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èi,(1) 不,不曾,没有。【组词】:未必。未曾(céng )。未来。未尝。未竟(没有完成的)。未及(a.没有来得及;b.没有达到)。(2) 地支的第八位,属羊。(3) 用于记时。【例句】:未时(下午一点至三点)。(4) 放在句末,表示疑问。【例句】:“君除吏尽未?吾亦欲除吏”。
bǔ bo pú,(1) 古人迷信,用火灼龟甲,以为看了那灼开的裂纹就可以推测出行事的吉凶。(2) 预料,估计,猜测。【组词】:预卜。(3) 选择(处所)。【组词】:卜宅。卜邻。 ◎ 〔萝卜〕见“萝”。
xiān,(1) 时间在前的,次序在前的,与“后”相对。【组词】:先前。先期。原先。先驱。先河(中国古代帝王先祭黄河,后祭海,以河为海的本源,后称倡导在先的事物)。先觉(jué)。先见之明。先发制人。(2) 家族或民族的较早的一代或几代。【组词】:先人。先世(祖先)。先民。(3) 对死去的人的尊称。【组词】:先祖。先父。先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先烈。先贤。(4) 姓。
zhī zhì,(1) 晓得,明了。【组词】:知道。知名(著名)。知觉(有感觉而知道)。良知。知人善任。温故知新。知难而进。知情达理。(2) 使知道。【组词】:通知。知照。(3) 学识,学问。【例句】:知识,求知。无知。(4) 主管。【例句】: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知宾(指主管招待宾客的人。亦称“知客”)。(5) 彼此了解。【组词】:相知。知音。知近。(6) 彼此了解、交好的人。【例句】:故知(老朋友)。(1) 同“智”,智慧。
1. 不用占卜就能知道未来的事情,指有先见之明。
英[foresee,have foresight;]
⒈ 旧时迷信,以占卜能预知吉凶。未卜先知,形容有先见之明。
引元 王晔 《桃花女》第三折:“卖弄杀《周易》阴阳谁知你,还有个未卜先知意。”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翁、姥大惊道:‘我这里设斋,并不曾传将开去,三四里外,女子从何知道?必是个未卜先知的仙人,非凡女也。’”
《说唐》第六二回:“今日相公诈为疯癲,如此形状,连那未卜先知的军师,也都骗信了。”
茅盾 《泡沫·赵先生想不通》:“要是他能够未卜先知……那他或者还有应急的方法,然而现在他只能木头似的坐在那里。”
⒈ 形容有先见之明。
引《西游记·第七回》:「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莫非有个未卜先知的法术。」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〇》:「三四里外,女子从何知道?必是个未卜先知的仙人,非凡女也。」
近先见之明
1.他每次估计敌人的行动,都准确得很,真可说是未卜先知。
2.老王只是碰巧说对了,并不是真有未卜先知的本领。
3.这事还没有结果呢,我又不能未卜先知,没办法告诉你。
4.他每一次估计敌人的行动,都准确得很,真可说是未卜先知。
5.他估计敌人的行动每次都极为准确,真是未卜先知啊。
6.你又不是未卜先知,怎么事先知道得这样清楚?
7.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着,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
8.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于是便成了所谓的未卜先知。
9.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著,并不是未卜先知。
10.小明果然如小郑所预言在今天结婚了,小郑好像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11.与其渴望具有未卜先知的能力,不如多方观察,小心推论,自然亦能洞烛机先。
12.明智的人善于见微知着,并不是未卜先知。
13.那个神棍吹嘘自己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不少人都上了他的当。
14.传说中的诸葛亮是一位未卜先知的圣贤。
15.世事难料,有谁能够未卜先知呢?
16.传说中的神仙都能未卜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