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归正 归正的意思
guīzhèng

归正

简体归正
繁体歸正
拼音guī zhèng
注音ㄍㄨㄟ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ī,(1) 返回,回到本处。【组词】:归国。归程。归侨。归宁(回娘家看望父母)。归省(xǐng )(回家探亲)。归真反璞。(2) 还给。【组词】:归还。物归原主。(3) 趋向,去往。【组词】:归附。众望所归。(4) 合并,或集中于一类,或集中于一地。【组词】:归并。归功。归咎。(5) 由,属于。【例句】:这事归我办。归属。(6) 结局。【例句】:归宿(sù)。(7) 珠算中一位除数的除法。【组词】:九归。(8) 古代称女子出嫁。【例句】:“之子于归,宣其室家”。(9) 自首。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基本含义

指事物回归正常状态,恢复正常秩序。

归正的意思

归正 [guī zhèng]

1. 回到正道。宋代称陷于外邦者返回本朝为归正。

归正 引证解释

⒈ 回到正道。

《后汉书·儒林传论》:“故人识君臣父子之纲,家知违邪归正之路。”
《晋书·孔坦传》:“诚反族归正之秋,图义建功之日也。”
《水浒传》第七九回:“宋江 道:‘你们若如此疑心时,如何能够归正?’”
沪剧《罗汉钱》第一幕第一场:“任凭她行为怎样坏,有了丈夫管教就归正。”

⒉ 宋 代称陷于外邦者返回本朝为归正

宋 赵昇 《朝野类要·入仕》:“归正,谓元係本朝州军人,因陷蕃,后来归本朝。”
宋 岳珂 《桯史·沙世坚》:“乾道 间,有归正官曰 沙世坚。”


国语词典

归正 [guī zhèng]

⒈ 重返于正道。

《水浒传·第七九回》:「你们若如此疑心时,如何能够归正?」

反正

入邪


归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反正释义:⒈敌方的军队或人员投到自己一方。 ⒉回归到正道上。⒊表示情况不同而结果并无区别。⒋表示坚决肯定的语气。
    • 2.
      横竖释义:副词。 反正,表示肯定语气:不符合群众利益的事,他横竖是不肯做的。

