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马 [gǒu mǎ]
1. 犬与马。指游畋之物。臣下对君主自谦之词。
狗马 引证解释
⒈ 犬与马。指游畋之物。
引唐 韩愈 《四门博士周况妻韩氏墓志铭》:“开封 卓越豪纵,不治资业,喜酒色狗马。”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三》:“人主好狗马,则韩卢之骏足,蒲梢之龙种,不问而充太子之御矣。”
⒉ 臣下对君主自谦之词。
引《汉书·公孙弘传》:“臣 弘 行能不足以称,加有负薪之疾,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
三国 魏 曹植 《求自试表》之一:“今臣志狗马之微功,窃自惟度,终无 伯乐 韩国 之举。”
国语词典
狗马 [gǒu mǎ]
⒈ 狗与马。指供人玩弄之物。
引《后汉书·卷七八·宦者传·序》:「狗马饰雕文,土木被缇绣。」
⒉ 臣对君自称的谦卑辞。
引《文选·曹植·求自试表》:「今臣志狗马之微功,窃自惟度,终无伯乐。」
狗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苑释义:指 汉 代的 宜春下苑。 唐 时称 曲江池。《汉书·元帝纪》:“詔罢黄门乘舆狗马,水衡禁囿、宜春下苑、少府佽飞外池、严籞池田假与贫民。”颜师古 注:“宜春下苑 即今京城东南隅 曲江池 是。”唐 韦应物《叹杨花》诗:“空蒙不自定,况值暄风度。旧赏逐流年,新愁忽盈素。纔縈 下苑 曲,稍满东城路。”
- 2.
不物释义:⒈违禁的事物。《周礼·地官·司稽》:“掌巡市而察其犯禁者,与其不物者而搏之。”贾公彦 疏:“案《大司徒》,民当同衣服,今有人衣服不与众同;又视占亦不与众人同;及所操物不如品式,此皆违禁之物,故搏之也。”后用以谓不如常法,不合法度。《北齐书·幼主纪论》:“过庭所闻,莫非不轨不物。”明 陶宗仪《辍耕录·宣文阁》:“以次入对,从容密勿,盖终日焉。而声色狗马,不轨不物者,无因而至前矣。”⒉谓不分物我。《庄子·庚桑楚》:“故曰: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郭象 注:“各得其宜,则物皆我也。”
- 3.
乡厉释义:旧指乡里中无亲族等祭祀的鬼。明 沉榜《宛署杂记·土工》:“我朝监古定制,委曲周悉,﹝掖庭采女﹞非有名称,不得赐墓,示有等也……顾掩之亦必有道,而不特比於泰厉、乡厉之末,夫岂真狗马者伦与?”清 夏炘《学礼管释·释祭法司命厉》:“祭厉之礼至 明 而备:於京师则祭泰厉(帝王之厉),於王国则祭国厉(诸侯之厉),於各府州县则祭郡邑厉(大夫之厉,亦称“族厉”),於里社则祭乡厉。并各颁有祭文,於每年三月清明、十月朔日行之。”
- 4.
冯谖市义释义:战国 时 孟尝君 使 冯谖 收债于 薛,冯谖 焚债契而疾归,孟尝君 怪之,冯谖 曰:“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寳,狗马实外厩,美人充下陈,君家所寡有者,以义耳!窃以为君市义。”见《战国策·齐策四》。后因以为典实。《醉醒石》第十回:“冯諼 市义归,鼓篋何寂寂。”
- 5.
声色犬马释义:声:歌舞;色:女色;犬:养狗;马:骑马。泛指旧时统治阶级的淫乐方式。亦作“声色狗马”。
- 6.
季年释义:⒈晚年;末年。《左传·文公元年》:“晋文公 之季年,诸侯朝 晋。”《汉书·鲁恭王刘馀传》:“好治宫室苑囿狗马,季年好音,不喜辞。”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一:“自 咸丰 季年,中西重立和约。”陈垣《党使我获得新的生命》:“我出生在 清 朝季年。”⒉指第三年。王国维《观堂集林·唐写本敦煌县户籍跋》:“《唐六典》户部尚书职,每一岁一造计帐,三年一造户籍,凡定户以仲年,造籍以季年。”
- 7.
宜春下苑释义:即 宜春苑。 《汉书·元帝纪》:“﹝ 初元 二年﹞詔罢黄门乘舆狗马,水衡禁囿、宜春下苑、少府佽飞外池、严籞池田假与贫民。”颜师古 注:“宜春下苑,即今京城东南隅 曲江池 是。”《三辅黄图·宜春下苑》:“宣帝 神爵 三年春,起 宜春下苑,在京城东南隅。”唐 唐彦谦《曲江春望》诗:“汉 朝冠盖皆陵墓,十里 宜春下苑 花。”参见“宜春苑”。
- 8.
材士释义:⒈勇武之士。《墨子·备水》:“先养材士,为异舍食其父母、妻子以为质。”《战国策·东周策》:“宜阳 城方八里,材士十万,粟支数年。”《史记·秦始皇本纪》:“﹝ 秦二世 ﹞尽徵其材士五万人为屯卫 咸阳,令教射狗马禽兽。”陶成章《浙案纪略·蒋菉飞传》:“蒋菉飞 与 高 氏兄弟皆材士也。”⒉才智之士。《吕氏春秋·报更》:“魏 氏人 张仪,材士也。”宋 曾巩《亡兄墓志铭》:“圣贤百氏、骚人材士之作……莫不皆熟。”章炳麟《<革命军>序》:“以是为义师先声,庶几民无异志,而材士亦知所返乎!”
