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明赏 明赏的意思
míngshǎng

明赏

简体明赏
繁体明賞
拼音míng shǎng
注音ㄇㄧㄥˊ ㄕ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shǎng,(1) 指地位高的人或长辈给地位低的人或晚辈财物。【组词】:赏金。赏赐。奖赏。赏罚分明。(2) 因爱好某种东西而观看。【组词】:赏阅。赏析。赏花。赏月。欣赏。鉴赏。赏心悦目。(3) 认识到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给予重视。【组词】:赏识。赞赏。(4) 敬辞。【组词】:赏脸。赏光。(5) 姓。(6) 同“尚”,尊重。

基本含义

公开表扬和奖赏

明赏的意思

明赏 [míng shǎng]

1. 公正高明的恩赏。谓赏赐得当。明示赏赐。

明赏 引证解释

⒈ 公正高明的恩赏。谓赏赐得当。

《商君书·赏刑》:“夫明赏不费,明刑不戮,明教不变,而民知於民务,国无异俗。”
清 朱琦 《答王子寿比部书》:“琦 少时读《明史》,尝怪 江陵 以彼其才辅少主,明赏峻罚,鞭笞海内,有安天下社稷之大功,何以论者不稍恕若是?”

⒉ 明示赏赐。

《韩非子·奸劫弑臣》:“故善为主者,明赏设利以劝之。”
《后汉书·傅燮传》:“不若息军养德,明赏必罚。”


明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功实释义:⒈实际的功效。《史记·六国年表》:“夫作事者必於东南,收功实者常於西北。”宋 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是以慎号令、明赏罚、责功实,此三者,帝王之奇术也。”章炳麟《学变》:“王符 之为《潜夫论》也,仲长统 之造《昌言》也,崔寔 之述《政论》也,皆辨章功实,而深嫉浮淫靡靡,比于《五蠹》。”⒉指切实有功的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 疾治国不务脩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彊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实之上。”宋 司马光《廉颇论》:“赵王 不能远观,嘉其一命之不辱,赏其要劫之小策,一旦位诸
    • 2.
      威恩释义:⒈声威和恩泽。《后汉书·邓训传》:“鲜卑 闻其威恩,皆不敢南近塞下。”《后汉书·应奉传》:“延熹 中,武陵蛮 復寇乱 荆州,车骑将军 冯緄 以 奉 有威恩,为蛮夷所服,上请与俱征。”《资治通鉴·梁元帝承圣三年》:“迥 明赏罚,布威恩,绥辑新民,经略未附,华夷怀之。”⒉犹刑赏。《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闻弟为郡守,政教威恩不由己出。”
    • 3.
      形名参同释义:先 秦 法家明赏罚的统治法术。谓人君根据臣下的言和行,循名责实,使各司其职。
    • 4.
      恶恶释义:憎恨邪恶。《公羊传·僖公十七年》:“君子之恶恶也疾始,善善也乐终。”《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盖君子善善恶恶,君宜知之。”《新唐书·魏徵传》:“然后善善而恶恶,审罚而明赏,无为之化何远之有!”章炳麟《国故论衡·论式》:“《诗》之恶恶,莫如《巷伯》,然犹戮及其身,今指斥及於腐骨,其疾恶甚於诗人矣。”

明赏(mings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明赏是什么意思 明赏读音 怎么读 明赏,拼音是míng shǎng,明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明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