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缮 [xiū shàn]
1. 修理,修补。
英[ repair; ]
2. 整修,翻新。
英[ renovate; ]
修缮 引证解释
⒈ 修理、修补(武器装备或建筑物等)。
引《管子·立政》:“甲弊兵彫,莫之修缮。”
《北史·长孙道生传》:“第宅卑陋,出镇后,其子弟颇更修缮,起堂廡。”
巴金 《杨林同志》:“房子稍微修缮了一下,里面有地坑,房外有木廊。”
国语词典
修缮 [xiū shàn]
⒈ 修理、修复。
引《北史·卷二二·长孙道生传》:「第宅卑陋,出镇后,其子弟颇更修缮,起堂庑。」
近修理
反破坏 损坏
修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修释义:⒈不修明;不整治。《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脩其政德,而贪昧於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三国 吴 韦昭《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⒉不修缮。汉 班彪《北征赋》:“过 泥阳 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脩。”⒊不学习;不讲究。《汉书·高帝纪下》:“高祖 不脩文学,而性明达。”清 侯方域《司成公家传》:“公为人和易有容,不修苛节,见人无贵贱皆与饮酒。”
- 2.
不脩释义:⒈不修明;不整治。《左传·襄公二十八年》:“不脩其政德,而贪昧於诸侯,以逞其愿,欲久,得乎?”三国 吴 韦昭《博弈论》:“人事旷而不脩。”⒉不修缮。汉 班彪《北征赋》:“过 泥阳 而太息兮,悲祖庙之不脩。”⒊不学习;不讲究。《汉书·高帝纪下》:“高祖 不脩文学,而性明达。”清 侯方域《司成公家传》:“公为人和易有容,不修苛节,见人无贵贱皆与饮酒。”
- 3.
修塞释义:谓修缮堤防,堵塞决口。宋 欧阳修《论修河第一状》:“只如往年 河 决 商胡,是时执政之臣不慎计虑,遽谋修塞。”宋 周煇《清波别志》卷下:“国家河防,无一岁不决溢,上軫宵旰之虑。殫邦财,竭人力,随溃修塞,仅媮一日之安。”
- 4.
修增释义:修缮增固。
- 5.
修缉释义:⒈编纂整理。⒉修缮。
- 6.
修缮释义:维护(建筑物):修缮房屋。
- 7.
修葺释义:修缮:房屋修葺一新。
- 8.
卢沟桥释义:位于北京市广安门西南,永定河上。初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成于明昌三年(1192)。明、清两代屡有修缮。由十一孔石拱组成。桥两侧建有石栏,其上共有精刻石狮约500个,姿态各殊,生动雄伟。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1961年国务院将卢沟桥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9.
嗣而葺之释义:接续和修缮它。
- 10.
完缮释义:修理;修缮。
- 11.
完葺释义:修缮,修葺。
- 12.
建缮释义:建筑修缮。
- 13.
戎缮释义:备战与修缮宫室之事。
- 14.
承揽方释义:指在承揽合同中,以自己的设备、技术和劳力,为定作人加工、定作、修理、修缮或完成其他工作的人。 可以是公民,也可以是法人。
- 15.
无着释义:没有着落:西郊古寺的修缮经费至今无着。
- 16.
望幸释义:⒈谓臣民、妃嫔希望皇帝临幸。《汉书·食货志下》:“而郡国皆豫治道,修缮故宫,及当驰道县,县治宫储,设共具,而望幸。”南朝 宋 颜延之《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后湖作》诗:“春方动辰驾,望幸倾五州。”唐 杜牧《阿房宫赋》:“縵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见者三十六年。”明 瞿佑《归田诗话·咏炭诗》引 郭矮梅《咏帘》:“思归梁燕心长切,望幸宫娥眼欲穿。”⒉希望侥幸之事。汉 焦赣《易林·讼之遯》:“疾贫望幸,使伯行贩,关牢择羊,多得大牂。”
- 17.
治缮释义:修缮。汉 荀悦《汉纪·元帝纪下》:“十年之后,百年之内,卒有他变,障塞败坏,亭戍灭絶,当发戍屯治缮,累世之功,不可卒就。”《新唐书·逆臣传下·黄巢》:“自 禄山 陷 长安,宫闕完雄,吐蕃 所燔,唯衢衖卢舍;朱泚 乱定百餘年,治缮神丽如 开元 时。”
- 18.
治葺释义:修缮。
- 19.
浚缮释义:疏浚修缮。 《后汉书·班固传上》:“时京师脩起宫室,濬缮城隍,而 关中 耆老犹望朝廷西顾。”
- 20.
涂塈释义:⒈涂抹,涂饰。⒉用泥涂抹屋顶或墙壁。亦泛指涂饰修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