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令德 令德的意思
lìng

令德

简体令德
繁体
拼音lìng dé
注音ㄌㄧㄥˋ ㄉㄜ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ìng líng lǐng, ◎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2) 古代官名。【组词】:县令。令尹。尚书令。(3) 使,使得。【组词】:令人兴奋。(4) 时节。【组词】:时令。节令。(5) 美好,善。【组词】: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组词】: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组词】:小令。如梦令。

dé,(1) 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品行,品质。【组词】: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会要求,进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备。度德量力。德高望重。(2) 心意,信念。【组词】:一心一德。(3) 恩惠。【组词】:德施。德泽(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4) 姓。

基本含义

指能够令人感受到道德的力量和威严,使人尊敬和敬畏。

令德的意思

令德 [lìng dé]

1. 美德。

3. 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令德 引证解释

⒈ 美德。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子产 寓书於 子西,以告 宣子 曰:‘子为 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 侨 也惑之。’”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定谥》:“昔 周公,文王 之子,諡曰 文公。苟有令德,不嫌同諡。”
清 刘大櫆 《程府君墓志铭》:“奕奕 程 宗,世继其美,传序及君,令德愷悌。”

⒉ 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汉 蔡邕 《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


国语词典

令德 [lìng dé]

⒈ 美德。

《左传·襄公十九年》:「夫铭,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

⒉ 贤者。指有高尚道德的人。

《文选·古诗十九首·今日良宴会》:「令德唱高言,识曲听其真。」
汉·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


