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 [zú yuè]
1. 指婴儿在子宫里达完整的正常妊娠期。
例足月产。
英[term; full term; mature; be born after the normal period of gestation;]
足月 引证解释
⒈ 谓胎儿在母体中成长的月份已足。
引《情变》第二回:“不期足月临盆,却生下个女娃娃来。”
郁达夫 《茑萝行》:“在这样的忧患中间,我与你的悲哀的继承者,竟生了下来,没有足月的这小生命。”
碧野 《没有花的春天》第四章:“阿艾 生下来的婴儿是不足月的,而且是被剧烈地震动下来的,婴儿的头发还没有长得很好。”
国语词典
足月 [zú yuè]
⒈ 胎儿在母体内成长的月分足够。
例如:「足月生产」。
足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临月释义:妇女怀孕足月,到了产期。
- 2.
入月释义:⒈指女子月经来潮。⒉指妇女孕期足月。⒊靠近月亮。
- 3.
到月释义:⒈直达天上。喻高。⒉谓怀孕足月。
- 4.
大产释义:即足月分娩。
- 5.
大期释义:⒈指妇女足月分娩的日期。《史记·吕不韦列传》:“姬自匿自身,至大期时,生子 政。”《左传·僖公十七年》“梁嬴 孕过期”唐 孔颖达 疏:“十月而产,妇人大期。”⒉指死期。汉 刘向《列女传·周郊妇人》:“君子谓 周 郊妇人,恶 尹 氏之助乱,知天道之不祐,示以大期,终如其言。”《南齐书·武帝纪》:“始终大期,圣贤不免,吾行年六十,亦復何恨。”宋 司马光《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呜呼,遐福未终,大期奄及,去白日之昭晰,归下泉之窈冥。”⒊共同的意愿。《文选·陆机<豪士赋>》:“且好荣恶辱,有生之所大期。”张铣
- 6.
弄胎释义:指妇女怀孕足月腹痛或作或止的一种征兆。
- 7.
早产释义:怀孕28周后,胎儿尚未足月就产出。多由孕妇子宫口松弛、胎膜早破或患严重疾病等引起。
- 8.
月分释义:⒈亦作“月份”。犹月限。指规定的时限。《宋史·兵志五》:“五路义勇……其人数少处,只作一番,两番,不须满所教月分;其年已上番者,止教半月。”⒉指怀孕足月、将要分娩的期限。《儿女英雄传》第三九回:“赶到该着月分儿了,大家都在那里掐着指头算着,盼他养,白説他可再也不养了。大是过了不差甚么有一个多月呢!”⒊指某一个月。清 王有光《吴下谚联·有利无利看三个十二》:“正月十二、二月十二、三月十二,此三日天晴,则年穀顺成而有利,天雨反是。顾世多混传自去年十二月十二,至本年二月之十二为三个,非本旨也。乃粘带月分之悮。
- 9.
月满释义:⒈月圆。《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后汉书·丁鸿传》:“閒者月满先节,过望不亏,此臣骄溢背君,专功独行也。”李贤 注:“月满先节谓未及望而满也。”唐 骆宾王《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秋月》:“云披玉绳浄,月满镜轮圆。”元 杨维桢《璚花珠月二名姬》诗:“月满十分珠有价,花开第一玉无瑕。”⒉比喻幸福团聚。宋 陆游《八月十四夜三叉市对月》诗:“明年万事不足论,但愿月满人常健。”⒊足月。指胎儿在母体中成长的月份已满。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先时有 张嫗 者,尝往 周 家佣赁,野合有身,月满当孕,便遣出外
- 10.
正产释义:胎儿足月后顺利产出。
- 11.
神变月释义:见“神足月”。
- 12.
神足月释义:亦称“神变月”。 正、五、九三长斋月之异名。佛教语。谓每年正、五、九三月诸天神以神足巡行四天下,视察善恶,故名。在此三月中每月初一至十五日持每日不过中食之戒。《大智度论》卷十三:“﹝偈曰﹞六曰神足月,受持清浄戒,是人寿终后,功德必如我。”《杂阿含经》卷四十:“於月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及神变月,受戒布萨。”《杂阿含经》卷四一:“尔时世尊告诸释氏:‘汝等瞿曇,於法斋日及神足月,受持斋戒修功德不?’”
- 13.
育孕释义:怀胎足月以至分娩。
- 14.
诞弥释义:⒈怀孕足月。诞,语助词。⒉犹扩展。
- 15.
足岁释义:按十足月份和天数计算的年龄:这孩子已经七足岁了。
- 16.
足月释义:指胎儿在母体中成长的月份已足:孩子不足月就生下来了。
- 17.
达月释义:犹足月。怀孕满十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