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裹蒸 裹蒸的意思
guǒzhēng

裹蒸

简体裹蒸
繁体
拼音guǒ zhēng
注音ㄍㄨㄛˇ ㄓ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ǒ,(1) 包;缠绕。【组词】:裹脚。把这包糖裹好。裹足不前。(2) 夹带;夹杂。【例句】:不该把次货裹进去卖。好人坏人裹在一起一时分不清。(3) 方言,吸(奶)。【例句】:小孩生下来就会裹奶。

zhēng,(1) 热气上升。【组词】:蒸汽。蒸腾。蒸发。蒸气(液体或固体因蒸发沸腾或升华而变成的气体)。蒸馏。云蒸霞蔚。蒸蒸日上。(2) 用水蒸气的热力把东西加热或使熟。【组词】:蒸饼。蒸饺。蒸笼。(3) 古代以麻秸、竹木制成的火炬。【组词】:蒸烛。(4) 细小的木柴。

基本含义

指用蒸汽或热气包裹物体,使其变热或变软。

裹蒸的意思

裹蒸 [guǒ zhēng]

1. 食品名。一说即粽子。

3. 包裹而蒸熟。

裹蒸 引证解释

⒈ 食品名。一说即粽子。

《南齐书·明帝纪》:“太官进御食,有裹蒸。”
《资治通鉴·齐明帝建武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今之裹蒸,以餹和糯米,入香药、松子、胡桃仁等物,以竹籜裹而蒸之。”
唐 孙元晏 《咏史诗·齐明帝裹蒸》:“惜得裹蒸无用处,不如安霸取江山。”
明 王志坚 《表异录·饮食》:“《南史》‘大官进裹蒸’,今之角黍也。”

⒉ 包裹而蒸熟。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蒸缹》:“裹蒸生鱼,方七寸准,又云五寸准。豉汁煮秫米如蒸熊。生薑、橘皮、胡芹、小蒜、盐,细切,熬糝,膏油涂箬,十字裹之。糝在上,復以糝屈牖篸之。”


裹蒸(guo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裹蒸是什么意思 裹蒸读音 怎么读 裹蒸,拼音是guǒ zhēng,裹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裹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