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丘脑释义:间脑最大的一部分,主要由第三脑室两侧多个神经核团构成的卵圆形灰质块组成,并且分成前群核团和内侧群核团以及外侧群核团。
- 2.
介壳释义:蛤、螺等软体动物的外壳,主要由石灰质和色素构成,质地坚硬,有保护身体的作用。
- 3.
介殻释义:软体动物或其他动物的外壳。主要由石灰质和色素构成,质地坚硬,具有保护功能。
- 4.
垂三平四释义:指装饰工程抹灰质量检验的允许偏差值。墙面垂直度允许偏差为3mm,平整度用2米靠尺检查允许偏差为4mm。
- 5.
小儿麻痹症释义:脊髓灰质炎的通称。 简称儿麻。
- 6.
有孔虫释义:单细胞动物。有石灰质壳,壳上多小孔,由此溢出许多丝状的假足。生活在海洋中,遗壳堆积海底,形成岩石。有孔虫化石可用来测定岩石的地质年龄。
- 7.
棘皮动物释义:无脊椎动物的一门,外皮一般具有石灰质的刺状突起,身体球形、星形或圆棒形,生活在海底,运动缓慢或不运动,如海星、海胆、海参、海百合等。
- 8.
海星释义:棘皮动物,种类很多,身体扁平,通常有放射形的五个角,多像五角星,表面有一层石灰质的小刺。生活在浅海石缝中,吃蛤蜊、牡蛎等。
- 9.
珊瑚释义:许多珊瑚虫的石灰质骨骼聚集而成的东西。形状有树枝状、盘状、块状等,有红、白、黑等颜色。可供玩赏,也用作装饰品。
- 10.
甲壳释义:虾、蟹等动物的外壳,由石灰质及色素等构成,质地坚硬,有保护身体的作用。
- 11.
甲殻释义: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的外壳,由壳质、石灰质及色素等形成,质地坚硬,有保护身体的作用。
- 12.
石蜐释义:也叫龟足。节肢动物。身体外形像龟的脚。有石灰质板合成的壳,足可从壳中伸出捕食。生活在海边的岩石缝里。中国浙江以南沿海有产。蜐(jié)。
- 13.
砂姜释义:土壤中的石灰质结核体,质地坚硬,不透水,大的块状,小的颗粒状。可用来代替砖石做建筑材料。也作砂礓。
- 14.
神经元释义:旧作神经原。也叫神经细胞。神经组织的基本单位。每一个神经元分细胞体和突起。细胞体是组成神经节以及脑和脊髓灰质的主要成分。突起分轴突和树突。轴突构成神经纤维,周围神经系统的神经以及脑和脊髓的白质就是神经纤维集合组成的。
- 15.
维苏威火山释义:欧洲著名活火山。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市东南。海拔1280米。公元79年的一次大爆发,把附近的庞贝等城全部湮没,以后曾多次喷发,现仍在活动中。火山灰质土壤十分肥沃,葡萄种植盛行。是意大利著名风景区。
- 16.
耳石释义:⒈脊椎动物的内耳或无脊椎动物的听泡中的一种石灰质结石,在许多真骨鱼中尤为显著,形成坚硬的体质,在大多数较高等的脊椎动物中则为石灰质小耳沙块物质。⒉脊椎动物的耳石或耳沙。
- 17.
釉陶释义:中国商、周时的带釉陶器。为石灰质釉,烧成温度达1180C左右,依氧化和还原程度呈浅黄绿或青绿色,是用铁作色剂的铁青釉,熔剂主要是氧化钙。河南、安徽、陕西等省的出土文物中均有类似残片。
- 18.
闲脑释义:亦作“间脑”。脑的一部分。在大脑两半球的中间,由许多形状不规则的灰质块和神经纤维构成。间脑包括丘脑和下丘脑。
- 19.
间脑释义:脑的一部分,在大脑两半球的中间,由许多形状不规则的灰质块和神经纤维构成。
- 20.
骨质癌释义:指骨髓灰质发生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