懦弱 [nuò ruò]
1. 软弱无能;柔弱。
例性格懦弱。
英[cowardly; weak;]
懦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愞弱”。柔弱;软弱。
引《左传·昭公二十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则多死焉。”
《后汉书·刘玄传》:“更始 即帝位,南面立,朝羣臣。素懦弱,羞愧流汗,举手不能言。”
《晋书·李特载记》:“滕 密上表,以为流人刚剽而 蜀 人愞弱,客主不能相制,必为乱阶,宜使移还其本。”
《三国演义》第七回:“今 董卓 专权,天子懦弱,海内大乱,各霸一方。”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她非常懦弱,任何事都拿不定主意。”
国语词典
懦弱 [nuò ruò]
⒈ 软弱怕事。
引《三国演义·第七回》:「今董卓专权,天子懦弱,海内大乱,各霸一方。」
近怯懦 柔弱
反果敢 坚强
懦弱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刚强释义:(性格、意志)坚强,不怕困难或不屈服于恶势力:刚强不屈。
- 2.
坚强释义:⒈强固有力,不可动摇或摧毁:意志坚强。 坚强不屈。⒉使坚强:丰富自己的知识,坚强自己的信心。
- 3.
果敢释义:勇敢并有决断:果敢地发起了冲锋。 他的指挥还不够果敢。
懦弱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㞞人释义:胆小懦弱的人;没用的人。
- 2.
㞞样释义:形容人胆小懦弱、没用的样子。
- 3.
三打不回头,四打连身转释义:形容懦弱,迟钝。《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奴家平生快性,看不上这样三打不回头,四打连身转的人。”
- 4.
久守必失释义:古代指这座城的统治者永远都是懦弱的防守,不采取进攻,终究会被敌人夺去城池。现在是指要积极向上,不要以古板、教条的形式来生活。
- 5.
仁弱释义:仁爱懦弱。
- 6.
仁懦释义:慈善懦弱。
- 7.
侠烈释义:刚直严正,见义勇为。南朝 宋 袁淑 《效子建白马篇》诗:“侠烈良有闻,古来共知然。”《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如今听了那个老头儿的一番话,早又动了他一个侠烈心肠。” 刘师培 《文说》:“又如 刘玄 以侠烈著闻,而 范 史力言其懦弱。”
- 8.
僝弱释义:懦弱,衰弱。
- 9.
儜弱释义:懦弱;劣弱。
- 10.
党信释义:亲近信任。 《三国志·蜀志·许靖传》“文休 倜儻瑰瑋,有当世之具,足下当以为指南”裴松之 注引 晋 陈寿《益州耆旧传》:“是时王涂隔絶,州之牧伯犹七国之诸侯也,而 璋 懦弱多疑,不能党信大臣。”
- 11.
凡弱释义:平庸懦弱。
- 12.
刘阿斗释义:三国 蜀 后主 刘禅 小名 阿斗。虽有 诸葛亮 等人全力扶助,也不能振兴 蜀汉。参阅《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后因称懦弱无能、不思振作的人为“刘阿斗”。《新华文摘》1982年第2期:“想依靠这批捧不起的‘刘阿斗’,对不起,此路不通。”
- 13.
劣弱释义:衰弱;懦弱。 《后汉书·顺帝纪》:“年老劣弱不任军事者,上名。”《易·大畜》“刚健篤实”唐 孔颖达 疏:“若无刚健,则劣弱也,必既厌而退。”《资治通鉴·宋明帝泰始六年》:“后兄 景文 闻之曰:‘后在家劣弱,今段遂能刚正如此!’”
- 14.
善弱释义:善良懦弱。
- 15.
嗫嚅翁释义:⒈《新唐书·窦巩传》:“巩字友封,雅裕,有名于时。平居与人言若不出口,世号‘囁嚅翁’。”后因以称懦弱畏事或不善辞令之人。⒉指白居易。
- 16.
囊囊膪释义:本义是猪胸腹部肥而松的肉,后用以形容人性格懦弱。
- 17.
天法释义:⒈上天的法度。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奬顺天法。”《大戴礼记·盛德》:“所以御民之嗜慾好恶,以慎天法,以成德法也。”⒉太平天囯 称所定的法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行军总要》:“倘有懦弱延玩不赶紧筑营者,按照天法究治。”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安民告示》:“天法究治,凛遵毋违。”
- 18.
娘气释义:娘气形容男人犹豫不决、心胸狭窄或懦弱或者是像女人,太多虑的性格,一般用来调侃他人。
- 19.
孤孱释义:孤陋懦弱;孤单虚弱。亦指孤陋懦弱或孤单虚弱的人。
- 20.
孤懦释义:孤独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