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瓮 [jiǔ wèng]
1. 见“酒瓮”。
酒瓮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酒罋”。盛酒的坛子。亦借指酒。
引《晋书·文苑传·左思》:“﹝ 陆机 ﹞与弟 云 书曰:‘此间有傖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及 思 赋出, 机 絶叹伏,以为不能加也。”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乃令 文君 当卢” 唐 颜师古 注:“郭璞 曰:‘卢,酒卢。’卖酒处累土为卢以居酒瓮,四边隆起,其一面高,形如锻卢,故名卢耳。”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太湖诗·明月湾》:“但当乘扁舟,酒瓮仍相随。”
清 阎尔梅 《牧童曲》:“桥东酒家酒罋香,农夫辛苦何曾尝。”
清 钱陆灿 《牡丹花下集同袁箨庵唐祖命方尔止张瑶星余淡心黄俞邰诸君子长句》:“诸公同日看花来, 邓生 酒瓮还重开。”
洪深 《申屠氏》第四本:“地下已经堆着三个空酒瓮。”
酒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争向释义:犹怎奈。向,语助词。唐 白居易《题酒瓮·呈梦得》诗:“若无清酒两三瓮;争向白鬚千万茎?”唐 无名氏《洞仙歌》:“无计恨征人,争向金风漂荡,擣衣嘹亮?”宋 柳永《临江仙》词:“萧条。牵情繫恨,争向年少偏饶?”
- 2.
伧父释义:晋 南北朝 时,南人讥北人粗鄙,蔑称之为“傖父”。 《晋书·文苑传·左思》:“初,陆机 入 洛,欲为此赋,闻 思 作之,抚掌而笑,与弟 云 书曰:‘此间有傖父,欲作《三都赋》,须其成,当以覆酒瓮耳。’”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昨有一傖父来寄亭中,有尊贵客,权移之。”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南朝 谓北人曰‘傖父’,或谓之‘虏父’。”清 吴伟业《送周子俶张青琱往河南学使者幕》诗之三:“二 陆 来 江 左,三 张 入 洛 中……傖父休轻笑,吴儂雅自雄。”后用以泛指粗俗、鄙贱之人,犹言村夫。元
- 3.
开酒释义:⒈打开酒瓮。⒉解除酒戒,开始饮酒。
- 4.
春瓮释义:酒瓮。亦指酒。唐 皎然《和邢端公登台春望句》:“春风正飘荡,春瓮莫须倾。”宋 苏轼《广陵会三同舍各以其字为韵仍邀同赋·刘贡父》:“况逢贤主人,白酒泼春瓮。”清 赵翼《近局将遍计日言旋再迭留别》诗:“预订明年看花会,又烦春瓮倒床头。”
- 5.
春蚁释义:⒈指春日酒瓮上所生浮蚁。⒉指春酒。
- 6.
玉缸释义:酒瓮的美称。
- 7.
瑶瓮释义:⒈亦作“瑶罋”。 玉瓮。亦用作酒瓮的美称。《左传·昭公七年》:“燕 人归 燕姬,赂以瑶罋、玉櫝、斝耳,不克而还。”唐 杜牧《宴毕殿前谢辞》:“酒倾瑶罋,食置雕盘。”宋 毛滂《剔银灯·同公素赋》词:“瑶瓮酥融,羽觴蚁闹,花映 酃湖 寒緑。”⒉比喻围合如瓮的山。金 元好问《游龙山》诗:“金城偃蹇不得上,瑶罋回合如相留。”
- 8.
瓮下释义:谓醉于酒瓮下。
- 9.
瓮头释义:⒈酒瓮的口。⒉刚酿成的酒。
- 10.
瓮里酰鸡释义:酒瓮中生的一种小虫。 《庄子·田子方》:“孔子 出,以告 颜回 曰:‘丘 之於道也,其猶醯雞與!微夫子之發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郭象 注:“醯雞者甕中之蠛蠓。”后以“甕裏醯雞”喻见识浅陋的人。《幼学琼林·鸟兽》:“怡堂燕雀,不知後災;甕裏醯雞,安有廣見。”
- 11.
瓮鸡释义:酒瓮中生的一种小虫。即醯鸡。
- 12.
草团瓢释义:亦作“草团标”。圆形茅屋。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一折:“一把火将你那草团瓢烧成为腐炭,盛酒瓮摔做碎瓷甌。”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三折:“白茫茫雪迷山拽脚,淡濛濛雾锁草团标。”《西游记》第五六回:“老者即起身,着 沙僧 到后园里拿两个稻草,教他们在园中草团瓢内安歇。”《白雪遗音·八角鼓·游学》:“皆因是,寿年高,住深山,草团瓢,不是僧来不是道。”
- 13.
酒垆释义:⒈卖酒处安置酒瓮的砌台。 亦借指酒肆、酒店。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王濬冲 为尚书令,著公服,乘軺车,经 黄公 酒壚下过。”宋 周邦彦《侧犯》词:“见説胡姬,酒壚寂静,烟锁漠漠,藻地苔井。”明 徐祯卿《赠别献吉》诗:“日暮经过 燕 赵 客,解裘同醉酒壚旁。”郁达夫《秋夜怀人》诗之四:“忆煞 蓝亭 旧酒壚,当年曾醉病 相如。”⒉酒罏:即酒垆。《汉书·食货志下》“率开一卢以卖”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酒家开肆待客,设酒罏,故以罏名肆。”《全元散曲·水仙子带折桂令·饮兴》:“小糟新酒滴
- 14.
酒瓮释义:指酒瓮子酒坛。
- 15.
酒瓿释义:小酒瓮。
- 16.
酒罋释义:见“酒瓮”。
- 17.
酒罏释义:即酒垆。(罏lú:同“垆”,古时酒店里安放酒瓮的土台子,亦借指酒肆、酒店。)。
- 18.
酿瓮释义:酒瓮。
- 19.
酿罋释义:亦作“酿瓮”。酒瓮。《新唐书·后妃传上·王皇后》:“武后 知之,促詔杖二人百,剔其手足,反接投酿罋中,曰:‘令二嫗骨醉!’数日死,殊其尸。”宋 梅尧臣《高士王君归建业》诗:“羡尔向 江 南,正开新酿瓮。”
- 20.
醉骨释义:⒈指唐武则天妒杀高宗后妃事。 事见《旧唐书·后妃传上·高宗废后王氏》:“武后知之,令人杖庶人及萧氏各一百,截去手足,投於酒瓮中,曰:‘令此二嫗骨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绛妃》:“济恶以才,妬同醉骨;射人於暗,奸类含沙。”⒉嗜酒者的尸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