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判罪 判罪的意思
pànzuì

判罪

简体判罪
繁体
拼音pàn zuì
注音ㄆㄢˋ ㄗ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àn,(1) 区别,分辨,断定。【组词】:判明。判辨。判据。判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判断。(2) 分开,截然不同。【组词】:判然。判若两人。判若鸿沟。(3) 评定。【组词】:裁判。谈判。判卷子。(4)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组词】:判词。判决。判案。(5) 古代官名。【组词】:通判。判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zuì,(1) 犯法的行为。【组词】:犯罪。罪人。认罪。有罪。罪恶。罪名。罪魁。罪行。罪证。罪责。罪孽(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罪不容诛。(2) 过失,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组词】:功罪。罪愆。罪尤(“尤”,过失,罪过)。归罪于人。(3) 刑罚。【组词】:判罪。畏罪。待罪。请罪。(4) 苦难,痛苦。【组词】:受罪。

基本含义

判定罪行并做出相应的处罚。

判罪的意思

判罪 [pàn zuì]

1. 法院根据法律给犯罪的人定罪。

[convict;]

判罪 引证解释

⒈ 法院依据法律给犯罪的人定罪。

赵树理 《登记》四:“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了《婚姻法》以后,谁再有这种行为,是要送到法院判罪的。”


国语词典

判罪 [pàn zuì]

⒈ 法院依据法律对于刑事诉讼被告者定罪。


判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冤报释义:⒈谓判罪不当使人冤屈。 ⒉冤冤相报。
    • 2.
      决罪释义:亦作“决罪”。判罪。
    • 3.
      原情定过释义:根据犯罪人的动机和情节来判罪。
    • 4.
      奏当释义:审案完毕向皇帝奏闻处罪意见。 当,判罪。
    • 5.
      弊狱释义:判罪。
    • 6.
      悬处释义:对不到案的罪犯判罪。犹今言缺席审判。
    • 7.
      意指为狱释义:意指:意之所在;狱:监狱。 不依据法律,只以上司的意图量刑判罪。
    • 8.
      报当释义:判罪。
    • 9.
      拟断释义:量刑判罪。
    • 10.
      推科释义:审问判罪。《隋书·王谊传》:“若纵而不正,恐伤风俗,请付法推科。”《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御史大夫 萧瑀 劾奏 李靖 破 頡利 牙帐,御军无法,突厥 珍物,虏掠俱尽,请付法司推科。”《通典·刑七》:“往时纵犯,今日方告,准赦据敕,不推科。”
    • 11.
      搒决释义:拷打判罪。
    • 12.
      断罪释义:判罪。
    • 13.
      断辟释义:判罪定刑。
    • 14.
      本条释义:⒈本项。⒉谓判罪所依据的法律条款。
    • 15.
      滥刑释义:过量的刑罚;任意判罪或施刑。
    • 16.
      科半释义:谓依刑律减半判罪。
    • 17.
      纠坐释义:督责判罪。
    • 18.
      蔽罪释义:判罪。《左传·昭公十四年》:“晋 邢侯 与 雍子 争 鄐 田……罪在 雍子,雍子 纳其女於 叔鱼,叔鱼 蔽罪 邢侯。”汉 蔡邕《司空文烈侯杨公碑》:“命公作廷尉,惟刑之恤,旁施四方,惟明折狱,蔽罪於宪之中。”清 恽敬《与秦筠谷书》:“刘于宋 之案,官吏役皆欲蔽罪此人,其罪惟 敬 一人知之,而不能白之,真可耻。”
    • 19.
      讯劾释义:审理判罪。
    • 20.
      诉理所释义:官署名。 宋 元祐 元年置。掌重新审理 熙宁 元年正月以后至 元丰 八年三月八日大赦以前,命官与诸色人等判罪案件。如有冤屈,予以申雪。《宋史·哲宗纪一》:“﹝ 元祐 元年﹞三月辛未……置诉理所,许 熙寧 以来得罪者自言。”亦省称“诉理”。宋 岳珂《桯史·永泰挽章》:“其二言 元祐 置诉理,所以雪先朝得罪之人。”
判罪是什么意思 判罪读音 怎么读 判罪,拼音是pàn zuì,判罪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判罪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