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边 [fǔ biān]
1. 安边,镇守边疆。
抚边 引证解释
⒈ 安边,镇守边疆。
引《晋书·姚兴载记下》:“清洁善抚边,则 平陆子 王元始 ;雄武多奇略,则建威 王焕。”
元 王逢 《赠别浙省黑黑左丞国宝》诗:“插羽书间署,封泥詔抚边。”
钱基博 《吴禄贞传》:“清 廷索抚边者无应,不得已,仍起 禄贞 帮办 延吉 边务。”
抚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徕远释义:⒈招抚边远地区臣民。《汉书·武帝纪》:“盖 孔子 对 定公 以徠远,哀公 以论臣,景公 以节用,非期不同,所急异务也。”颜师古 注引 臣瓒 曰:“《论语》及《韩子》皆言 叶公 问政於 孔子,孔子 答以悦近徠远。”按,语出《论语·子路》“近者説,远者来”。⒉清 代理藩院设有徕远司,掌管边远地区事宜。清 梁章鉅《称谓录·理藩院司官》:“《皇朝通考》:理藩院掌藩部封授、朝覲、贡献、黜陟、徵发之政,控驭抚绥,以固邦翰焉,其属有六清吏司:曰典属……曰徠远。”《清史稿·职官志二》:“徠远掌 回部 扎萨克、伯克岁贡年班
- 2.
徽称释义:褒扬赞美的称号。 南朝 宋 傅亮《进宋公为宋王诏》:“乘马之制,有陋旧章,徽称之美,未穷上爵,岂足以显报懋功。”《旧唐书·韦温传》:“羣臣上尊号,温 上疏曰:‘……今岁 三川 水灾,江 淮 旱歉,恐非崇饰徽称之时。’帝深嘉之,乃止。”元 揭傒斯《进至大圣德颂表》:“皇太子暨丞相百僚耆耋等以皇帝陛下出抚边陲,入继大统,丰功盛德,高出千古,握符御极,宜获徽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释道·真君封爵》:“永乐 十五年加封 徐知证、徐知諤 二真君曰‘九天金闕明道达德大仙……’凡三十四字,至加上帝号则仅十八字,爵
- 3.
怀远以德释义:怀远:笼络安抚远方的人。旧指用恩惠、德政去安抚边远地区的民众。
- 4.
怀远释义:安抚边远的人。 《左传·僖公七年》:“臣闻之,招携以礼,怀远以德。”《周书·武帝纪下》:“若其怀远以德,则尔难以德绥;处隣以义,则尔难以义服。”宋 张孝祥《六州歌头》词:“干羽方怀远,静烽燧,且休兵。”《清史稿·礼志九》:“至按歷 蒙 藩,曲加恩意,尤为怀远宏略。”
- 5.
柔远怀来释义:安抚边远地区,怀柔归附者。
- 6.
隆中对释义:东汉末隐居隆中(今湖北襄阳西)的诸葛亮对刘备作治世大计的谋划。刘备三顾茅庐向诸葛亮请教兴汉室、图霸业的方略。诸葛亮分析天下形势,提出占据荆益二州,安抚边裔,整顿内政,外结孙权,协力拒曹,待机袭取宛洛,主力出击秦川,进图中原,以求一统,史称“隆中对”。刘备依照这个谋略,建立了与魏吴鼎立的蜀汉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