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桀 [xià jié]
1. 夏朝末代君王。名履癸。暴虐荒淫。汤起兵伐桀,败之于鸣条,流死于南巢。参阅《史记·夏本纪》。
夏桀 引证解释
⒈ 夏 朝末代君王。名 履癸。暴虐荒淫。 汤 起兵伐 桀,败之于 鸣条,流死于 南巢。参阅《史记·夏本纪》。
国语词典
夏桀 [xià jié]
⒈ 夏朝末位君主,名履癸,谥号桀,约于西元前一八一八年左右即位,荒淫无度,暴虐无道,于一七六六年左右为成汤所败,死于南巢,夏亡。
夏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国释义:⒈天下;下界。《诗·鲁颂·閟宫》:“奄有下国,俾民稼穡。”《史记·天官书》:“五星皆从而聚于一舍,其下国可以礼致天下。”⒉诸侯国。《书·泰誓中》:“惟天惠民,惟辟奉天,有 夏桀 弗克若天,流毒下国。”《逸周书·祭公》:“烈祖 武王 度下国作陈周,维皇皇上帝度其心,寘之明德。”孔晁 注:“下国,谓诸侯也。”《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初 恭王 始都下国,好治宫室。”李善 注:“以天子为上国,故诸侯为下国。”唐 齐己《村居寄怀》诗:“诸侯行教化,下国自耕桑。”⒊小国。对中原大国而言。汉 袮衡《鹦鹉赋》
- 2.
伊尹释义:商汤 大臣,名 伊,一名 挚,尹是官名。相传生于 伊水,故名。是 汤 妻陪嫁的奴隶,后助 汤 伐 夏桀,被尊为阿衡。汤 去世后历佐 卜丙(即 外丙)、仲壬 二王。后 太甲 即位,因荒淫失度,被 伊尹 放逐到 桐宫,三年后迎之复位。《尚书·伊训》:“惟元祀十有二月乙丑 伊尹 祠于先王。”《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伊尹 放 大甲 而相之,卒无怨色。”杜预 注:“大甲,汤 孙也,荒淫失度。伊尹 放之 桐宫 三年,改悔而復之,而无恨心。”《吕氏春秋·本味》:“有侁氏 女子采桑,得婴儿于空桑之中,献之其君。其君令烰
- 3.
修政释义:⒈修明政教。《管子·大匡》:“公内修政而劝民,可以信於诸侯矣。”宋 岳珂《桯史·岁星之祥》:“然御戎上策,莫先自治,愿修政以应天道。”清 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按 顺治 元年,修政立法,西洋人 汤若望,进浑天球一座。”⒉治理,统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夏桀 之居,左 河 济,右 泰 华,伊闕 在其南,羊肠 在其北,修政不仁,汤 放之。殷紂 之国……修政不德,武王 杀之。”
- 4.
卞随释义:古隐士。 相传 商 汤 将讨伐 夏桀,曾和 卞随 商量,卞随 拒不回答。
- 5.
吞炭释义:⒈指吞咽火炭毁嗓子。《尸子》卷下:“昔 夏桀 之时……曼声吞炭,内阑而不歌,飞鸟鎩翼,走兽决蹄。”⒉谓报恩。用 豫让 吞炭事。《梁书·侯景传》:“福禄官荣,自是天爵,劳而后受,理不相干,欲求吞炭,何其谬也!”唐 周匡物《及第后谢座主》诗:“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 冯当世 ﹞早年薄游里巷,夜为街卒所繫,鄂 守 王素 亟释之…… 冯 貽以诗,有‘吞炭难忘当日事,积薪深愧后来恩。’”参见“吞炭漆身”。
- 6.
告朔释义:⒈周 制,天子于每年季冬把第二年的历书颁发给诸侯,叫“告朔”。《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郑玄 注:“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郑司农 云:‘……以十二月朔,布告天下诸侯。’”《穀梁传·文公十六年》:“天子告朔于诸侯。”《大戴礼记·用兵》:“夏桀、商紂 羸暴於天下……不告朔於诸侯。”⒉指诸侯于每月朔日(阴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左传·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朔,非礼也。”杜预 注:“经称‘告月’,传称‘告朔’,明‘告月’必以朔。”⒊泛指于朔日祭祀鬼神。明 阎尔梅《
- 7.
