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用 [wù yòng]
1. 错用。
英[misapply;]
国语词典
误用 [wù yòng]
⒈ 使用错误。
例如:「服用药物之前,应先阅读说明书,以免误用而伤身。」
误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仍旧管释义:一仍旧贯的误用:一:全,都;仍:依照;贯:通“惯”,习惯。全部依照过去的惯例做事。
- 2.
一语成箴释义:一语成谶的误用。一语成谶意为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 3.
下厥上竭释义:基础理论名词。 指少阴病误用汗法而致逆转的病机。
- 4.
不良反应释义: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其特定的发生条件是按正常剂量与正常用法用药,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及质量问题等情况所引起的反应。
- 5.
事在萧蔷释义:“事在萧蔷”是“事在萧墙”的误用,谓祸乱出自内部。事,变故;萧墙,宫室内当门的小墙。
- 6.
债劵释义:债券的误用:债券是一种金融契约,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同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债券的本质是债的证明书,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人即债务人,投资者(债券购买者)即债权人。债券是一种有价证券。由于债券的利息通常是事先确定的,所以债券是固定利息证券(定息证券)的一种。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债券可以上市流通。在中国,比较典型的政府债券是国库券。
- 7.
吸晴释义:“吸睛”的误用,吸睛:即引人关注,也叫吸人眼球,比喻有魅力。
- 8.
堆银彻玉释义:堆银砌玉的误用。堆积,聚积在一起。砌:建筑时垒砖石。银:此处指(雪或雪山)似银、银白色、银光闪闪。玉:此处指(雪或雪山)像玉一样白。堆银砌玉:一般指雪景,雪山景色。像堆砌在一起的白银、白玉似的,美丽壮观。
- 9.
大忧释义:⒈大忧患,大灾祸。《周礼·春官·大司乐》:“大札、大凶、大烖、大臣死,凡国之大忧,令弛县。”贾公彦 疏:“凡国之大忧者,谓若《礼记·檀弓》云国亡大县邑及战败之类是也。”⒉指皇帝死丧。有误用以称人父母之丧者。《后汉书·邓骘传》:“陛下躬天然之姿,体仁圣之德,遭国不造,仍离大忧。”李善 注:“大忧,和帝、殤帝 崩。”宋 苏轼《司马温公行状》:“国有大忧,中外窘乏。”宋 庄季裕《鸡肋编》卷中:“绍兴 三年七月,朱胜非 以右僕射丁母忧,未卒哭,降起復制词,吏部侍郎、权直学士院 陈与义 之文也。以‘兹宅大忧’四字,
- 10.
太甲释义:星名。即太乙。唐 王勃《益州夫子庙碑》:“华盖西临,藏五云於太甲。”唐 杜甫《大历三年春将适江陵漂泊》诗:“五云高太甲,六月旷摶扶。”仇兆鳌 注引 严羽《沧浪诗话》:“太甲,即太乙。甲乙相近而误用也。”一说,“华盖在旁六星曰六甲,分阴阳而配节候。太甲,恐是六甲一星之名。”见 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评诗》。明 梅鼎祚《玉合记·奏凯》:“平鼠寝易如翻掌,云高太甲映明堂。”
- 11.
孽息释义:与原物相对而言的,是指由原物而产生的物。孳息与孽息不存在法律关系与自然联系,孽息是孳息的误写误用。
- 12.
封官许原释义:封官许愿的误用,封官许愿:封赏官职和许诺报酬。现多指为了使他人为己所用而答应给以名利地位。
- 13.
庸医杀人释义:庸医:医术低劣的医生。医术低劣的医生误用药物而害人性命。
- 14.
无睱顾及释义:无暇顾及的误用,无暇顾及:暇:闲暇;顾及:照顾到。没有时间来欣赏注意。没有时间来管或关心某些人或事物。比喻某人十分繁忙,没有闲暇空余的时间做别的事。
- 15.
木纳释义:木讷的误用,反应不够敏捷,迟钝。
- 16.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释义:机不可失,时不再来的误用:失:错过。 指时机难得,必需抓紧。
- 17.
格校释义:校正。《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帝尝以《喜雪诗》赐近臣,而误用旁韵,王旦 欲白帝,钦若 曰:‘天子诗,岂当以礼部格校之!’”
- 18.
模凌两可释义:“模凌两可”为“模棱两可”的误用,模棱:含糊,不明确;两可: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形容对事情双方不置可否,是非不分。
- 19.
点卷释义:点卷其实是“点券”一词的错误用法,“券”字读quan而不是juan。
- 20.
相联释义:“相连”的误用,相互连接: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