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公款 公款的意思
gōngkuǎn

公款

简体公款
繁体
拼音gōng kuǎn
注音ㄍㄨㄥ ㄎㄨ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kuǎn,(1) 诚恳。【组词】:款留。款曲(qū)(殷勤的心意)。款待。款洽(亲切融洽)。款诚。款语(恳切谈话)。(2) 器物上刻的字,书画、信件头尾上的名字。【例句】:落款(题写名字)。题款。(3) 式样。【组词】:款式。(4) 法规条文里分的项目。【组词】:条款。第三条第一款。(5) 经费,钱财。【组词】:款项。款额。公款。存款。汇款。(6) 敲打,叩。【组词】:款门。款打。款塞。款关而入。(7) 至。【例句】:“绕黄山而款牛首”。(8) 留,招待。【组词】:款客。(9) 空。【例句】:“款言不听,奸乃不生”。(10) 缓慢。【组词】:款步。款款。

基本含义

指使用公共财产或公共资金进行私人消费或私人用途。

公款的意思

公款 [gōng kuǎn]

1. 非私人而是公家的钱财。

[public money;]

公款 引证解释

⒈ 属于国家或集体的钱。

欧阳予倩 《忠王李秀成》第二幕:“陈坤书 :忠王 自己要买收人心,也犯不着拿公款那样糟蹋。”


国语词典

公款 [gōng kuǎn]

⒈ 公家团体的经费。

《文明小史·第一三回》:「制军为的不肯挪用公款,所以才去当当。」


公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侵吞释义:⒈暗中非法占有(别人的东西或公共的财物、土地等):侵吞公款。⒉用武力吞并或占有(别国的领土)。
    • 2.
      侵蚀释义:⒈逐渐侵害使变坏:病菌侵蚀人体。⒉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财物):侵蚀公款。
    • 3.
      公帑释义:公款。帑(tǎng)。
    • 4.
      公廨本钱释义:唐 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 从 北朝 起到 隋 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 武德 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 会昌 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 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 崔沔 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於平民,已为重赋。”
    • 5.
      动用释义:使用:动用公款。 动用武力。不得随意动用库存粮食。
    • 6.
      国帑释义:国家的公款。帑(tǎng):古指银库和库里的钱财。
    • 7.
      小金库释义:指在单位财务以外另立账目的公款。
    • 8.
      廨钱释义:隋 初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
    • 9.
      押解释义:⒈押送犯人或俘虏。⒉旧时多指为官府押运公款或饷银。解(jiè)。
    • 10.
      挪用释义:⒈把原定用于某方面的钱移到别的方面来用: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⒉私自用(公家的钱):挪用公款。
    • 11.
      捉钱释义:从 北朝 起到 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谓之“捉钱”。即公廨本钱。也称月料钱。《新唐书·食货志五》:“于时祠祭、蕃夷赐宴、别设,皆 长安、万年 人吏主办,二县置本钱,配纳质积户收息以供费。诸使捉钱者,给牒免徭役,有罪府县不敢劾治。”参阅 宋 王溥《唐会要·内外官料钱上》。
    • 12.
      月料钱释义:唐初置公廨本钱﹐拨公款由各州令史经营﹐每人以五十贯以下﹐四十贯以上为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纳利四千﹐名月料钱。
    • 13.
      盗用释义:非法使用公家的或别人的名义、财物等:盗用公款。 盗用他人名义。
    • 14.
      私吞释义:私自侵吞:私吞公款。
    • 15.
      缴还释义:⒈唐 时给事中,宋 时给事中及中书舍人认为制敕有违失,得驳正而将章奏封还,称“缴还”。《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唐 制,惟给事中得封还詔书;中书舍人缴还词头,盖自 弼 始也。”⒉交还。《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三日之后,先生遽向 孙宾 索其原书。宾 出诸袖中,缴还先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上面便説这边揑报灾情,擅动公款,勒令缴还。”
    • 16.
      胥士释义:唐 代设置公廨本钱,以公款作本钱贸易或放债取息,充作官署公费和官吏俸禄或津贴。为官府经管公廨本钱向官府纳课的民户,称为“胥士”。《新唐书·食货志五》:“﹝ 贞观 ﹞十二年,罢诸司公廨本钱,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视防閤制而收其课,计官多少而给之。”《新唐书·食货志五》:“二十二年,置京诸司公廨本钱,捉以令史、府史、胥士。”
    • 17.
      贪占释义: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地占有;贪污:贪占公款公物。
    • 18.
      贪污释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地取得财物:贪污公款。 贪污腐化。贪污分子。
    • 19.
      退赔释义:退还,赔偿(多指侵占的、非法取得的财物等):责令他退赔所贪污的全部公款。
    • 20.
      顶收释义:后任官吏代偿的前任所欠公款。

