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期 [huì qī]
1. 开会的日期。
英[ the date of a meeting; time fixed for a conference; ]
2. 会议的持续时间。
英[ the duration of a meeting; ]
会期 引证解释
⒈ 会盟的日期。
引《左传·隐公八年》:“齐侯 将平 宋 卫,有会期。”
杨伯峻 注:“即下文四月会於 温,盟於 瓦屋 之期。”
⒉ 相会于预定日期。
引《战国策·魏策一》:“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鲍彪 注:“昔与之期,今往会之。”
⒊ 会议的日期。
引章炳麟 《兴浙会章程》:“全 浙 幅员,虽非寥廓, 温 处 等州,则亦距省千里。若预刻会期,徒滋繁扰。拟以暇时聚集,赴省者会於省,赴郡者会於郡,声气既通,亦免跋涉。”
国语词典
会期 [huì qī]
⒈ 会合的日期。
引《左传·襄公五年》:「使鲁、卫先会吴,且告会期。」
⒉ 会议由开会至闭会的期间。
例如:「这次的会期大概会持续多久?」
会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丛怨释义:谓怨恨丛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政闻社宣言书》:“君主代政府负责任之结果,一方面使政府有所諉卸,而政治未从改良;一方面使君主丛怨于人民,而国内将生动摇。”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一:“最近 滇 督 李 君……之封奏,其对於现政府之涂饰敷衍、瞀乱横恣、丛怨酿乱之实状,皆已痛切敷陈,不遗餘力。”
- 2.
事期释义:指会盟的日期。 《左传·襄公二十二年》:“间二年,闻君将靖东夏,四月又朝,以听事期。”杜预 注:“先 澶渊 二月往朝,以听会期。”
- 3.
会期释义:⒈开会的日子:会期定在九月一日。 ⒉开会的天数:会期三天。
- 4.
倒产释义:⒈犹破产。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试思今日各市镇倒产纷纷,人人皆有朝 猗顿 而暮 黔娄 之惧者,谁实使之乎?”⒉分娩时婴儿足部先出。宋 陈自明《妇人良方》引 杨子建《十产论》:“七曰倒产,产母胎气不足,关键不牢,用力太早,致令儿子不能迴转,便直下先露其足。”清 傅山《女科》卷下:“人以为横生倒产,至危之症也。”
- 5.
倒産释义:犹破产。 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试思今日各市镇倒产纷纷,人人皆有朝 猗顿 而暮 黔娄 之惧者,谁实使之乎?”分娩时婴儿足部先出。宋 陈自明《妇人良方》引 杨子建《十产论》:“七曰倒产,产母胎气不足,关键不牢,用力太早,致令儿子不能迴转,便直下先露其足。”清 傅山《女科》卷下:“人以为横生倒产,至危之症也。”
- 6.
党的代表大会释义:政党各级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中国共产党的代表大会分为: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和党的基层代表大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是全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央委员会召集。职权是听取和审查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报告;讨论和决定党的重大问题;修改党章;选举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闭会期间,由大会选出的中央委员会领导全党的工作。党的地方各级代表大会是指党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和自治州的代表大会。党的基层代表大会是党在基层组织的最高领导机关。
- 7.
凋瘵释义:⒈衰败;困乏。 唐 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昔者万人疾疫,神农 鞭草而救之;四维凋瘵,夏禹 刊木以除之。”宋 李纲《与右相条具事宜札子》:“适当早暵之餘,财用匱乏,民力凋瘵,不取於民,则调度不足,取之过甚,则人心惊疑。”《明史·忠义传六·陈美》:“兵燹之餘,民生凋瘵。”梁启超《为国会期间问题敬告国人敬告农民》:“失今不为,更閲数年,则老弱转沟壑,壮者散四方,凋瘵而不可復,虽有善者,无能为矣!”⒉指困穷之民或衰败之象。唐 白居易《忠州刺史谢上表》:“下安凋瘵,上副忧勤,未死之间,斯展微効。”宋 苏轼
- 8.
