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臣 [gù chén]
1. 旧臣;遗臣。
故臣 引证解释
⒈ 旧臣;遗臣。
引《左传·哀公十四年》:“其父兄故臣曰:‘不可。’其新臣曰:‘从吾君之命。’遂攻之。”
《史记·李斯列传》:“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
清 吴敏树 《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夫我国家之初, 明 之故臣,尚扶其残孽。”
故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伴食释义:⒈倍同进食。唐 时朝会毕,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食,后遂以指居宰辅之位而无所作为。《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元年》:“伴食故臣,生无錙銖之劳,没乃论定策之功。”⒉陪衬,虚设。梁启超《论请愿国会当与请愿政府并行》:“然今之置此职,不过位置羸老恋栈之闲员,除列席之军机大臣外,自餘皆伴食也。”
- 2.
冰兢释义:《诗·小雅·小宛》:“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后以“冰兢”表示恐惧、谨慎之意。兢,亦作表示恐惧、谨慎之意。兢,亦作“竞”。明 陶宗仪《辍耕录·正统辩》:“故臣 维禎 敢痛排浮议,力建公言,挈大 宋 之编年,包 辽 金 之记载,置之上所。用成一代可鉴之书,传之将来;永示万世不刊之典,冐干天听,深惧冰竞,下情无任瞻天望闕激切屏营之至。”明 陆采《怀香记·赴约惊回》:“窃效鷺鷥行,两眼生花,身如酩酊。畏惧切冰兢,料应难去成欢庆。”明 高攀龙《与杨大洪书》:“攀龙 遭此世界,甚得便宜,何者?一味株守,乃安乐法;一味
- 3.
故臣释义:旧臣;遗臣。《左传·哀公十四年》:“其父兄故臣曰:‘不可。’其新臣曰:‘从吾君之命。’遂攻之。”《史记·李斯列传》:“尽除去先帝之故臣,更置陛下之所亲信者近之。”清 吴敏树《唐子方方伯梦砚斋铭》:“夫我国家之初,明 之故臣,尚扶其残孽。”
- 4.
新臣释义:新来归附为臣的人。《左传·哀公十四年》:“其父兄故臣曰‘不可’,其新臣曰‘从吾君之命’。”
- 5.
根证释义:根据,证据。《新唐书·薛登传》:“登 通贯文史,善议论,根证该审,与 徐坚、刘子玄 齐名。”《新唐书·黎干传》:“此经传先儒皆不言祭昊天於圆丘,根证章章,故臣谓缔止五年宗庙大祭,了无疑晦。”
- 6.
栾巴噀酒释义:东汉 成都 人 栾巴,精于道术,一次在朝廷大宴中,将皇帝赐的酒洒向西南,朝廷要治他不敬之罪,他说:“臣适见 成都 市上火,故臣漱酒为雨救之,非敢不敬。 ”探问之,果然。事见 晋 葛洪《神仙传·栾巴》。后用为救火典。五代 李瀚《蒙求》:“欒巴 噀酒,偃师 舞木。”清 袁枚《随园随笔·古书所载不同》:“世传 欒巴 噀酒水救火,而《后汉书·方术传》噀酒救火者 樊英、郭宪,横非 欒巴 也。”
- 7.
画日笔释义:五代 时,晋王 李存勗 欲称帝,唐 故臣 苏循 谒拜 晋王,舞蹈呼万岁,泣而称臣,又献大笔三十管,谓之“画日笔”。
- 8.
疑晦释义:疑惑,不明白。《新唐书·黎干传》:“此经传先儒皆不言祭昊天於圆丘,根证章章,故臣谓禘止五年宗庙大祭,了无疑晦。”
- 9.
衔块释义:⒈口含土块。⒉旧俗人死,口必含物。天子含珠,诸侯含玉,大夫含玑,士含贝,庶人含谷实。事见汉刘向《说苑·修文》。故臣下请罪口含土块,以示己有死罪。
- 10.
还赠释义:谓皇帝收回授予已故臣子的追赠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