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文思 文思的意思
wén

文思

简体文思
繁体
拼音wén sī
注音ㄨㄣˊ ㄙ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sī sāi,(1) 想,考虑,动脑筋。【例句】:思想(a.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b.想法,念头;c.思量)。思忖。思索。思维。沉思。寻思。见异思迁。(2) 想念,挂念。【组词】:思念。思恋。相思。(3) 想法。【组词】:思绪。思致(新颖独到的构思、意趣)。构思。(4) 姓。 ◎ 〔于思〕多胡须的样子,如“自捋颔下,则思思者如故矣”。

基本含义

指文学才思,即对文学艺术的思考和创作能力。

文思的意思

文思 [wén sī]

1. 指写作的思路。

[ the thread of ideas in writing; train ofthoughts in writing; ]

2. 指帝王的功业和道德。

[ merits and moral; ]

文思 引证解释

⒈ 指才智与道德。古代专用以称颂帝王。

《书·尧典》:“曰若稽古帝 尧,曰 放勋,钦明文思安安。”
陆德明 释文:“经天纬地谓之文,道德纯备谓之思。”
北周 庾信 《羽调曲》:“周 之 文 武 洪基,光宅天下文思。”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元祐二年七月十五日教坊致语》:“恭惟皇帝陛下,文思天纵,睿哲生知。”
章炳麟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今其所谓圣明之主者,其聪明文思,果有以愈于 尧 邪?”

⒉ 犹文才。

晋 袁宏 《后汉纪·顺帝纪上》:“衡 精微有文思善於天文阴阳之数。”
《世说新语·政事》“嵇康 被诛” 刘孝标 注引 晋 山涛 《山公启事》:“绍 平简温敏,有文思。”

⒊ 文章的意境或思想。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唐 白居易 《题浔阳楼》诗:“常爱 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四篇:“《神异经》固亦神仙家言,然文思较深茂,盖文人之为。”

⒋ 作文的思路。

唐 冯贽 《云仙杂记》卷一:“萧颖士 少梦有人授纸百番,开之皆是绣花,又梦裁锦,因此文思大进。”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陆判》:“自是文思大进,过眼不忘。”
巴金 《谈<憩园>》:“当时我正在壮年,每天伏案十小时以上,并不感到文思枯竭。”


国语词典

文思 [wén sī]

⒈ 功业、道德。后常用以称颂帝王。

《书经·尧典》:「放勋钦明,文思安安。」

⒉ 作文的思路。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陶钧文思,贵在虚静。」
唐·白居易〈题浔阳楼〉诗:「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


文思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文才释义:写作诗文的才能:文才出众。
    • 2.
      思路释义:思考的线索:别打断他的思路。 他越写越兴奋,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文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夕五制释义:一夜的工夫写出五种体制。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很快。
    • 2.
      一挥九制释义:一提笔就能写出九道制书。指文思敏捷。
    • 3.
      七步奇才释义: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 4.
      万斛泉源释义:斛:十斗。本指泉源丰富。后比喻文思敏捷。
    • 5.
      上水船释义:⒈逆流而上的船。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矛盾》:“令狐 赵公 镇 维扬,处士 张祜 尝与狎讌。公 因视 祜 改令曰:‘上水船,风又急,帆下人,须好立。’”清 曹寅《送朱林修北试》诗:“缓酌 扬州 酒,高牵上水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转瞬又是元宵佳节,我便料理到 汉口 去,打听得这天是 怡和 的上水船。”⒉比喻文思迟钝。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敏捷》:“梁太祖 受禪,姚洎 为学士。尝从容,上问及 廷裕 行止,洎 对曰:‘顷岁左迁,今闻旅寄 衡水。’上曰:‘颇知其人构思甚捷。’对曰:‘向在翰林,号
    • 6.
      下水船释义:⒈顺水下驶的船。⒉比喻人的文思敏捷。
    • 7.
      下笔不休释义:原形容动笔写文章思路顺着行文漫延无边,不能紧扣主题适可而止。后多形容文思充沛而敏捷。
    • 8.
      下笔有神释义: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 9.
      下笔便就释义:形容写文思敏捷。
    • 10.
      下笔入神释义: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
    • 11.
      下笔千言释义:千言:长篇大论。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迅速。
    • 12.
      下笔如有神释义: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 13.
      下笔如神释义: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 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 14.
      下笔成文释义: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 15.
      下笔成章释义:随手写来,便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 16.
      下笔成篇释义:形容文思敏捷。 同“下笔成章”。
    • 17.
      仙心释义:⒈指道家超脱人世的思想。⒉比喻卓越的文思才情。
    • 18.
      仲宣释义:汉 末文学家 王粲 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 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 19.
      优洽释义:⒈广被,遍及。汉 焦赣《易林·家人之泰》:“仁德优洽,恩及异域。”优洽,一本作“履洽”。南朝 宋 颜延年《赭白马赋》:“武义粤其肃陈,文教迄已优洽。”⒉谓卓异而广博。南朝 梁 王筠《昭明太子哀册文》:“总贤时才,网罗英茂。学穷优洽,辞归繁富。”《北齐书·杜弼传》:“卿才思优洽,业尚通远,息栖儒门,驰骋玄肆。”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张说》:“张説 文思清新,艺能优洽。”⒊优厚。《陈书·杜稜传》:“稜 歷事三帝,竝见恩宠。末年不预征役,优游京师,赏赐优洽。”《隋书·裴蕴传》:“即日拜开府仪同三司,礼赐优洽。
    • 20.
      传笔梦释义:南朝 梁 纪少瑜 曾梦见 陆倕 把一束青镂管笔送给他,从此,文章大进。 又 南朝 梁 江淹 晚年梦 郭璞 索还五色笔,自后为诗绝无美句。俱见《南史》本传。后人因以“传笔梦”为文思精进之典。宋 范仲淹《酬滕子京同年》诗:“疎懒几忘传笔梦,寂寥仍有负薪忧。”

