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音 [mǔ yīn]
1. 元音。
英[vowel;]
母音 引证解释
⒈ 即元音。对“子音”而言。详“元音”。
国语词典
母音 [mǔ yīn]
⒈ 发音时气流不受阻者,称为「母音」。均可独自成音,如国音字母中的ㄚ、ㄛ、ㄜ、ㄝ等。
母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元音释义:声带颤动,气流在口腔的通路上不受到阻碍而发出的声音,如普通话语音的a,e,o,i,u,ü等。 也叫母音。发元音时鼻腔不通气,要是鼻腔也通气,发的元音就叫鼻化元音。普通话语音中ng尾韵儿化时元音变成鼻化元音。
- 2.
幻人释义:古代对魔术艺人的称呼。犛靬(属 罗马帝国 的 亚历山大)以魔术著称,由西向东传播,汉 时曾有幻人来 中国 表演。又称“眩人”、“幻师”、“幻士”、“化人”。《后汉书·西南夷传·哀牢》:“永寧 元年,掸国王 雍由调 復遣使者诣闕朝贺,献乐及幻人,能变化吐火,自支解,易牛马头。”《新唐书·西域传下·拂菻》:“多幻人,能发火於颜,手为江湖,口幡眊举,足堕玉珠。”清 赵翼《题百体寿字》诗:“浮提 幻人壶贮墨,婆罗字母音贯辞。”
- 3.
阿姆释义:⒈妯娌之间,弟妇对嫂嫂的称呼。 《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吕宝 心怀不善,想着哥哥已故,嫂嫂又无所出。况且年纪后生,要劝他改嫁,自己得些财礼。教浑家 杨氏 与阿姆説。王氏 坚意不从。”甬剧《两兄弟》第三场:“王春香:春香 走过大伯门,又听得门里传来呼痛声,莫非阿姆要做产,待我上前去照应。”⒉通称年长的女性。清 翟灏《通俗编·称谓》:“按姆,即母音之转。汉 呼乳母曰阿母,见《后汉书·杨震传》。今通谓之阿姆。”⒊母亲。洪深《香稻米》第二幕:“一个四十多岁的农妇-- 桂升 的娘,神色张惶,跄踉走来。莲
- 4.
音素释义:最小的语音单位。如“发”音fā,是一个音节,可再分析出f和a两个音素。音素包括元音(也叫母音)和辅音(也叫子音)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