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铠甲 铠甲的意思
kǎijiǎ

铠甲

简体铠甲
繁体鎧甲
拼音kǎi jiǎ
注音ㄎㄞˇ ㄐㄧㄚ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ǎi, ◎ 〔铠甲〕古代的战衣,可以保护身体。简作“铠”,如“铁铠”,“首铠”。

jiǎ,(1) 天干的第一位,用于作顺序第一的代称。【组词】:甲子。花甲(六十岁的人)。(2) 居于首位的,超过所有其它的。【组词】:甲等。(3) 古代科举考试成绩名次的分类。【例句】:一甲(名为“进士及第”);二甲(名为“进士出身”);三甲(名为“同进士出身”)。(4) 古代军人打仗穿的护身衣服,用皮革或金属叶片制成。【组词】:盔甲。甲兵。甲士。(5) 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能的装备。【组词】:甲板。装甲车。(6) 某些动物身上有保护功能的硬壳。【组词】:龟甲。(7) 手指或脚趾上的角质硬壳。【组词】:指甲。(8) 旧时户口编制单位。【组词】:保甲。甲长。(9) 植物果实的外壳。【例句】:甲坼(外表裂开)。(10) 同“胛”,肩胛。

基本含义

比喻坚固的防护措施或装备。

铠甲的意思

铠甲 [kǎi jiǎ]

1. 中世纪通常在战斗中穿戴的金属护身服。

[armor;]

铠甲 引证解释

⒈ 古代作战时的护身服装,用金属片或皮革制成。

《韩非子·五蠹》:“共工 之战,铁銛短者及乎敌,鎧甲不坚者伤乎体。”
唐 柳宗元 《禡牙文》:“鏃刃锋鍔,毕集于兇躬,鎧甲干盾,咸完於义驱。”
《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器仗鎧甲,任意取办。”
冰心 《姑姑·分》:“我的身上,是我的铠甲,我要到社会的战场上,同人家争饭吃呀!”

⒉ 泛指武器装备。

《后汉书·袁谭传》:“我鎧甲不精,故前为 曹操 所败。”


国语词典

铠甲 [kǎi jiǎ]

⒈ 古代的战服。多用金属片缀成,以扺御兵器穿刺。

《淮南子·说林》:「人性便丝衣帛,或射之则被铠甲。」
《三国演义·第一回》:「各置全身铠甲,共聚乡勇五百余人。」


铠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甲释义:⒈一副铠甲。出土 秦 简中常言“赀一甲”,即罚缴一副铠甲,详见《睡虎地秦墓竹简》。⒉借指一兵一卒。《战国策·秦策三》:“为 秦 战胜攻取者七十餘城,南亡 鄢郢、汉中,禽 马服 之军,不亡一甲。”《新五代史·唐臣传·周德威》:“其一甲直数十千,擒之适足为吾资,无徒望而爱之,当勉以往取之。”《元史·余阙传》:“羣盗四面蚁集,外无一甲之援。”⒊科举制度殿试的第一等。唐 时进士不分甲。宋 太平兴国 八年始分甲,当时一甲有数人。至 元 明 一甲仅限三人,即所谓状元、榜眼、探花。参阅《续通典·选举三》、《宋史·选举
    • 2.
      七札释义:七层铠甲。札,甲的叶片。《左传·成公十六年》:“潘尩 之党,与 养由基 蹲甲而射之,彻七札焉。”北周 庾信《三月三日华林园马射赋》:“七札俱穿,五豝同穴。”唐 吴兢《贞观政要·征伐》:“箭穿七札,弓贯六钧。”戈直 注:“札,甲也。养由基 射穿七札。”明 梅鼎祚《玉合记·逆萌》:“破的听鸣弦,一箭双穿,惊鸿虚发下平原。管取射人先射马,七札谁坚?”
    • 3.
      三属释义:⒈三次斟酒。⒉指古代战士上身、髀部、胫部的铠甲相连以掩蔽全身。⒊三度会盟。⒋犹三族。
    • 4.
      丢盔弃甲释义:盔、甲:头盔和铠甲。跑得连盔甲都丢了。形容打败仗后逃跑的狼狈相。
    • 5.
      两当铠释义:保护胸、背的铠甲。
    • 6.
      丹甲释义:⒈赤色的铠甲。⒉赤色的龟甲。
    • 7.
      介胄之间释义:介胄:古代作战时将士们穿戴的铠甲和头盔。借指在战争中或战场上。
    • 8.
      兕甲释义:⒈兕革制的铠甲。⒉指士兵。
    • 9.
      六属铠释义:由六叶兕牛皮组连而成的铠甲。
    • 10.
      兵不解甲释义:士兵不脱下作战时穿的铠甲,随时准备作战,比喻情况危急随时都要做好准备。
    • 11.
      具装释义:⒈马的铠甲。 ⒉借指骑兵。⒊治装,备办行装。
    • 12.
      兽铠释义:饰有兽首之形的铠甲。
    • 13.
      凶服释义:⒈丧服;孝衣。《周礼·春官·司服》:“其凶服,加以大功、小功。”郑玄 注:“丧服,天子诸侯齐斩而已,卿大夫加以大功、小功,士亦如之,又加緦焉。”《论语·乡党》:“凶服者式之。”何晏 集解引 孔安国 曰:“凶服,送死之衣物。”《周书·明帝纪》:“四方州镇使到,各令三日哭,哭讫,悉权辟凶服,还以素服从事,待大例除。”唐 柳宗元《唐故衡州刺史东平吕君诔》:“僮无凶服,葬非旧陌。”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咬鬼》:“疑邻妇访内人者;又转念,何遽以凶服入人家?”⒉铠甲。《汉书·酷吏传·尹赏》:“杂举 长安 中轻薄少年恶
    • 14.
      函人释义:造铠甲的工匠。
    • 15.
      函师释义:造铠甲的工师。
    • 16.
      卷甲释义:⒈收起武装。 谓撤退或休兵。⒉卷起铠甲。形容轻装疾进。⒊卷起铠甲。形容败北投降。
    • 17.
      卷甲倍道释义:卷起铠甲,急速前进。
    • 18.
      卷甲束兵释义:卷起铠甲,收起兵器。
    • 19.
      卷甲韬戈释义:卷起铠甲,收起武器。 指停止战斗。
    • 20.
      合甲释义:用两重犀或兕之皮相合而制成的坚固铠甲。 《周礼·考工记·函人》:“函人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合甲寿三百年。”郑玄 注引 郑司农 云:“合甲,削革里肉,但取其表,合以为甲。”北周 庾信《奉报寄洛州》诗:“长旍析鸟羽,合甲抱犀鳞。”清 江永《<周礼>疑义举要》卷七:“犀甲兕甲皆单而不合,合甲则一甲有两甲之力,费工多而价重。”

铠甲(kaiji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铠甲是什么意思 铠甲读音 怎么读 铠甲,拼音是kǎi jiǎ,铠甲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铠甲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