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án,(1) 最初的,开始的。【组词】:原本。原告。原稿。原籍。原理。原料。原色。原始。原著。(2) 本来。【组词】:原样。原型。原址。原主。(3) 谅解,宽容。【组词】:原宥。原谅。(4) 宽广平坦的地方。【组词】:原野。平原。(5) 同“塬”。
běn,(1) 草木的根。【例句】: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例句】: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组词】:草本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组词】:本部。本体。(5) 原来。【组词】:本来。本领。(6) 自己这方面的。【组词】: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1. 事物之所由起;根源;由来。
英[ origin; ]
2. 最初的手稿(区别于印刷本的手写本或打字本)
英[ original manuscript; ]
3. 底本;初刻本;翻译所根据的原书。
英[ master copy; ]
4. 起初;首先。
例他原本住在山东。
英[ originally; ]
5. 往昔;先前,从前。
例他原本是干庄稼活的。
英[ formerly; ]
⒈ 事物之所由起;根源。
引《汉书·匡衡传》:“今 长安 天子之都……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宜先正者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
唐 李景亮 《李章武传》:“﹝ 崔信 ﹞以 章武 精敏,每访辨论,皆洞达玄微,研究原本,时人比 晋 之 张华。”
清 尤侗 《<坚瓠秘集>序》:“正逐物求知,各有原本。”
⒉ 追溯事物的由来。
引《管子·小匡》:“式美以相应,比缀以书,原本穷末。”
《文选·枚乘<七发>》:“於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李周翰 注:“言使博学辩辞之士,陈説山川之原本,尽名草本之所出。”
唐 柳宗元 《柳公行状》:“原本定罪,穷理辩刑,而 腆 竟获宥,克復本职。”
⒊ 本来;原来。
引《儿女英雄传》第十四回:“那道小河子北边的一带大瓦房,那叫 小邓家庄儿,原本是 二十八棵红柳树 邓老爷 的房子。”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四:“所可假定的,是某一种情绪存在时的生活状态,原本应当由实际生活引起的。”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一段:“姚长庚 夫妇原本有两个儿子,都没了,乘下个女儿,拿着象眼珠子一样宝贝。”
⒋ 第一次写成或刻成的书本。
引明 周亮工 《书影》卷三:“然则《史记》曾经删定,非本书矣。更不知删去何等,或删本与原本并行,后世独行原本耳。”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若是,则何以原本不传而传其抄本也。”
阿英 《鲁迅书话》:“此书原本还要阔大一点,是毛边的,已经旧主人切小。”
⒌ 翻译所根据的原书。
引鲁迅 《花边文学·又是“莎士比亚”》:“苏俄 排演原本《莎士比亚》。”
⒈ 事物的起源和根本。
引《汉书·卷八一·匡衡传》:「此教化之原本,风俗之枢机,宜先正者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郡国山川,官位姓族,衣服饮食,器皿制度,皆欲根寻,得其原本。」
⒉ 推溯其本源。
引《管子·小匡》:「式美以相应,比缀以书,原本穷末。」
⒊ 原来、本来。
引《儿女英雄传·第一四回》:「那道小河子北边的一带大瓦房,那叫小邓家庄儿,原本是二十八棵红柳树,邓老爷的房子。」
近本来
⒋ 原来的版本或作者的底本。
引清·李渔《闲情偶寄·卷一·词曲部·结构》:「若是,则何以原本不传而传其抄本也。」
反复本
⒌ 根据。
引《文选·枚乘·七发》:「于是使博辩之士,原本山川,极命草木。」
1.如今我的生活方式和原本的构想,可说是南辕北辙,全不相干。
2.原本就有矛盾的姐妹俩一见面就唇枪舌剑地吵了起来。
3.我们原本计划今天要去郊游,然而天公不作美,偏偏下起了小雨。
4.他的作品原本无人青睐,哪知成名之后,一字千金,洛阳纸贵。
5.两个原本非常亲密的朋友,却因为一句无意的话而弄得不欢而散。
6.原本是件小事,想不到他借题发挥,弄得全公司鸡犬不宁。
7.我希望你把这次事故的情况原原本本地向组织作个汇报。
8.他抛妻离子的消息传出后,原本如雷贯耳的声誉立即转为一片骂声。
9.她的馀生原本可以很容易一直按兵不动下去。
10.原本能说会道的他,现在却因为遭受打击,变的无精打采。
11.经过名医的诊治,原本生命垂危的老王,好像枯木逢春,又恢复了健康。
12.战争过后,这里原本静美的村落变得满目疮痍。
13.原本是件单纯的事,没想到节外生枝,惹出许多事端。
14.一阵细雨过后,原本悬浮在空中的灰尘荡然无存。
15.她原本是个很腼腆得女孩子,几年未见,变的落落大方了。
16.我原本务农,所以今天下田帮你们割稻,只因见猎心喜。
17.今天,年轻人已不再满足于婚宴上的觥筹交错,不愿把原本极富浪漫情调的喜事,变成疲于操办穷于应酬的俗事。
18.原本已经风雨飘摇的企业,哪里承受得住再一次的金融风暴?
19.学校是熔炉,将原本只是像矿石一般的孩子们熔铸成精钢!
20.校园是熔炉,将原本只是像矿石一般的孩子们熔铸成精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