公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侵吞释义:⒈暗中非法占有(别人的东西或公共的财物、土地等):侵吞公款。⒉用武力吞并或占有(别国的领土)。
    • 2.
      侵蚀释义:⒈逐渐侵害使变坏:病菌侵蚀人体。⒉暗中一点一点地侵占(财物):侵蚀公款。
    • 3.
      公帑释义:公款。帑(tǎng)。
    • 4.
      公廨本钱释义:唐 代官府的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 从 北朝 起到 隋 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唐 武德 元年(公元618年)设置公廨本钱,由各州令史经管,人称捉钱令史。每人以五万以下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收取息钱四千文,年息约达本金百分之百,名“月料钱”。以后利率有降低趋势,但到 会昌 元年(公元841年)月息仍定五分,合年利百分之六十。《唐会要》卷九一载,开元 六年(公元718年)秘书少监 崔沔 说:“收利数多,破产者众……在於平民,已为重赋。”
    • 5.
      动用释义:使用:动用公款。 动用武力。不得随意动用库存粮食。
    • 6.
      国帑释义:国家的公款。帑(tǎng):古指银库和库里的钱财。
    • 7.
      小金库释义:指在单位财务以外另立账目的公款。
    • 8.
      廨钱释义:隋 初官府用以放债收息的公款。
    • 9.
      押解释义:⒈押送犯人或俘虏。⒉旧时多指为官府押运公款或饷银。解(jiè)。
    • 10.
      挪用释义:⒈把原定用于某方面的钱移到别的方面来用: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⒉私自用(公家的钱):挪用公款。
    • 11.
      捉钱释义:从 北朝 起到 隋唐,官府常用公款投入商业或贷放市肆取利,谓之“捉钱”。即公廨本钱。也称月料钱。《新唐书·食货志五》:“于时祠祭、蕃夷赐宴、别设,皆 长安、万年 人吏主办,二县置本钱,配纳质积户收息以供费。诸使捉钱者,给牒免徭役,有罪府县不敢劾治。”参阅 宋 王溥《唐会要·内外官料钱上》。
    • 12.
      月料钱释义:唐初置公廨本钱﹐拨公款由各州令史经营﹐每人以五十贯以下﹐四十贯以上为本钱交市肆贩易﹐每月纳利四千﹐名月料钱。
    • 13.
      盗用释义:非法使用公家的或别人的名义、财物等:盗用公款。 盗用他人名义。
    • 14.
      私吞释义:私自侵吞:私吞公款。
    • 15.
      缴还释义:⒈唐 时给事中,宋 时给事中及中书舍人认为制敕有违失,得驳正而将章奏封还,称“缴还”。《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唐 制,惟给事中得封还詔书;中书舍人缴还词头,盖自 弼 始也。”⒉交还。《东周列国志》第八七回:“三日之后,先生遽向 孙宾 索其原书。宾 出诸袖中,缴还先生。”《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上面便説这边揑报灾情,擅动公款,勒令缴还。”
    • 16.
      胥士释义:唐 代设置公廨本钱,以公款作本钱贸易或放债取息,充作官署公费和官吏俸禄或津贴。为官府经管公廨本钱向官府纳课的民户,称为“胥士”。《新唐书·食货志五》:“﹝ 贞观 ﹞十二年,罢诸司公廨本钱,以天下上户七千人为胥士,视防閤制而收其课,计官多少而给之。”《新唐书·食货志五》:“二十二年,置京诸司公廨本钱,捉以令史、府史、胥士。”
    • 17.
      贪占释义:利用职务之便非法地占有;贪污:贪占公款公物。
    • 18.
      贪污释义: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地取得财物:贪污公款。 贪污腐化。贪污分子。
    • 19.
      退赔释义:退还,赔偿(多指侵占的、非法取得的财物等):责令他退赔所贪污的全部公款。
    • 20.
      顶收释义:后任官吏代偿的前任所欠公款。

公款造句

1.现在有些人作风极坏,经常大肆挥霍公款

2.报纸绘声绘影说他盗取公款,我敢保证这一切都是无中生有的情节。

3.国家三令五申,严禁用公款请客送礼。

4.这是一件一群人监守自盗,上下其手,贪污公款的弊案。

5.害怕盗领公款的事会东窗事发,这一个月来他都过着惴惴不安的生活。

6.他想用偷天换日的方法将公款中饱私囊。

7.你明知挪用公款是违法的,为什么却偏要以身试法!

8.长久以来,他假公济私,不知侵吞多少公款

9.他坦承自己一时利令智昏,才会盗用公款

10.这个会计利令智昏,侵吞公款,结果被判了刑。

11.不能挪用公款去还私人的欠债,这样剜肉补疮是要犯错误的。

12.他由于私吞公款,受到群众一致指责,弄得声名狼藉。

13.她监守自盗,多次窃取公款,终于受到法律制裁。

14.贪污了巨额公款的肖某,自以为得计,其实,他在干坏事时早已留下蛛丝马迹,逃不脱人们的眼睛。

15.他挪用公款,营私舞弊,已被撤职法办。

16.王经理贪赃枉法,挪用公款,终于被捕。

17.没想到他会侵佔公款,如今东窗事发,难免要身陷囹圄了。

18.他为公司管帐半辈子,没想到因为一时贪念,侵吞公款,铸成大错。

19.他因为贪污公款被逮捕了。

20.主管拿着证据质问小李,让他哑口无言,承认挪用公款

公款(gongk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公款是什么意思 公款读音 怎么读 公款,拼音是gōng kuǎn,公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公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