风细雨的话才让小明承认了错误。

5.小明作业没交,老师虽然生气,但是依然和风细雨的教导小明。

6.不管和风细雨、还是暴风骤雨,我们全班同学都一起努力、一起奋斗,直到走向成功。

7.春天是一缕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

8.春天像一缕轻轻吟唱的和风,一捧温暖明亮的阳光。

9.小草也在和风的吹拂下摆荡着,好像随着晓风在悄悄地唱歌起舞。

10.冬姑娘牵着雪和风的手,迈着轻盈的步态,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雪白的大衣。

11.院里的蔷薇花开了,在和风的吹拂下,一朵一朵的蔷薇花仿佛在向人们叙说着幸福的故事。

12.风来了,大树高兴的和风儿打招呼。

13.冬天是一个性格乖戾的少年,时而温顺伶俐,时而搞些恶作剧。他高兴时,阳光普照,和风习习。他不高兴时,乌云蔽日,雨雪交加。

14.抬头望去,在深蓝的天空里,几颗星星拥着明月,而明月则像一个高贵的使者,有着非凡的气质和风度,凝望着大地。

15.柳树和风简直是天生一对。在风的吹动下,柳枝徐徐飘荡,为风拌舞;平淡的湖面,在柳枝的倒影的映衬下,增加了无限风致。

16.春天,杨柳穿上了嫩绿的新衣。和风拂过,枝叶便在风中欢快地舞蹈。

17.牡丹花开了,像个羞答答的姑娘和风共舞,舞姿撩人,倾国倾城。

18.春天的早晨,和风吹绿了小草。夏天的早晨,细雨装扮了花朵。秋天的早晨,阳光镀亮了果实,冬天的早晨,雪花闪烁着情慷。

19.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知识,就拥有了无限的光明和希望;拥有友情,就拥有了一份理解和支持。

20.如果早春的晨霞唤醒了第一缕和风,如果盛夏的骄阳擦亮了蔚蓝的天际,如果深秋的田野熟透了金黄的麦穗,就让我们的内心拥抱自然、拥抱世界。

和风(hef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和风是什么意思 和风读音 怎么读 和风,拼音是hé fēng,和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和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