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公推 公推的意思
gōngtuī

公推

简体公推
繁体
拼音gōng tuī
注音ㄍㄨㄥ ㄊㄨㄟ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ōng,(1) 正直无私,为大家利益。【组词】:公正。公心。大公无私。(2) 共同的,大家承认的。【组词】:公理。公式。公海。公制。(3) 国家,社会,大众。【组词】:公共。公安(社会整体的治安)。公众。公民。公论(公众的评论)。(4) 让大家知道。【组词】:公开。公报。公然。(5)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例句】:三公(中国周代指“太师”、“太傅”、“太保”;西汉指“大司徒”、“大司马”、“大司空”)。公子。公主。(6) 敬辞,尊称男子。【组词】:海公。包公。诸公(各位)。(7) 雄性的。【组词】:公母。公畜。(8)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组词】:公公。外公(外祖父)。(9) 姓。

tuī,(1)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组词】:推车。推搡。推拿。推倒。推敲。顺水推舟。(2)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组词】:推头。推土。(3) 使事情开展。【组词】:推广。推行(xíng )。推动。推销。(4)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组词】:推及。推究。推导。推论。推测。推事。(5) 往后挪动(时间上)。【组词】:推延。推移。(6) 辞让,脱卸。【组词】:推让。推却。推委。推辞。(7)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组词】:推许。推重(zhòng )。推举。推崇。(8) 让出,献出。【组词】:推恩。推心置腹。

基本含义

公众一致推举,普遍推崇。

公推的意思

公推 [gōng tuī]

1. 大家一致推选(某人任职等)

董事会仍采用公推形式。

[be recommend by public acclaim;]

公推 引证解释

⒈ 谓共同推选荐举某人担任某种职务或从事某项事务。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菩萨 创行酋长世袭制,但仍采公推形式。”


国语词典

公推 [gōng tuī]

⒈ 共同推举。

如:「我们公推他为本届会长。」


公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伯理玺天德释义:英语President的译音。意为总统。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美洲 各国及 欧洲 之 瑞士 与 法国 皆民主之国也,其政权全在议院,而伯理璽天德(译作总统)无权焉。”亦省作“伯理”。严復《<法意>按语》:“虽伯理由于公推,议院有其聚散,而精神之贯彻始终则一而已。”
    • 2.
      公推释义:共同推举(某人担任某种职务或做某事):大家公推他当代表。
    • 3.
      创行释义:首创并施行。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中兴以后,讲求洋务,三十餘年,创行新政,不一而足。”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五章第一节:“菩萨 创行酋长世袭制,但仍采公推形式。”
    • 4.
      大丧释义:⒈指帝王、皇后、世子之丧。 《周礼·天官·宰夫》:“大丧小丧,掌小官之戒令,帅执事而治之。”郑玄 注:“大丧,王、后、世子之丧也。”⒉父母的丧事。《公羊传·宣公元年》:“古者臣有大丧,则君三年不呼其门。”《国语·晋语二》:“父母死为大丧。”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其人遂下,乃衣縗服者,曰:‘家有大丧,贫甚,不办葬礼。伏知相公推心济物,所以卜夜而来。’”林纾《祭高梧州文》:“君出逾年,我搆家难,大丧甫除,哀絃立断。”
    • 5.
      宾饮释义:谓宴客饮酒。三国 魏 曹植《送应氏》诗之二:“中馈岂独薄,宾饮不尽觴。”明 张瀚《松窗梦语·盛遇纪》:“宾饮公推乎宿德,託疾已辞;冠服例锡於高年,避荣不受。”
    • 6.
      旷年释义:多年,长年。《公羊传·闵公二年》:“庄公 死,子般 弑,閔公 弑,比三君死,旷年无君。”《新唐书·郭正一传》:“吐番 旷年梗寇,师数出,坐费粮貲。”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一章:“圣人则旷年累世而后一遇其人而得为之,大约圣、哲之号多於死后公推焉。”

公推(gongtu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公推是什么意思 公推读音 怎么读 公推,拼音是gōng tuī,公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公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