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文编 文编的意思
wénbiān

文编

简体文编
繁体文編
拼音wén biān
注音ㄨㄣˊ ㄅㄧ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biān,(1) 用细条或带形的东西交叉组织起来。【组词】:编结。编织。编扎。(2) 按一定的原则、规则或次序来组织或排列。【组词】:编排。编目(编制目录或指已编成的目录)。编次。编年。编订。编配。编码。(3) 把材料加以适当的组织排列而成为书籍、报刊、广播电视节目等。【组词】:编写。编译。编审。编修。编纂。编印。(4) 创作。【组词】:编剧。编导。(5) 捏造。【组词】:编瞎话。(6) 成本的书按内容划分的部分。【组词】:正编。续编。简编。

文编的意思

文编 [wén biān]

1. 文编从七百余家清人奏议、文集中,选录有关经世致用的文章共二千二百三十六篇,时间起自清初,止于道光三年。


文编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博学鸿词释义:即博学宏词。 清 康熙、乾隆 年间重设,因避 乾隆 讳而改为博学鸿词科。也称博学鸿儒。清 薛福成《庸庵文编·应诏陈言疏》:“诚法 圣祖 高宗 遗意,特举制科,则非常之士,闻风兴起。其设科之名,或称博学鸿词,或称贤良方正,或称直言极諫。”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昔 圣祖 高宗 两开博学鸿词,网罗俊良,激厉后进。”详“博学宏词”。
    • 2.
      大鼓书释义:曲艺的一种。 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一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唱词多采用民间流传的历史故事等,用韵文编成。一般认为 清 初形成于 山东、河北 的农村。主要流行于北方,兼及 长江 和 珠江 流域的部分地区。因地区、方言和曲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如京韵大鼓、乐亭大鼓、东北大鼓、山东大鼓、湖北大鼓、广西大鼓等,总称为大鼓书,简称大鼓。
    • 3.
      帖括释义:⒈唐制,明经科以帖经试士。 把经文贴去若干字,令应试者对答。后考生因帖经难记,乃总括经文编成歌诀,便于记诵应时,称“帖括”。⒉比喻迂腐不切时用之言。⒊泛指科举应试文章。
    • 4.
      文编释义:文编从七百余家清人奏议、文集中,选录有关经世致用的文章共二千二百三十六篇,时间起自清初,止于道光三年。
    • 5.
      汰减释义:犹裁减。 张舜徽《清人文集别录·庸盦文编》:“各省免米商釐税,及汰减緑营,添设练军,吉林、黑龙江 相继遣大臣练兵,论者谓十年之间,凡大兴革,皆以 福成 所议发其端。”
    • 6.
      阉茂释义:地支中戌的别称,用以纪年。 《淮南子·天文训》:“太阴在戌,岁名曰阉茂。”唐 贾曾《饯张尚书赴朔方序》:“阉茂次年,仲夏贞闰,拜手 东洛,驰軺北闕。”清 魏源《<皇朝经世文编>叙》:“则鳃理于 邵阳 魏君 默深,告成于 道光 六年柔兆阉茂之仲冬也。”

文编(wenb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文编是什么意思 文编读音 怎么读 文编,拼音是wén biān,文编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文编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