令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祭释义:旧时于每年阴历二月、八月第一个丁日祭祀孔子,称丁祭。隋 唐 日制不一。隋文帝 时一年有四祭,唐 武德 年间改用中丁日祭祀,唐 开元 年后专用春、秋二仲的上丁日举行祭祀。明 郑仲夔《耳新·令德》:“萧郡 尊思似 每丁祭,必斋宿学宫。”《儒林外史》第二回:“外祖母道:‘丁祭肉若是不吃,圣人就要计较了。’”欧阳予倩《桃花扇》第一幕第一场:“孔子庙每年的丁祭,都是由学生来主持的。”
    • 2.
      令德释义:⒈美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子产 寓书於 子西,以告 宣子 曰:‘子为 晋国,四邻诸侯不闻令德,而闻重币,侨 也惑之。’”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定谥》:“昔 周公,文王 之子,諡曰 文公。苟有令德,不嫌同諡。”清 刘大櫆《程府君墓志铭》:“奕奕 程 宗,世继其美,传序及君,令德愷悌。”⒉指有高尚道德的人。汉 蔡邕《上封事陈政要七事》:“太子官属,宜搜选令德,岂有但取丘墓凶丑之人?”
    • 3.
      传序释义:谓父死子继,世代相传。《左传·昭公七年》:“日我先君 共王 引领北望,日月以冀,传序相授,于今四王矣。”唐 元稹《赠乌重胤父承玼等》:“肆我 高祖武皇帝 传序累圣,逮予冲人。”清 刘大櫆《程府君墓志铭》:“奕奕 程 宗,世继其美,传序及君,令德愷悌。”
    • 4.
      假乐释义:《诗·大雅·假乐》:“假乐君子,显显令德。 ”孔颖达 疏:“言上天嘉美而爱乐此君子 成王 也。”陆德明 释文:“﹝假﹞音暇,嘉也。”《礼·中庸》引作“嘉乐”。后谓美好快乐为“假乐”。
    • 5.
      假易释义:宽纵;宽容。 《左传·桓公十三年》:“夫固谓君训众而好镇抚之,召诸司而劝之以令德,见莫敖而告诸天之不假易也。”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上》:“假易,犹宽纵也。”宋 叶适《胡崇礼墓志铭》:“吴 越 人皆咨嗟痛惜,以为天之於吉人善士,何其不少假易至此!”
    • 6.
      先猷释义:先世圣人的大道。语出《文选·班固〈幽通赋〉》:“謨先圣之大猷兮,亦邻德而助信。”李善 注引 曹大家 曰:“猷,道也。言人常当謨先圣人之道。”唐 韩愈《卢氏墓志铭》:“夫人本宗,世族之后,率其先猷,令德是茂。”宋 胡宿《禁内降诏》:“绍承骏烈,祗服先猷。”
    • 7.
      光昭释义:⒈彰明显扬;发扬光大。 《左传·隐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务乎?”清 蒋士铨《桂林霜·客窜》:“弟辈一面声明开府,一面奔赴京师,要使臣节光昭,交情完密。”⒉照耀。三国 魏 曹操《秋胡行》之二:“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南朝 宋 谢灵运《从游京口北固应诏》诗:“皇心美阳泽,万象咸光昭。”郭沫若《天才与教育》:“我国历史上的 春秋 战国 时代,那时候天下的纷乱恐不输于我们现在了,然而它在我们的学艺史上却成为一个光昭百世的黄金时代。”
    • 8.
      分物释义:⒈谓天子分赐之物。《左传·定公四年》:“三者皆叔也,而有令德,故昭之以分物。”⒉谓不同的事物。《淮南子·诠言训》:“同出於一,所为各异,有鸟有鱼有兽,谓之分物,方以类别,物以羣分。”
    • 9.
      助成释义:⒈谓帮助别人取得成功。《书·酒诰》:“惟助成王德显,越尹人祗辟。”孔颖达 疏:“惟以助其君,成其王道,令德显明。”《北齐书·琅玡王俨传》:“广寧、安德 二王适从西来,欲助成其事,曰:‘何不入?’”⒉犹促成。郭沫若《创造十年》四:“助成这个影响的不消说也还有当时流行着的新罗曼派和 德国 新起的所谓表现派。”
    • 10.
      勿论释义:不追究;不谈。《旧唐书·裴度传》:“上曰:‘前事勿论,直言此时如何处置?’”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一:“﹝ 唐宣宗 ﹞初听政,谓宰相曰:‘佛者虽异方之教,深助理本,所可存而勿论,不欲过毁,以伤令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九回:“姑勿论提倡出甚么道理,先问他被提倡的懂得不懂,再提倡不迟。”
    • 11.
      匠师释义:⒈主管众工匠的官员。周 代始设,相当于 汉 以后的将作大匠。《国语·鲁语上》:“庄公 欲丹 桓宫 之楹,而刻其桷。匠师 庆 言於公曰:‘臣闻圣王公之先封者,遗后之人法,使无陷於恶……今先君俭而君侈,令德替矣。’”《周书·儒林传·卢光》:“六官建,授小匠师下大夫,进授开府仪同三司、匠师中大夫,进爵为侯,增邑五百户,转工部中大夫。”宋 沉括《梦溪笔谈·技艺》:“钱氏 据两 浙 时,於 杭州 梵天寺 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 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⒉泛指工匠。周恩来《在加德满都市民