- 9.
株送徒释义:从先捕获的犯人口供中招出的同案犯。 《史记·平準书》:“所忠 言:‘世家子弟富人或鬭鸡走狗马,弋猎博戏,乱齐民。’乃徵诸犯令,相引数千人,命曰‘株送徒’。”司马贞 索隐:“先至之人令之相引,似若得其株本,则枝叶自穷,故曰‘株送徒’。”
- 10.
汤沐释义:⒈沐浴。《公羊传·隐公八年》:“邴 者何?郑 汤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 泰山,诸侯皆从,泰山 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何休 注:“有事者,巡守祭天告至之礼也,当沐浴絜齐以致其敬,故谓之汤沐邑也。”《史记·苏秦列传》:“君诚能听臣,燕 必致旃裘狗马之地,齐 必致鱼盐之海,楚 必致橘柚之园,韩、魏、中山 皆可使致汤沐之奉。”宋 陆游《自笑》诗自注:“腊月五日汤沐、按摩几半日,是早左车第二牙脱去。”⒉特指为死者沐浴所用热水等物。《淮南子·说林训》:“汤沐具而蟣蝨相弔,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梁书·任昉
- 11.
流誉释义:⒈没有根据的称誉。《荀子·致仕》:“凡流言、流説、流事、流谋、流誉、流愬、不官而衡至者,君子慎之。”杨倞 注:“流者,无根源之谓。”章炳麟《国故论衡·原道上》:“将率必出于介胄,宰相必起于州部,不贵豪杰,不以流誉用人也。”⒉传播声誉。《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 安 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亦欲以行阴德拊循百姓,流誉天下。”《旧唐书·良吏传上·李桐客》:“贞观 初,累迁 通 巴 二州,所在清平流誉。”《诗刊》1978年第10期:“有多少风流人物?盗跖 庄躋 流誉后,更 陈王 奋起挥黄鉞。”
- 12.
淮阳多病释义:《汉书·汲黯传》:“召 黯 拜为 淮阳 太守…… 黯 泣曰:‘臣自以为填沟壑,不復见陛下,不意陛下復收之。 臣常有狗马之心,今病,力不能任郡事。’”后人往往引此以自况多病。
- 13.
游逸释义:⒈犹游乐。《南史·陈南康愍王方泰传》:“方泰 少粗獷,与诸恶少年羣聚,游逸无度,文帝 以 南康王 故,特宽宥之。”《南史·周宝安传》:“以贵公子骄蹇游逸,好狗马,乐驱驰,靡衣媮食。”⒉亦作“游佚”。犹游乐。汉 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狗作变怪》:“游逸无度,不卹国政。”唐 戴叔伦《早春曲》:“儂家少年爱游逸,万里轮蹄去无跡。”明 陆采《明珠记·拒奸》:“暂赐餘閒,高情懒去游逸,金鱼乍解还家乐,掩竹扉车马无迹。”《禅真逸史》第四十回:“勿使妻妾近尼释而多勃谿,勿使子孙好游佚而无生计。”
- 14.
犬马声色释义:声色犬马,中文解释:声:声音,歌声,乐声,泛指歌舞;色:美色,女色,奢侈的生活;犬:富人游手好闲,玩狗,养狗以图乐;马:骑马,玩马为趣。泛指旧时统治阶级糜烂淫乐的生活方式。亦作“声色狗马”。
- 15.
犬马心释义:同“狗马心”。 《史记·三王世家》:“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詔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唐 黄滔《投刑部裴郎中》诗:“瞻恩虽隔云雷赐,向主终知犬马心。”宋 陆游《秋夜闻雨》诗:“惊回万里关河梦,滴碎孤臣犬马心。”
- 16.
狗马疾释义:⒈见“狗马病”。 ⒉对他人疾病的蔑称。
- 17.
狗马病释义:亦作“狗马疾”。 谦称自己的疾病。
- 18.
眴瞀释义:眼睛昏花。 明 唐顺之《告病疏》:“不幸臣有狗马之疾,往年秋冬之交,触冒霜露……痰火怔忡眴瞀诸证,时时有之。”
- 19.
禫除释义:举行祭礼除丧服。 明 唐顺之《与严介溪相公书》之一:“但以鸟兽躑躅之慕,甫及禫除,狗马疾疚之忧未离牀席,形魂枯尽,不齿人羣,此亦相公之所悯念也。”《明史·温纯传》:“隆庆 三年,穆宗 既禫除,犹不与大臣接。”
- 20.
解驾释义:⒈停车驻马。《后汉书·郭躬传》:“汝南 有 陈伯敬 者,行必矩步,坐必端膝,呵叱狗马,终不言死,目有所见,不食其肉,行路闻凶,便解驾留止。”《南史·刘湛传》:“﹝ 湛 ﹞善论政道,并諳前代故事,听者忘疲。每入 云龙门,御者便解驾,左右及羽仪随意分散,不夕不出,以此为常。”参见“解鞅”。⒉去世的婉词。南朝 梁 陶弘景《许长史旧馆坛碑》:“太元 元年,解驾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