厢军 [xiāng jūn]
1. 宋初选诸州募兵之壮勇者,送京师充禁军。其余留驻名州,不加训练,只充劳役,称为厢军。也叫厢兵。
厢军 引证解释
⒈ 宋 初选诸州募兵之壮勇者,送京师充禁军。其余留驻名州,不加训练,只充劳役,称为厢军。也叫厢兵。 仁宗 时始训练部分厢军以备战守。参阅《宋史·兵志三》。
引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三:“唐 制,诸州有军,故刺史衔带使持节某州诸军事某州刺史,今之厢军是也。”
厢军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冗释义:宋 时指厢军和过多的官员、僧道。
- 2.
厢军释义:宋 初选诸州募兵之壮勇者,送京师充禁军。 其余留驻名州,不加训练,只充劳役,称为厢军。也叫厢兵。
- 3.
厢禁军释义:负责京都警卫的军队称禁军,负责诸州地方警卫的称厢军。
- 4.
奉先释义:⒈祭祀祖先。《书·太甲中》:“奉先思孝,接下思恭。”《旧唐书·肃宗纪》:“朕早承圣训,尝读《礼经》,义切奉先,恐不克荷。”元 卢琦《中元回家拜祭感怀》诗:“七月十五月正圆,中元遗俗知奉先。”⒉宋 代禁军名。宋 高承《事物纪原·军伍名额·奉先》:“大中祥符 四年五月,真宗 宣示 永安 指挥以奉诸陵军额,犹隶 西京 本城厢军,可赐名奉先,升为禁军。”
- 5.
斗斛释义:⒈斗与斛。两种量器。亦泛指量器。十斗曰斛。《庄子·胠箧》:“为之斗斛以量之,则并与斗斛而窃之。”汉 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调权衡,平斗斛。”⒉形容少量、微薄。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捨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輟汝而就也。”⒊借指少量粮食。《宋书·吴喜传》:“朝廷乃至鬻官卖爵,以救灾困,斗斛收歛,犹有不充。”《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其灾伤之处,州县不得妄招飢民以充厢军。但据所有斗斛,救济农民,俟向后稍丰,使各復旧业。”
- 6.
皂衣释义:⒈亦作“皁衣”。 黑衣。秦 汉 时官员所着,后降为下级官吏的服装。《汉书·萧望之传》:“敞 备皁衣二十餘年,尝闻罪人赎矣,未闻盗贼起也。”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虽有五时服,至朝皆著皁衣。”《旧唐书·封常清传》:“仙芝 令 常清 监巡左右厢军,常清 衣皂衣以从事。”宋 刘攽《和王正仲熙宁郊祀》:“多士参鸣玉,微生厕皁衣。”郭沫若《南冠草》第一幕:“阶右有吆喝声,皂役二人着红帽皂衣。”⒉借指下吏。南朝 梁 江淹《建平王妃周氏行状》:“玉食之门,寧皁衣所述。”《南史·梁昭明太子统传》:“年十二,於内省见狱官
- 7.
贴铺释义:谓充实茶铺。铺,指茶铺,转运茶叶的驿站。 宋 苏辙 《论蜀茶五害状》:“ 蜀 道行於溪山之间,最为嶮恶。般茶至 陕西 ,人力最苦。 元丰 之初,始以 成都府路 厢军数百人贴铺般运,不一二年,死亡略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