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斧凿 斧凿的意思
záo

斧凿

简体斧凿
繁体斧鑿
拼音fǔ záo
注音ㄈㄨˇ ㄗㄠ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ǔ,(1)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组词】:斧子。斧头。斧钺。斧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2) 用斧砍。【例句】:斧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斧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斧藻(雕饰、修饰)。

záo,(1) 挖槽或穿孔用的工具,称“凿子”。(2) 穿孔,挖掘。【组词】:凿孔。凿井。凿通。(3) 器物上的孔,是容纳枘(榫头)的。(4) 明确,真实。【组词】:凿凿。证据确凿。

基本含义

用斧头和凿子进行雕刻,比喻精雕细琢、精心打磨的工作。

斧凿的意思

斧凿 [fǔ záo]

1. 斧子和凿子。

[ ax and chisel; ]

2. 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

斧凿痕。

[ artificial; ]

3. 在石面凿棱用的凿子。

[ pitching chisel,pitching tool; ]

斧凿 引证解释

⒈ 斧子与凿子。泛指工具或刑具。

《三国志·魏志·锺繇传》:“不待远假斧凿於彼肉刑,然后有罪次也。”
《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陆门子 一日出去了,浑家闻得间壁有斧凿之声。”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復远念 盘古 未生,斧凿未经之世,又事之所必有者已。”

⒉ 以斧凿加工。亦喻指诗文雕琢过甚,造作不自然。

明 胡应麟 《诗薮·宋》:“邢居实 《秋风三迭》……语语天成,尽谢斧凿。”
清 曹寅 《十四夜东署看月》诗:“修饰似曾须斧凿,清真谁谓出尘埃。”
《花城》1981年增刊第3期:“若刻意斧凿,反倒弄巧成拙。”


国语词典

斧凿 [fǔ záo]

⒈ 用斧头凿削。

如:「这根木头上还留有一些斧凿的痕迹。」


斧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刻凿释义:刀刻斧凿。
    • 2.
      口头话释义:⒈犹口语。明 沉德符《野获编·词曲·拜月亭》:“予最爱《绣襦记》中《鹅毛雪》一折,皆乞儿家常口头话,鎔铸浑成,不见斧凿痕跡,可与古诗‘孔雀东南飞’、‘唧唧復唧唧’并驱。”参见“口语”。⒉指常挂在嘴边的话。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庆祝大会的演说》:“他们的口头话是说他的祖宗有团结力,有武力。”⒊指俗话。碧野《没有花的春天》第八章:“这地方流传有一句口头话:‘招了女婿当长工。’”
    • 3.
      天全释义:⒈谓保全天性。⒉谓天然浑成,无斧凿雕饰之迹。
    • 4.
      斧凿释义:⒈斧子和凿子。 ⒉用斧子和凿子加工,比喻雕琢诗文词句,使显得造作,不自然:斧凿痕。
    • 5.
      浑然天成释义: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 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 6.
      浑然自成释义: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 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同“浑然天成”。
    • 7.
      混然天成释义:自然形成的整体,没有斧凿的痕迹。
    • 8.
      着迹释义:⒈犹言留有痕迹。 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斧凿之迹太明显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⒉犹言留有痕迹。多用以比喻艺术作品有斧凿之迹而不自然,没有达到浑然一体的境地。

斧凿(fuz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斧凿是什么意思 斧凿读音 怎么读 斧凿,拼音是fǔ záo,斧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斧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