归正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入邪释义:进入邪道。

归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岸释义:舍舟登陆。比喻弃邪归正。
    • 2.
      反道释义:⒈违反正道。⒉还归正道。⒊古代帝王举行祭天礼,事先修整道路,把新土翻到面上,称为反道。
    • 3.
      回头释义:⒈把头转向后方:一回头就看见了。 请你回过头来。⒉回来;返回:一去不回头。⒊悔悟;改邪归正:败子回头。现在回头还不算晚。⒋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你先吃饭,回头再谈。我先走了,回头见!
    • 4.
      回邪入正释义:犹言改邪归正。
    • 5.
      归正人释义:宋 代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朱子语类》卷一一一:“归正人元是中原人,后陷于 蕃 而復归中原,盖自邪而转於正也。”宋 叶适《上殿札子》:“陛下感念家祸,始初嗣位,葺 两淮,理 荆 襄,慰绥 蜀道,安集归正人。”《宋史·孝宗纪三》:“﹝ 淳熙 七年四月﹞辛卯,再免沿边归正人请占官田赋役三年。”
    • 6.
      归正邱首释义:指死后归葬于故乡。同“归正首丘”。
    • 7.
      归正首邱释义:指死后归葬于故乡。同“归正首丘”。
    • 8.
      归正释义:⒈回到正道。 ⒉宋代称陷于外邦者返回本朝为归正。
    • 9.
      格心释义:⒈归正之心。 《礼记·缁衣》:“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遯心。’”孔颖达 疏:“格,来也。君若教民以德,整民以礼,则民有归上之心。”⒉谓匡正思想。明 钱德洪《王文成公年谱》:“先生自大征后,以为民虽格面,未知格心,乃举乡约告諭父老子弟,使相警戒。”
    • 10.
      正传释义:指章回小说、评书等的正文,也指所要叙述的正题: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 11.
      步入正轨释义:步步进入正当的道路,指改邪归正。
    • 12.
      浪子回头释义:浪子:二流子。 不务正业的人改邪归正。
    • 13.
      添差释义:宋 制,凡授正官,皆作计给禄俸的虚衔,实不任事。 内外政务则于正官外另立他官主管,称“差遣”。凡于差遣员额外增添的差遣,叫“添差”。宋 洪迈《夷坚乙志·秦昌时》:“既而添差 宁国军 签判,不欲往。”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卫魁廷尉》:“策中力陈添差赘员之弊。”《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三年》:“帝以 张默 为 秀王 夫人之亲,欲与一添差监当,龚茂良 言;‘近制,惟宗室,戚里及归正人方得添差。’”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它保存 唐、五代 留下的无数官位,又设置事实上必需的职和差遣…
    • 14.
      田産释义:田地和产业。亦指个人或团体等拥有的田地。《晋书·季重传》:“季重 言因革之理,驳田产之制,词愜事当,盖亹亹可观。”《宋史·孝宗纪二》:“两 淮 归正,忠义有田产者,蠲役五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先君在生时,曾经捐了五万两银子的田产做赡族义田。”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子见南子>》:“按 孔繁朴 尝因广置田产,致逼兄吞烟而死,则其人品可知。”
    • 15.
      矫直释义:⒈矫正弯曲使之直。⒉比喻矫正邪僻,使归正直。⒊揉直为枉。比喻纳正直之士于邪僻。
    • 16.
      矫邪归正释义:矫邪:纠正邪恶、邪念;归正:归于正路。改正错误,走上正道。
    • 17.
      耻格释义:知羞耻而归于正。语本《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邢昺 疏:“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脩而归正也。”唐 张九龄《故襄州刺史靳公遗爱铭序》:“夫然后人斯耻格,庭少諍讼。”《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且进人以行,则枝叶安有难别乎?防下以礼,则耻格安有不形乎?”《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当今四海之广,而刑奏止息,逮乎逾月,足彰耻格之化。”
    • 18.
      讲众释义:听闻讲义的大众;集于讲堂的人众。《梁书·儒林传·崔灵恩》:“出为 长沙 内史,还除国子博士,讲众尤盛。”唐 道宣《续高僧传·义解章论》:“梁高 端拱御历,膺奉护持,天监 初年,捨邪归正,游心佛理,陶思幽微,於 重云殿,千僧讲众,月建义筵,法化通洽。”
    • 19.
      讲衆释义:听闻讲义的大众;集于讲堂的人众。《梁书·儒林传·崔灵恩》:“出为 长沙 内史,还除国子博士,讲众尤盛。”唐 道宣《续高僧传·义解章论》:“梁高 端拱御历,膺奉护持,天监 初年,捨邪归正,游心佛理,陶思幽微,於 重云殿,千僧讲众,月建义筵,法化通洽。”
    • 20.
      败子回头释义:败家子觉悟过来改邪归正。

