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án,(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组词】:前面。前边。前方。面前。前进。前程。(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组词】:以前。前人。前此。前科。前嫌。前言。前车之鉴。(3) 顺序在先的。【组词】:前五名。(4) 向前行进。【组词】:勇往直前。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hòu,(1) 君主;帝王。【例句】:商之先后(先王)。(2) 帝王的正妻。【组词】:皇后。太后。(3) 诸候。《書•舜典》。【组词】:“肆覲東后。”(4) 指空间在背面,反面的,与“前”相对。【组词】:后窗户。后面。后学。后缀。后进。(5) 时间较晚,与“先”相对。【组词】:日后。后福。后期。(6) 指次序,与“前”相对。【组词】:后排。后十名。(7) 子孙。【组词】:后辈。后嗣。后裔。后昆。无后(没有子孙)。(8) 姓。
sì,(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组词】: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1. 隋唐至宋风俗,以冬至、元正、寒食为大节,放假七日,其中节前三日,节后四日,俗称“前三后四”。
⒈ 隋 唐 至 宋 风俗,以冬至、元正、寒食为大节,放假七日,其中节前三日,节后四日,俗称“前三后四”。
引宋 王楙 《野客丛书·大节七日假》:“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节为七日假,所谓前三后四之説。僕考之,其来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