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总 [dōu zǒng]
1. 总是。
2. 清代武官名。
4. 旧时区乡一级政权的头头。
都总 引证解释
⒈ 总是。
引宋 毛滂 《蝶恋花·听周生鼓琵琶》词:“细意端相都总好,春愁春媚生顰笑。”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一折:“你这般对垒交锋,到头都总南柯梦。”
⒉ 清 代武官名。
引清 唐甄 《潜书·权实》:“大将居中,提兵十万,副参,游守,都总以及队百什伍之长,转相贯属。”
徐特立 《致张敬尧的公开信》:“到则生事张皇,緹骑四出,串同都总 熊佩兰,凡各团之稍可温饱者,择肥而噬其通匪,严事考求。”
⒊ 旧时区乡一级政权的头头。
引毛泽东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都总、团总躲起不敢出面,一切地方上的事都推到农民协会去办。他们应付的话是‘不探(管)闲事!’”
都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都释义:即陪都。于京都之外,择地别建的另一都城。列朝所指不一。(1)西周 都 镐京,以 雒邑(今 河南 洛阳 故城)为下都。宋 赵与时《宾退录》卷五:“《洛誥》序云:‘周公 往营 成周’,则 成周 乃东都总名。河南,成周 之王城也;洛阳,成周 之下都也。王城非天子时会诸侯则虚之,下都则保釐大臣所居治事之地。”(2)西晋 都 洛阳,东晋 称 建业(今 江苏 南京市)为下都。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卫玠 从 豫章 至下都。人久闻其名,观者如堵墙。”(3)北齐 都 邺,以 晋阳(今 山西 太原市 西南)为
- 2.
不管释义:⒈不顾,不被相反的力量阻塞或阻止;无视不利的结果。⒉连词。表示在任何条件或情况下结果都不会改变,后面常有副词都总也等跟他呼应。
- 3.
串同释义:犹串通。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父下凡诏书一》:“今有 周锡能 反骨偏心,串同妖人回朝,内应谋反。”徐特立《致张敬尧的公开信》:“到则生事张皇,緹骑四出,串同都总 熊佩兰,凡各团之稍可温饱者,择肥而噬其通匪,严事考求。”
- 4.
凝邃释义:犹深邃;深居。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景林寺》:“禪阁虚静,隐室凝邃,嘉树夹牖,芳杜匝阶,虽云朝市,想同巖谷。”《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是以叛乱继起,怨讟并兴,非常之虞,亿兆同虑。唯陛下穆然凝邃,独不得闻,至使凶卒鼓行,白昼犯闕,岂不以乘我间隙,因人携离哉!”元 孛术鲁翀《大都路都总管姚公神道碑》:“宸扆凝邃,上动天容;庭有直臣,庶儆其同。”
- 5.
出职释义:犹任职。 宋 洪迈《容斋三笔·禁旅迁补》:“有一老兵……积官至遥郡团练使,今年满当出职,若御前呈试了,便得正任使名,而为近郡总管。”《金史·朮虎高琪传》:“朮虎高琪 或作 高乞,西北路 猛安 人。大定 二十七年充护卫,转十人长,出职 河间 都总管判官。”《元典章·吏部二·月日》:“自今次立格月日为始,已歷两考之上者,循依旧例九十月出职,不及两考者,须歷一百二十月出职陞转。”
- 6.
占役释义:逾制占用公务人员当差。《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引五月乙丑诏书:“陕西 战兵四十五万并义勇,令本路都总管常加训练,毋得占役。”《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这个人是虎翼营有请受的官身,占役在官员去处。”
- 7.
新律释义:⒈新的法律;新的法令。《晋书·刑法志》:“旧律所难知者,由於六篇篇少故也。篇少则文荒,文荒则事寡,事寡则罪漏……今制新律,宜都总事类,多其篇条。”《北史·周纪下·高祖》:“﹝ 保定 ﹞三年……二月庚子,初颁新律。”唐 杜甫《奉送郭中丞兼太仆卿充陇右节度使三十韵》:“元帅调新律,前军压旧京。”⒉新的律管;新与节候相应的律管。唐 白居易《酬卢秘书二十韵》:“旧恩收坠履,新律动寒灰。”
- 8.
称觞上寿释义:举杯饮酒,表示祝寿。《陈书·侯安都传》:“明日,安都 坐于御坐,賓客居羣臣位,稱觴上壽。”《北史·宇文護传》:“每四時伏臘,武帝 率諸親戚,行家人禮,稱觴上壽,榮貴之極,振古未聞。”徐特立《致张敬尧的公开信》:“营长做寿一次,由都总按户派捐,称觞上寿。”
- 9.
都总管释义:宋 辽 官名。宋 马、步军都总管由节度使充任。 辽 因之,五京、五州设都总管府,设置都总管、副总管。 清 梁章鉅 《称谓录·提督》:“ 柯维騏 《宋史新编》: 建炎 中,分置帅府,以诸路帅臣带都总管官,要郡守臣带兵马鈐辖,并以武臣为副,称副总管鈐辖。《歷代职官表》:都总管正如今巡抚兼提督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