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宵中 宵中的意思
xiāozhōng

宵中

简体宵中
繁体
拼音xiāo zhōng
注音ㄒ一ㄠ ㄓㄨㄥ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āo, ◎ 夜。【组词】:通宵达旦。春宵。宵夜。宵禁。宵衣旰食(天不亮就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宵遁。元宵。夜宵。

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基本含义

指夜间的深夜时刻。

宵中的意思

宵中 [xiāo zhōng]

1. 谓昼夜时间相等。

3. 夜半。

宵中 引证解释

⒈ 谓昼夜时间相等。

《书·尧典》:“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宵中,星虚,以殷仲秋。”
孙星衍 注引 马融 曰:“日中、宵中者,日见之漏,与不见者齐也。古制,刻漏书夜百刻。昼长六十刻,夜短四十刻;昼短四十刻,夜长六十刻;昼中五十刻,夜亦五十刻。”

⒉ 夜半。

晋 夏侯湛 《周诗》:“夕定晨省,奉朝侍昏,宵中告退,鸡鸣在门。”


宵中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元绪释义:⒈大业。《三国志·魏志·杨阜传》:“伏惟陛下奉 武皇帝 开拓之大业,守 文皇帝 克终之元绪。”⒉《水经注·渐江水》引 南朝 宋 刘敬叔《异苑》:“孙权 时,永康县 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以归……夜宿 越里,缆船于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元绪,奚事尔也?’”后以“元绪”为龟的别名。宋 范成大《再韵答子文》:“百年子莫占元绪,万法吾今付子虚。”明 刘基《题枯木图》诗:“不用江头唤元绪,何妨湖上识神仙。”
    • 2.
      向晨释义:⒈谓报晓。《三国志·魏志·管辂传》“正始 九年举秀才”裴松之 注引《辂别传》:“天时大热,移牀在庭前树下,乃至鷄向晨,然后出。”⒉黎明;凌晨。明 刘基《郁离子·蛇蝎》:“鸡不鸣於向晨而鸣於宵中,则人听惑。”⒊天色将明。《金史·襄传》:“嚮晨压敌,突击之。”清 吴炽昌《客窗闲话续集·南宋高宗遗事》:“天亦嚮晨,王先闻僧与神言,放胆闯入军营。”
    • 3.
      子明释义:⒈桑树的别名。传说三国吴孙权时,永康县有人入山,遇一大龟,即束之而归。“夜泊越里,缆舟於大桑树。宵中,树忽呼龟曰:‘劳乎元绪,奚事尔耶?’龟曰:‘我被拘繫,方见烹臛,虽然尽南山之樵,不能溃我。’树曰:‘诸葛元逊博识,必致相苦,令求如我之徒,计从安得?’龟曰:‘子明无多辞,祸将及尔。’树寂而止。”见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三。⒉传说中的仙人。⒊水银的别名。
    • 4.
      营室释义:⒈星名。即室宿,二十八宿之一。《周礼·考工记·輈人》:“龟蛇四斿,以象营室也。” 郑玄 注:“营室,玄武宿,与东璧连体而四星。” 唐 杨炯 《少室山少姨庙碑》:“太微营室,明堂布政之宫。”《诗·鄘风·定之方中》“定之方中,作于 楚 宫” 宋 朱熹 集传:“定,北方之宿,营室星也。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於是时可以营制宫室,故谓之营室。” 清 姚鼐 《祭张少詹曾敞文》:“昔君始降,宵中营室。”参见“ 室宿 ”。⒉营造宫室。 唐 李华 《含元殿赋》序:“先王建都营室,必相地形。”

宵中(xiaozho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宵中是什么意思 宵中读音 怎么读 宵中,拼音是xiāo zhōng,宵中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宵中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