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麟台 麟台的意思
líntái

麟台

简体麟台
繁体麟臺
拼音lín tái
注音ㄌㄧㄣˊ ㄊㄞ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ín,(1) 〔麒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鹿,全身有鳞甲,有尾。古代以其象征祥瑞,亦用来喻杰出的人物。简称“麟”,如“凤毛麟角”,“麟凤龟龙”。

tái tāi,(1) 高平的建筑物。【组词】:亭台楼阁。(2)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组词】:井台。窗台。灯台。(3) 量词。【组词】:一台戏。(4) 台湾省的简称。【组词】:台胞。台币。(5) 姓。(6) 桌子、案子。【组词】:写字台。(7)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8) 〔三台〕星名,古代用来比喻三公。(9)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组词】:台鉴。台甫。(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基本含义

指古代帝王的庙宇或宫殿。

麟台的意思

麟台 [lín tái]

1. 唐代官署名。唐武后改秘书省为“麟台”。

3. 麒麟阁的别称。

麟台 引证解释

⒈ 唐 代官署名。 唐 武后 改秘书省为“麟臺”。

唐 韩愈 《唐故中散大夫少府监胡良公墓神道碑》:“大父讳 秀,武后 时,以文材徵为麟臺正字。”
唐 白居易 《酬卢秘书二十韵时初奉诏除赞善大夫》:“世家标甲地,官职滞麟臺。”
宋 王溥 《唐会要·秘书省》:“光宅 元年九月五日改为麟臺。”

⒉ 麒麟阁 的别称。参见“麒麟阁”。

唐 颜真卿 《裴将军诗》:“功成报天子,可以画 麟臺。”
《敦煌曲子词·菩萨蛮》:“効节望龙庭, 麟臺 早有名。”
宋 李九龄 《代边将》诗:“据鞍遥指 长安 路,须刻 麟臺 第一功。”


国语词典

麟台 [lín tái]

⒈ 泛指绘有功臣画像的楼阁。参见「麒麟阁」条。

唐·无名氏〈菩萨蛮·敦煌古往出神将〉词:「效节望龙庭,麟台早有名。」

⒉ 唐朝武后将秘书省改称为「麟台」。

唐·白居易〈酬卢秘书二十韵〉:「世家标甲第,官职滞麟台。」


麟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象释义:⒈乐曲名。 《吕氏春秋·古乐》:“ 商 人服象,为虐於东夷, 周公 遂以师逐之,至於 江 南,乃为《三象》,以嘉其德。” 高诱 注:“《三象》, 周公 所作乐名。”《淮南子·齐俗训》:“其乐:《大武》、《三象》、《棘下》。” 高诱 注:“《三象》、《棘下》, 武王 乐也。”⒉日、月、星。 南朝 梁 沉约 《齐武帝议谥》:“含精灵于五纬,驾贞明于三象。” 唐 韦表微 《池州夫子庙麟台》诗:“二仪既闭,三象乃乖。”
    • 2.
      昭文馆释义:官署名。唐 武德 四年于门下省置修文馆,九年改为弘文馆。神龙 元年避 孝敬皇帝(李弘)讳改为昭文馆。置学士,掌详正图籍,参议朝廷制度礼仪,教授生徒。武后 垂拱 后,以宰相兼领馆务,号馆主;给事中一人判馆事。宋 承 唐 制,以上相为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学士、直学士不常置,直馆以京朝官充任,掌书籍修写校雠之事。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二》、《宋史·职官志一》、宋 程俱《麟台故事·官联》。
    • 3.
      获麟堆释义:获麟台 的别称。 《史记·孔子世家》“狩 大野”张守节 正义引 唐 李泰 等《括地志》:“获麟堆 在 鄆州 鉅野县 东十二里。《春秋》十四年《经》云‘西狩获麟’。《国都城记》云‘鉅野 故城东十里泽中有土臺,广轮四五十步,俗云 获麟堆。’”参见“获麟臺”。
    • 4.
      陈子昂释义:(659—700)唐代诗人。 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曾任麟台正字、右拾遗等。敢于直陈时弊,有政治抱负。在诗歌方面,反对六朝淫靡的诗风,倡导诗歌内容的革新。写有很多感慨时事,现实性很强的诗,对于唐诗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有《陈伯玉集》。
    • 5.
      驎台释义:麟台。
    • 6.
      麟省释义:秘书省。唐 垂拱 元年曾改称秘书省为麟台。宋 文天祥《次韵刘左司前以著作郎主秘书省营缮事时落成适潘秘丞得郡檇李并饯行有诗》:“俎豆幸陪麟省雋,衣冠中有虎符新。”

麟台(lint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麟台是什么意思 麟台读音 怎么读 麟台,拼音是lín tái,麟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麟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