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草稿 草稿的意思
cǎogǎo

草稿

简体草稿
繁体
拼音cǎo gǎo
注音ㄘㄠˇ ㄍ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ǎo,(1) 对高等植物中除了树木、庄稼、蔬菜以外的茎干柔软的植物的统称;广义指茎干比较柔软的植物,包括庄稼和蔬菜。【组词】:青草。野草。茅草。水草。花草。草鞋。草堂(茅草盖的堂屋,旧时文人以此自称山野间的住所,有自谦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2) 特指用作燃料、饲料的稻麦之类的茎叶。【组词】:草料。柴草。稻草。(3) 粗糙,不细致。【例句】:草率(shuài )。草鄙(粗野朴陋)。草具(粗劣的食物)。(4) 汉字的一种书体。【组词】:草书。草字(亦为旧时谦称自己的别名)。章草(草书的一种,笔画保存了一些隶书的笔势,因其最初用于奏章,故名“章草”)。狂草。草体(❶指汉字草书;❷拼音文字的手写体,有大草、小草之分)。(5) 打稿子,亦指稿子;引申为初步的,非正式的。【组词】:草拟。草诏(为皇帝草拟诏书)。(6) 荒野,原野,引申为在野的、民间的。【组词】:草野。草莽。草寇。草贼。(7) 雌性的(用于某些家畜、家禽)。【组词】:草鸡。

稿

gǎo,(1) 谷类植物的茎秆。【组词】:稿秆。稿荐(稻草编的垫子)。(2) 文字、图画的草底,又喻事先考虑的计划。【组词】:文稿。稿本。稿件。讲稿。

基本含义

指初步写作或设计的初稿,尚未经过修改和完善的文稿或图纸。

草稿的意思

草稿 [cǎo gǎo]

1. 草底儿。

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rough draft; manuscript;]

草稿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草稾”。

⒉ 初拟的文稿或画稿等。

明 张居正 《议处史职疏》:“每月史官编完草稿,装为七册,一册为起居,六册为六曹事蹟。”
《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齐愈 初赴狱,以文书一縑囊授 张浚 曰:‘ 齐愈 不过远贬,他时幸为我明之。此 李会 劝进 张邦昌 草稾也。’”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七·儒将诗》:“予尝见《暇笔》草稿, 福 手书也。”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一时饭罢,公子收检笔砚,便在卷袋里找那三场的文章草稿。”
鲁迅 《坟·<论雷峰塔的倒掉>篇末附记》:“这篇东西,是一九二四年十月二十八日做的,今天 孙伏园 来,我便将草稿给他看。”

⒊ 喻指念头,主意。

《古今小说·陈御史巧勘金钗钿》:“原来 梁尚宾 是箇不守本分的歹人,早打下欺人草稿。”
《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大卿 正在腹中打点草稿,谁知那尼姑亦有此心。”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七章:“梁三 老汉已经在肚里打好了草稿了。”


国语词典

草稿 [cǎo gǎo]

⒈ 未成定稿或未誊清的文稿,也指初步完成的画作。

《史记·卷八四·屈原贾生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三国演义·第五九回》:「岂有以草稿送与人耶?必是叔父怕我知了详细,先改抹了。」

稿本 初稿 原稿


草稿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初稿释义:第一次的稿子,泛指未定稿。
    • 2.
      原稿释义:写成后没有经过他人修改增删的稿子;出版部门据以印刷出版的稿子。
    • 3.
      底稿释义:公文、信件、文章等的原稿,多保存起来备查。
    • 4.
      稿本释义:著作的底稿。

草稿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定稿释义:⒈修改并确定稿子:全书由主编定稿。这本书今年定不了稿。⒉修改后确定下来的稿子:年内可以把定稿交出版社。