归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岸释义:舍舟登陆。比喻弃邪归正。
    • 2.
      反道释义:⒈违反正道。⒉还归正道。⒊古代帝王举行祭天礼,事先修整道路,把新土翻到面上,称为反道。
    • 3.
      回头释义:⒈把头转向后方:一回头就看见了。 请你回过头来。⒉回来;返回:一去不回头。⒊悔悟;改邪归正:败子回头。现在回头还不算晚。⒋少等一会儿;过一段时间以后:你先吃饭,回头再谈。我先走了,回头见!
    • 4.
      回邪入正释义:犹言改邪归正。
    • 5.
      归正人释义:宋 代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朱子语类》卷一一一:“归正人元是中原人,后陷于 蕃 而復归中原,盖自邪而转於正也。”宋 叶适《上殿札子》:“陛下感念家祸,始初嗣位,葺 两淮,理 荆 襄,慰绥 蜀道,安集归正人。”《宋史·孝宗纪三》:“﹝ 淳熙 七年四月﹞辛卯,再免沿边归正人请占官田赋役三年。”
    • 6.
      归正邱首释义:指死后归葬于故乡。同“归正首丘”。
    • 7.
      归正首邱释义:指死后归葬于故乡。同“归正首丘”。
    • 8.
      归正释义:⒈回到正道。 ⒉宋代称陷于外邦者返回本朝为归正。
    • 9.
      格心释义:⒈归正之心。 《礼记·缁衣》:“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遯心。’”孔颖达 疏:“格,来也。君若教民以德,整民以礼,则民有归上之心。”⒉谓匡正思想。明 钱德洪《王文成公年谱》:“先生自大征后,以为民虽格面,未知格心,乃举乡约告諭父老子弟,使相警戒。”
    • 10.
      正传释义:指章回小说、评书等的正文,也指所要叙述的正题: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 11.
      步入正轨释义:步步进入正当的道路,指改邪归正。
    • 12.
      浪子回头释义:浪子:二流子。 不务正业的人改邪归正。
    • 13.
      添差释义:宋 制,凡授正官,皆作计给禄俸的虚衔,实不任事。 内外政务则于正官外另立他官主管,称“差遣”。凡于差遣员额外增添的差遣,叫“添差”。宋 洪迈《夷坚乙志·秦昌时》:“既而添差 宁国军 签判,不欲往。”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卫魁廷尉》:“策中力陈添差赘员之弊。”《续资治通鉴·宋孝宗淳熙三年》:“帝以 张默 为 秀王 夫人之亲,欲与一添差监当,龚茂良 言;‘近制,惟宗室,戚里及归正人方得添差。’”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它保存 唐、五代 留下的无数官位,又设置事实上必需的职和差遣…
    • 14.
      田産释义:田地和产业。亦指个人或团体等拥有的田地。《晋书·季重传》:“季重 言因革之理,驳田产之制,词愜事当,盖亹亹可观。”《宋史·孝宗纪二》:“两 淮 归正,忠义有田产者,蠲役五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先君在生时,曾经捐了五万两银子的田产做赡族义田。”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关于<子见南子>》:“按 孔繁朴 尝因广置田产,致逼兄吞烟而死,则其人品可知。”
    • 15.
      矫直释义:⒈矫正弯曲使之直。⒉比喻矫正邪僻,使归正直。⒊揉直为枉。比喻纳正直之士于邪僻。
    • 16.
      矫邪归正释义:矫邪:纠正邪恶、邪念;归正:归于正路。改正错误,走上正道。
    • 17.
      耻格释义:知羞耻而归于正。语本《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邢昺 疏:“民有愧耻而不犯礼且能自脩而归正也。”唐 张九龄《故襄州刺史靳公遗爱铭序》:“夫然后人斯耻格,庭少諍讼。”《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且进人以行,则枝叶安有难别乎?防下以礼,则耻格安有不形乎?”《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咸平二年》:“当今四海之广,而刑奏止息,逮乎逾月,足彰耻格之化。”
    • 18.
      讲众释义:听闻讲义的大众;集于讲堂的人众。《梁书·儒林传·崔灵恩》:“出为 长沙 内史,还除国子博士,讲众尤盛。”唐 道宣《续高僧传·义解章论》:“梁高 端拱御历,膺奉护持,天监 初年,捨邪归正,游心佛理,陶思幽微,於 重云殿,千僧讲众,月建义筵,法化通洽。”
    • 19.
      讲衆释义:听闻讲义的大众;集于讲堂的人众。《梁书·儒林传·崔灵恩》:“出为 长沙 内史,还除国子博士,讲众尤盛。”唐 道宣《续高僧传·义解章论》:“梁高 端拱御历,膺奉护持,天监 初年,捨邪归正,游心佛理,陶思幽微,於 重云殿,千僧讲众,月建义筵,法化通洽。”
    • 20.
      败子回头释义:败家子觉悟过来改邪归正。

归正造句

1.你必须改邪归正,否则就会走进深渊。

2.她已经改邪归正,她过去的历史你就不应记在心中,更不该说她是残花败柳。

3.讲过这些题外话,李老师又言归正传了。

4.小孩子沾染上不良习气,并非病入膏肓,不可救药,我们应该热情帮助,耐心教育,使其改邪归正

5.这个镇上有几个游手好闲的二溜子,平时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经过公安干警的耐心劝解,最终改邪归正

6.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你必须改邪归正,才能受到宽大处理。

7.在他的循循善诱下,有许多失足少年都改邪归正了。

8.只要你有改邪归正的决心,每个人都愿意全力协助你。

9.那个年青人改邪归正,为村子里办了不少好事。

10.他想她正是那个能使他改邪归正的人。

11.大家帮助你,希望你尽早改邪归正,你可不能辜负大家的心意呀!

12.你觉得他会改邪归正吗?

13.她以前经常是个小偷,通过警察叔叔的教育,她已改邪归正了。

14.张三终于改邪归正了。

15.只要他们可以改邪归正,我便感觉我能飞向天空。

16.一个改邪归正的人,我们应该欢迎他,不可心存偏见。

17.他决心老老实实交代自己所犯的罪行,改邪归正,争取得到政府的宽大处理。

18.他的爸爸由于触犯法律被囚禁多年,如今已经洗心革面,改邪归正了。

19.现在让我们言归正传,商讨一下联欢会的节日内容。

20.他先说了一大套客气话之后,才言归正传,说起正题来。

归正(gui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归正是什么意思 归正读音 怎么读 归正,拼音是guī zhèng,归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归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