夏癸释义:即 夏桀。
- 8.
夏网释义:谓 夏桀 所布的罗网。语本《吕氏春秋·异用》:“汤 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 曰:‘嘻!尽之矣。非 桀 其孰为此也?’”后以“夏网”比喻密布的法网。
- 9.
子卯释义:甲子和乙卯。古以为忌日。《左传·昭公九年》:“辰在子卯,谓之疾日。”杨伯峻 注:“甲子 为 商紂 灭亡死日,见《汉书·律历志》引《武成》与《史记·商本纪》;乙卯为 夏桀 亡日,见 孔 疏。当时人因此以甲子、乙卯为疾日。疾日即忌日。《礼记·玉藻》谓于此二日食粗粮菜汤,亦可证甲子、乙卯为忌日。”《汉书·翼奉传》:“北方之情,好也;好行贪狼,申子主之。东方之情,怒也;怒行阴贼,亥卯主之。贪狼必待阴贼而后动,阴贼必待贪狼而后用,二阴并行,是以王者忌子卯也。”
- 10.
昏德释义:昏乱而无仁德;恶德。《书·仲虺之诰》:“有夏 昏德,民坠涂炭。”孔 传:“夏桀 昏乱,不恤下民。民之危险若陷泥坠火,无救之者。”《左传·襄公十三年》:“及其乱也,君子称其功以加小人,小人伐其技以冯君子。是以上下无礼,乱虐并生,由争善也,谓之昏德。”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聂政》:“怀庆潞王,有昏德。时行民间,窥有好女子,輒夺之。”
- 11.
曲逆释义:⒈古地名。⒉夏桀的嬖臣。
- 12.
有缗释义:古国名。有,词头。为 桀 所灭。故址在今 山东省 金乡县 东北,旧名 缗城阜。《左传·昭公四年》:“夏桀 为 仍 之会,有緡 叛之。”《左传·昭公十一年》:“桀 克 有緡,以丧其国。”
- 13.
桀宋释义:指 战国 时 宋康王 偃。因其荒淫无道如 夏桀,故称。《史记·宋微子世家》:“君偃 十一年,自立为王……淫於酒、妇人。羣臣諫者輒射之。於是诸侯皆曰‘桀宋’。”《资治通鉴·周赧王二十九年》:“﹝ 宋康王 ﹞为长夜之饮於室中,室中人呼万岁,则堂上之人应之,堂下之人又应之,门外之人又应之,以至於国中,无敢不呼万岁者。天下之人谓之‘桀宋’。”胡三省 注:“言其昏暴如 桀 也。”
- 14.
桀跖释义:夏桀 和 柳下跖 的并称。泛指凶恶残暴的人。
- 15.
椎移释义:夏桀 之臣。
- 16.
汤誓释义:为了一举消灭夏桀,临战之前,商汤发出了隆重的动员令,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汤誓”。
- 17.
灵门释义:⒈上帝的宫门。⒉灵府之门,心室之门。喻指智慧之门。⒊夏桀所起台名。
- 18.
烂烂释义:⒈光亮貌;光芒闪耀貌。《汉书·司马相如传上》:“蜀石黄碝,水玉磊砢,磷磷烂烂,采色澔汗。”颜师古 注引 郭璞 曰:“皆玉石符采映曜也。”晋 张华《博物志》卷七:“夏桀 之时,费昌 之 河 上,见二日:在东者烂烂将起;在西者沉沉将灭。”宋 李清照《<金石录>后序》:“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康有为《顺德二直歌》:“巖电烂烂夜腾霜,抗疏斩奸剑吐鋩。”⒉色彩鲜艳貌。唐 白居易《牡丹芳》诗:“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枝絳艳灯煌煌。”明 宋濂《故龙泉汤师尹甫墓碣铭》:“晚年嗜种鞠,购得嘉种踰百,当秋高气清,黄
- 19.
牧宫释义:⒈夏桀的王宫。 一说为汤的祖庙。⒉指人的肾脏。
- 20.
璇室释义:⒈亦作“璿室”。亦作“琁室”。玉饰的宫室。一说能旋转的宫室。相传为夏桀、商纣所建。⒉传说中仙人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