    • 12.
      同福释义:⒈共同的福禄。《左传·昭公十二年》:“宴语之不怀,宠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将何以在?”杜预 注:“言欲与宾同福禄也。”⒉共同求神赐福。《国语·齐语》:“伍之人祭祀同福,死丧同恤,祸灾共之。”
    • 13.
      嘉乐释义:⒈古代用于宴飨祭祀的钟磬之乐。《左传·定公十年》:“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杜预 注:“嘉乐,鐘、磬也。”《晋书·乐志上》:“光天之命,上帝是皇,嘉乐殷荐,灵祚景祥。”唐 魏徵《享太庙乐章·肃和》:“嘉乐斯登,鸣球以咏。”⒉嘉美喜乐。《礼记·中庸》:“《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汉 焦赣《易林·剥之晋》:“鳧舞鼓翼,嘉乐 尧 德。”
    • 14.
      宠光释义:⒈谓恩宠光耀。《左传·昭公十二年》:“夏,宋 华定 来聘,通嗣君也。享之,为赋《蓼萧》,弗知,又不答赋。昭子 曰:‘必亡。宴语之不怀,宠光之不宣,令德之不知,同福之不受,将何以在?’”宋 叶适《祭陈同甫文》:“心事难平,宠光易满,万世之长,一朝之短。”⒉谓光临,光顾。清 李渔《慎鸾交·品花》:“他説相公屡次宠光我家,十分钦敬。”
    • 15.
      楛矢之贡释义:《国语·鲁语下》:“肃慎氏 贡楛矢石砮,其长尺有咫。 先王欲昭其令德之致远也,以示后人,使永监焉,故铭其栝曰:‘肃慎氏 之贡矢’。”后因以“楛矢之贡”泛指东北藩属的贡物。
    • 16.
      清时释义:清平之时;太平盛世。 《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勤宣令德,策名清时。”张铣 注:“清时,谓清平之时。”三国 魏 曹操《清时令》:“今清时,但当尽忠于国,效力王事。”唐 岑参《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赠》诗:“微才弃散地,拙宦慙清时。”清 曹寅《一日休沐歌》:“清时低赁 伯通 廡,残年高枕 瞿曇 书。”
    • 17.
      称伐释义:犹计功,表功。 《左传·襄公十九年》:“夫铭,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大夫称伐。”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铭箴》:“魏颗 纪勋於 景 鐘,孔悝 表勤於 卫 鼎,称伐之类也。”《北史·王肃传》:“﹝ 肃 ﹞性微轻恌,颇以功名自许,护疵称伐,少所推下,孝文 每以此为言。”
    • 18.
      秾华释义:⒈指女子青春美貌。语本《诗·召南·何彼穠矣》:“何彼穠矣,唐棣之华。”郑玄 笺:“何乎彼戎戎者,乃栘之华。兴者,喻王姬颜色之美盛。”唐 元稹《七女封公主》:“虽穠华可尚,出閤未期,而汤沐先施,分封有据。”宋 王禹偁《右卫上将军赠侍中宋公神道碑奉敕撰》:“惟夫人素禀肃雍,早从釐降,虽穠华已谢,而蕙问长存。”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一》:“公主……幼而聪惠,长而韶敏。穠华秀整,令德芬馨。”明 无名氏《四贤记·孝养》:“明月随孤影,穠华负此生。”清 纳兰性德《鹧鸪天》词:“惊节序,叹沉浮,穠华如梦水东流。”⒉代指
    • 19.
      计功释义:⒈计算功绩。《左传·襄公十九年》:“夫铭,天子令德,诸侯言时计功。”杜预 注:“举得时,动有功,则可铭也。”宋 沉括《梦溪笔谈·权智》:“然 青 之用兵,主胜而已,不求奇功,故未尝大败,计功最多,卒为名将。”⒉计算用工数、工程量。《魏书·崔辩传》:“九月农罢,量役计功,十月昏正,立匠表度。”唐 吕周任《泗州大水记》:“至於修府署,建城池,詔有司计功而偿緡。”宋 赞宁《宋高僧传·感通二·无相》:“以其鐘大隔江,计功两日方到。”⒊计较功利。宋 胡宏《胡子知言·纷华》:“学贵大成,不贵小用。大成者,参於天地之
    • 20.
      鲁衞释义:⒈语本《论语·子路》:“鲁 衞 之政,兄弟也。”后以“鲁衞”代称兄弟。唐玄宗《过大哥宅探得歌字韵》:“鲁 衞 情先重,亲贤爱转多。”⒉比喻情况类似、实质相同。明 李贽《战国论》:“乃 曾子固 自负不少者也,咸谓文章本於‘六经’矣,乃讥 向(刘向)自信之不篤,邪説之当正,则亦不知‘六经’为何物,而但窃褒贬以绳世,则其视 鲍(鲍彪)与 吴(吴师道)亦 鲁 衞 之人矣。”⒊泛指礼义之邦。宋 苏轼《答丁连州启》:“自疑本 儋 崖 之人,难復见 鲁 衞 之士,而况清时雅望、令德高标,固已闻名而自惭。”清 钱谦益《

令德(lingd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令德是什么意思 令德读音 怎么读 令德,拼音是lìng dé,令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令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