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疴 [yǎng kē]
1. 亦作“养疴”。
3. 养病。
养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养痾”。养病。
引《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公今养痾傲士,故其宜也。”
南朝 宋 谢灵运 《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不同非一事,养痾亦园中。”
明 叶盛 《水东日记·两术士两弁退让》:“颜总戎 养痾 广州。”
续范亭 《鹑鸽与馋猫》:“一九四二年余养疴 延园,五月八日 贺龙 将军与七位同志来访。”
国语词典
养疴 [yǎng kē]
⒈ 调养疾病。也作「养疴」。
引《后汉书·卷八〇·文苑传下·高彪传》:「公今养疴傲士,故其宜也。」
《文选·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值援诗》:「不同非一事,养疴亦园中。」
近养病
养疴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余日释义:⒈闲暇时日。《商君书·垦令》:“百官之情不相稽,则农有餘日。”《文选·傅毅<舞赋>》:“郑 卫 之乐,所以娱密坐,接欢欣也,餘日怡荡,非以风民也,其何害哉?”李善 注:“餘日,听览之餘日也。”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史书佔毕>引》:“己丑北还,养疴溪上,稍以餘日,检括诸故书。”⒉多馀的日数。《穀梁传·文公六年》:“闰月者,附月之餘日也。”⒊犹晚年,馀年。清 荀悦《汉纪·宣帝纪》:“故乐与其乡党、宗族共受其赐,以尽吾餘日。”晋 张华《答何劭》诗之一:“从容养餘日,取乐於桑榆。”清 顾炎武《营平二州史事
- 2.
养疴释义:亦作“养痾”。养病。《后汉书·文苑传下·高彪》:“公今养痾傲士,故其宜也。”南朝 宋 谢灵运《田南树园激流植援》诗:“不同非一事,养痾亦园中。”明 叶盛《水东日记·两术士两弁退让》:“颜总戎 养痾 广州。”续范亭《鹑鸽与馋猫》:“一九四二年余养疴 延园,五月八日 贺龙 将军与七位同志来访。”
- 3.
养痾释义:见“养疴”。
- 4.
沽酒释义:⒈从市上买来的酒;买酒。 《论语·乡党》:“沽酒、市脯,不食。”唐 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墙根菊花好沽酒,钱帛纵空衣可準。”清 沉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余﹞夜至 江阴 江 口,春寒彻骨,沽酒御寒,囊为之罄。”续范亭《一九四二年春养疴延安交际处茅屋闻晋西北敌人残酷扫荡有感》诗:“城南有茅屋,结构在西坡。沽酒临北市,汲水下东河。”⒉卖酒。汉 桓宽《盐铁论·散不足》:“古者不粥飪,不市食。及其后,则有屠沽,沽酒市脯鱼盐而已。”唐 白居易《杭州春望》诗:“红袖织綾夸柿蔕,青旗沽酒趁梨花。”《水浒传》第
- 5.
竈觚释义:⒈即灶突。《太平御览》卷一八六引《庄子》:“仲尼 读《春秋》,老耼 踞灶觚而听。”原注:“觚,灶额也。”清 黄遵宪《养疴杂诗》之六:“老妻日据灶觚听,邻有神符治病灵。”参见“灶突”。⒉烧残的木简。指破旧书籍。清 恽敬《三代因革论一》:“诸儒博士於焚弃残剥之餘,搜拾灶觚蠹简,推原故事。”清 恽敬《翰林院庶吉士金君华表铭》:“而君独单衣陋食,誾誾粥粥,从事於灶觚蠹简之间。”
- 6.
赤脚仙人释义:道教传说中的仙人,姓 李。 宋 王明清《挥尘后录》卷一载:仁宗 母 李后,曾梦一羽衣之士,跣足从空而下云:来为汝子。后召幸有娠而生 仁宗。仁宗 幼年,每穿履袜,即亟令脱去,常徒步禁掖,宫中皆呼为 赤脚仙人。赤脚仙人,盖古之得道者 李君 也。按,宋 代统治者崇奉道教,后人因以附会。亦称“赤脚大仙”。宋 赵溍《养疴漫笔》:“真宗 久无嗣,用方士拜章至上帝所,有 赤脚大仙 微笑,上帝即遣大仙为嗣。”《水浒传》第一回:“这 仁宗皇帝,乃是上界 赤脚大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