处决释义:⒈执行死刑:处决犯人。立即处决。⒉处理决定:大会休会期间,一切事项由常委会处决。
- 9.
容悦释义:谓曲意逢迎,以取悦于上。《孟子·尽心上》:“有事君人者,事是君,则为容悦者也。”赵岐 注:“为苟容以悦君者也。”朱熹 集注:“阿殉以为容,逢迎以为悦。”《后汉书·陈蕃传》:“今臣蒙恩圣朝,备位九列,见非不諫,则容悦也。”唐 韩愈《上留守郑相公启》:“以为事大君子当以道,不宜苟且求容悦。”《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五年》:“至於论事苟取容悦,偷为一切之计,人主将何便於此!”清 钱谦益《太仆寺少卿陈大绶授中宪大夫》:“思得秉正守义之人,以几疏秽镇浮之效。士多容悦,此风寂寥。”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
- 10.
常务委员会释义:⒈代表大会闭会期间执行代表大会日常工作的委员会。 ⒉考虑一个特定阶段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问题的委员会。特指一个立法机构的常设委员会。
- 11.
常务理事释义:常务理事就是在理事会闭会期间,照样能行使理事职能的理事。
- 12.
异才释义:⒈亦作“异才”。 特出的才能。《后汉书·孔融传》:“融 幼有异才。”《通典·选举三》:“其有异才高行,听擢不次。”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四:“代表虽怀异才,抱血诚,独于其年之少,其进之新,则无术以自解。”⒉指有特出才能的人。汉 王充《论衡·问孔》:“彼见 孔子 为师,圣人传道必授异才,故谓之殊。”郭沫若《关于曹禺的<雷雨>》:“像 英国 有名的 达尔文 家,累代实行从兄弟结婚而屡有异才出现,正是这种科学的见地之无存心的较温和的实践。”
- 13.
新进释义:⒈谓初入仕途、新得科第或新被任用。 《汉书·赵广汉传》:“所居好用世吏子孙新进年少者,专厉彊壮蠭气,见事风生,无所回避。”颜师古 注:“言旧吏家子孙而其人后出求进,又年少也。”唐 韩愈《施先生墓铭》:“故自贤士大夫,老师宿儒,新进小生,闻先生之死,哭泣相弔,归衣服货财。”清 叶名沣《桥西杂记·揖》:“同座皆斥新进者礼节之疏。”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敬告国中有闻誉之诸君子》:“政府当道则易而侮之,谓是乃少年新进,所代表者未必为真正之民意也。”⒉指新进之士。《文心雕龙·通变》引 汉 桓谭 曰:“予见
- 14.
私言释义:⒈个人之言论。唐 韩愈《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 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质而言之,则循现今之政治组织而不变,恐不待九年筹备之告终,而国已亡矣!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也。”⒉犹言私自打算。唐 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五:“忆昨阴霖天,连连三四旬。赖逢家醖熟,不觉过朝昏。私言雨霽后,可以罢餘尊。”
- 15.
花会释义:⒈一种民间体育和文艺活动,多在春节期间举行,节目有高跷、狮子舞、龙灯、旱船、中幡等等。⒉花卉展销大会。有的地方在花会期间同时进行土特产展览交易,有的还演出民间戏曲,表演民间武术等。
- 16.
顽然释义:⒈愚钝无知貌。唐 韩愈《答张籍书》:“顽然不入者,亲以言諭之。”清 戴名世《<困学集>自序》:“况余才质鲁钝,顽然无所得於心。”⒉自然质朴貌。明 袁宏道《与陶石篑书》:“西山 若无诸大梵刹,便顽然一冈矣。”⒊顽固而不知变通貌。梁启超《为国会期限问题敬告国人·敬告政府诸公》:“昔 日本 当 明治 十一二年以后,人民之要求国会者风起水涌,其政府顽然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