文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夕五制释义:一夜的工夫写出五种体制。形容文思敏捷,文章写得很快。
    • 2.
      一挥九制释义:一提笔就能写出九道制书。指文思敏捷。
    • 3.
      七步奇才释义:有七步成诗的才能。比喻人有才气,文思敏捷。
    • 4.
      万斛泉源释义:斛:十斗。本指泉源丰富。后比喻文思敏捷。
    • 5.
      上水船释义:⒈逆流而上的船。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矛盾》:“令狐 赵公 镇 维扬,处士 张祜 尝与狎讌。公 因视 祜 改令曰:‘上水船,风又急,帆下人,须好立。’”清 曹寅《送朱林修北试》诗:“缓酌 扬州 酒,高牵上水船。”《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回:“转瞬又是元宵佳节,我便料理到 汉口 去,打听得这天是 怡和 的上水船。”⒉比喻文思迟钝。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敏捷》:“梁太祖 受禪,姚洎 为学士。尝从容,上问及 廷裕 行止,洎 对曰:‘顷岁左迁,今闻旅寄 衡水。’上曰:‘颇知其人构思甚捷。’对曰:‘向在翰林,号
    • 6.
      下水船释义:⒈顺水下驶的船。⒉比喻人的文思敏捷。
    • 7.
      下笔不休释义:原形容动笔写文章思路顺着行文漫延无边,不能紧扣主题适可而止。后多形容文思充沛而敏捷。
    • 8.
      下笔有神释义: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 9.
      下笔便就释义:形容写文思敏捷。
    • 10.
      下笔入神释义: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
    • 11.
      下笔千言释义:千言:长篇大论。 形容文思敏捷,写作迅速。
    • 12.
      下笔如有神释义: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 13.
      下笔如神释义:指写起文章来,文思奔涌,如有神力。 形容文思敏捷,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很好。
    • 14.
      下笔成文释义:一下笔就很快写成文章。 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 15.
      下笔成章释义:随手写来,便成文章。形容文思敏捷。
    • 16.
      下笔成篇释义:形容文思敏捷。 同“下笔成章”。
    • 17.
      仙心释义:⒈指道家超脱人世的思想。⒉比喻卓越的文思才情。
    • 18.
      仲宣释义:汉 末文学家 王粲 的字,为“建安七子”之一。 博学多识,文思敏捷,善诗赋,尤以《登楼赋》著称。
    • 19.
      优洽释义:⒈广被,遍及。汉 焦赣《易林·家人之泰》:“仁德优洽,恩及异域。”优洽,一本作“履洽”。南朝 宋 颜延年《赭白马赋》:“武义粤其肃陈,文教迄已优洽。”⒉谓卓异而广博。南朝 梁 王筠《昭明太子哀册文》:“总贤时才,网罗英茂。学穷优洽,辞归繁富。”《北齐书·杜弼传》:“卿才思优洽,业尚通远,息栖儒门,驰骋玄肆。”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张说》:“张説 文思清新,艺能优洽。”⒊优厚。《陈书·杜稜传》:“稜 歷事三帝,竝见恩宠。末年不预征役,优游京师,赏赐优洽。”《隋书·裴蕴传》:“即日拜开府仪同三司,礼赐优洽。
    • 20.
      传笔梦释义:南朝 梁 纪少瑜 曾梦见 陆倕 把一束青镂管笔送给他,从此,文章大进。 又 南朝 梁 江淹 晚年梦 郭璞 索还五色笔,自后为诗绝无美句。俱见《南史》本传。后人因以“传笔梦”为文思精进之典。宋 范仲淹《酬滕子京同年》诗:“疎懒几忘传笔梦,寂寥仍有负薪忧。”

文思造句

1.文思敏捷,写文章往往是一挥而就。

2.文思敏捷,在大学中文系读书时,就被同学们称为七步之才。

3.今日这篇社论的见解精闢极了,作者必是梦笔生花,文思泉涌,才能有此佳作。

4.作家难免会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纺时候。

5.钱能买漂亮的眼镜,但买不来明亮的眼睛。钱能买高档的钢笔,但买不来敏捷的文思。钱能买来芬芳的玫瑰,但买不来真正的爱情。钱能买来名贵的篮球,但买不来精湛的球技。钱能买来精确的钟表,但买不来流逝的光阴。

6.灵感一来,简直是文思如泉,一口气洋洋洒洒的足足写了好几千字。

7.小明向来喜欢读课外书,所以作文思路开阔。

8.二者联合起来,即形容文思如泉涌,画笔随风动,书写起来很流畅;形容写或画的人很有文采。

9.文思如尿崩,谁于我争锋。

10.在兔年之中,订阅一路狂飙,文思如泉涌,下笔有神助。

11.文思敏捷,下笔成文。

12.他的文思敏捷,信手拈来,总是佳言妙句。

13.作家难免会有文思枯竭,江郎才尽的时候。

14.文思如泉涌,像一本无所不知的词典,引领我们走进文学殿堂。

15.这学生天资聪颖,文思敏捷,下笔成章,将来未可限量。

16.文思泉涌,涌出汩汩哀伤。妙笔生花,生出滚滚惆怅。

文思(wens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文思是什么意思 文思读音 怎么读 文思,拼音是wén sī,文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文思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