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主力军 主力军的意思
zhǔjūn

主力军

简体主力军
繁体主力軍
拼音zhǔ lì jūn
注音ㄓㄨˇ ㄌㄧˋ ㄐㄩㄣ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ǔ,(1) 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组词】: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2) 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组词】:君主。主上。(3) 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组词】:主张。主见。主意。主义。(4) 对事物有决定权力。【组词】: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5) 最重要的,最基本的。【组词】: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6) 预示。【组词】:早霞主雨。(7) 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组词】:木主。神主。(8) 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9) 姓。

lì,(1) 人和动物筋肉的效能。【组词】:力气。力量。(2) 一切事物的效能。【组词】:视力。生产力。控制力。(3) 物理学上指物体之间相互作用,引起运动加速或形变。【组词】:力学。作用力。保守力。(4) 用极大的力量。【组词】:尽力。力挫。力挽狂澜。(5) 姓。

jūn,(1) 武装部队。【组词】:军威。军服。行(xíng )军。军功。军犬。军备。军纪。军衔。军阀。军令状。异军突起。溃不成军。(2) 军队的编制单位,是“师”的上一级。(3) 泛指有组织的集体。【组词】:劳动大军。

基本含义

指在某个领域或某项任务中起主要作用的力量或人员。

主力军的意思

主力军 [zhǔ lì jūn]

1. 承担主力作战的军事力量。

[ main forces; ]

2. 起到或发挥主要作用的力量。

革命的主力军。

主力军 引证解释

⒈ 担任作战主力的部队。

毛泽东 《论持久战·问题的提起》:“抗日战争和统一战线之所以能够坚持,是由于许多的因素:……全国军队,从主力军到游击队。”

⒉ 比喻起主要作用的力量。

毛泽东 《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国农民群众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群众,是愿意积极地参加革命战争,并愿意使战争得到彻底胜利的。他们是革命战争的主力军。”
冰心 《晚晴集·从“五四”到“四五”》:“而在我自己还没有找到反帝反封建的主力军--工农大众,而坚决和他们结合之前,这一线光明我是指不出来的!”


国语词典

主力军 [zhǔ lì jūn]

⒈ 拥有实力,负责主要作战任务的军队。


主力军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生力军释义:⒈新加入作战具有强大作战能力的军队。⒉比喻新加入某种工作或活动能起积极作用的人员:青年人是祖国建设的生力军。

主力军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预备队释义:作战时军队首长掌握的机动力量,用以完成作战计划中预定任务或应付新的情况。

主力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偏师释义:指在主力军翼侧协助作战的部队。
    • 2.
      别军释义:犹偏师。主力军以外的部队。
    • 3.
      别将释义:⒈配合主力军作战的部队将领。⒉武官名。
    • 4.
      官渡释义:⒈官设的渡口。 唐 韩愈《木芙蓉》诗:“採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唐 韩偓《早起五言三韵》:“依依官渡头,晴阳照行旅。”前蜀 韦庄《建昌渡暝吟》:“月照临官渡,乡情独浩然。”⒉古地名。在今 河南省 中牟县 东北,因临古 官渡水 而得名。东汉 末,曹操 以劣势兵力战败 袁绍 主力军于此。今尚有土垒遗存,称 中牟台,又称 曹公台。《后汉书·郑玄传》:“时 袁绍 与 曹操 相拒於 官度。”三国 魏 曹丕《柳赋》序:“昔 建安 五年,上与 袁绍 战於 官渡,时余始植斯柳。自彼迄今,十有五载矣,感物伤怀,乃作斯赋。
    • 5.
      徧师释义:偏师。 指主力军以外的部分军队。
    • 6.
      裨师释义:指主力军以外的部分军队。
    • 7.
      黄巾起义释义:东汉末全国性的农民大起义。 起义军头裹黄巾,被称为黄巾军。当时豪强地主兼并土地,宦官专权,政治腐朽黑暗。广大农民无法生活。巨鹿(今河北平乡)人张角以传太平道为名,在农民中进行起义宣传。十余年间,组织群众数十万人,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公元184年在张角领导下各地同时举行起义。后来张角病死,主力军由其弟张宝、张梁领导。二人先后牺牲,分散各地的起义军坚持战斗二十多年。
主力军是什么意思 主力军读音 怎么读 主力军,拼音是zhǔ lì jūn,主力军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主力军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