草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传草释义:传递诏书草稿。
    • 2.
      信底释义:书信的草稿。
    • 3.
      函稿释义:亦作“函藳”。 书信等的草稿或底稿。
    • 4.
      口占释义:⒈不打草稿,口头述说出来:口占电文。 ⒉指即兴做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口占一绝。
    • 5.
      启草释义:指书函的草稿。
    • 6.
      奏稿释义:亦作“奏藁”。 奏章的草稿。
    • 7.
      奏草释义:奏章的草稿。
    • 8.
      小草释义:⒈草本植物中小弱者的统称。⒉中药远志苗别名。⒊指茶叶。⒋草稿。⒌谓草书之字形小巧者。
    • 9.
      屏风儿释义:指诏书的草稿格式。
    • 10.
      屮稾释义:草稿。 未写定的文稿。
    • 11.
      底子释义:⒈可作根据的草稿或复印件。⒉少量的残剩物。⒊物体最下部起衬托作用的部分。
    • 12.
      打底稿释义:同打草稿。
    • 13.
      打稿释义:⒈作诗文打草稿。 ⒉盘算,筹划。
    • 14.
      打稿子释义:起草稿。
    • 15.
      拟疏释义:奏疏的草稿。
    • 16.
      拟稿释义:起草稿子(多指公文):校长亲自拟稿。 秘书拟了一个稿儿。
    • 17.
      摊放释义:摊开来摆放:桌子上摊放着课本、草稿本。
    • 18.
      文稿释义:文章或公文的草稿。
    • 19.
      楦麒麟释义:亦作“楥麒麟”。《太平广记》卷二六五引 唐 张鷟《朝野佥载》:“唐 衢州 盈川县 令 杨炯 词学优长,恃才简倨,不容於时,每见朝官,目为麒麟楦许怨。人问其故,杨 曰:‘今餔乐假弄麒麟者,刻画头角,脩饰皮毛,覆之驴上,巡塲而走;及脱皮褐,还是驴马。无德而衣朱紫者,与驴覆麟皮何别矣!’”后因以“楦麒麟”谓虚有其表。清 阮大鋮《燕子笺·合宴》:“奉皇宣做东道主,谁知道、翻桌面又占了尊客席……打一副楦麒麟草稿儿。”清 梁信芳《羊城即事代书寄潮州教授冯默斋同年》诗:“失巢如病鹤,避路似惊麐……未尝忘 鉅鹿,敢冀援麒
    • 20.
      槀草释义:文章的草稿;稿本。

草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传草释义:传递诏书草稿。
    • 2.
      信底释义:书信的草稿。
    • 3.
      函稿释义:亦作“函藳”。 书信等的草稿或底稿。
    • 4.
      口占释义:⒈不打草稿,口头述说出来:口占电文。 ⒉指即兴做诗词,不打草稿,随口吟诵出来:口占一绝。
    • 5.
      启草释义:指书函的草稿。
    • 6.
      奏稿释义:亦作“奏藁”。 奏章的草稿。
    • 7.
      奏草释义:奏章的草稿。
    • 8.
      小草释义:⒈草本植物中小弱者的统称。⒉中药远志苗别名。⒊指茶叶。⒋草稿。⒌谓草书之字形小巧者。
    • 9.
      屏风儿释义:指诏书的草稿格式。
    • 10.
      屮稾释义:草稿。 未写定的文稿。
    • 11.
      底子释义:⒈可作根据的草稿或复印件。⒉少量的残剩物。⒊物体最下部起衬托作用的部分。
    • 12.
      打底稿释义:同打草稿。
    • 13.
      打稿释义:⒈作诗文打草稿。 ⒉盘算,筹划。
    • 14.
      打稿子释义:起草稿。
    • 15.
      拟疏释义:奏疏的草稿。
    • 16.
      拟稿释义:起草稿子(多指公文):校长亲自拟稿。 秘书拟了一个稿儿。
    • 17.
      摊放释义:摊开来摆放:桌子上摊放着课本、草稿本。
    • 18.
      文稿释义:文章或公文的草稿。
    • 19.
      楦麒麟释义:亦作“楥麒麟”。《太平广记》卷二六五引 唐 张鷟《朝野佥载》:“唐 衢州 盈川县 令 杨炯 词学优长,恃才简倨,不容於时,每见朝官,目为麒麟楦许怨。人问其故,杨 曰:‘今餔乐假弄麒麟者,刻画头角,脩饰皮毛,覆之驴上,巡塲而走;及脱皮褐,还是驴马。无德而衣朱紫者,与驴覆麟皮何别矣!’”后因以“楦麒麟”谓虚有其表。清 阮大鋮《燕子笺·合宴》:“奉皇宣做东道主,谁知道、翻桌面又占了尊客席……打一副楦麒麟草稿儿。”清 梁信芳《羊城即事代书寄潮州教授冯默斋同年》诗:“失巢如病鹤,避路似惊麐……未尝忘 鉅鹿,敢冀援麒
    • 20.
      槀草释义:文章的草稿;稿本。

草稿造句

1.这次考试他竟然提前一个小时答完试卷,百无聊赖中他在草稿纸上画起画来。

2.大家传阅宣言草稿,每人都聚精会神地仔细阅读。

3.作文时要事先列好提纲,然后再打草稿

4.我作文时,总是先打好草稿,然后再誊写到作文本上。

5.他先拟好作文提纲,接着就打草稿

6.感谢如花的四季,青葱树木的摇曳,疏密中小鸟乐人的歌唱;感谢如花的青春,没有草稿的洒脱,无畏的勇敢尝试;感谢如花的灯炬,见证着我们潇洒的登台,记录我们奋斗的声影。

7.原来的作文草稿不见了,我又重新写了一篇。

8.草稿纸上悄悄的描画喜欢的人名字是一种怎样的心情,那是一种宣泄的快乐,也是一种被吞噬的痛楚和甜蜜。

9.老师要求我们,要养成写作文前打草稿的好习惯。

草稿(caog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草稿是什么意思 草稿读音 怎么读 草稿,拼音是cǎo gǎo,草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草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