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兵 [dòng bīng]
1. 派出军队与敌方作战;出兵。
英[send out troops to fight;]
动兵 引证解释
⒈ 谓兴兵打仗。
引《汉书·魏相传》:“今边郡困乏……常恐不能自存,难以动兵。”
国语词典
动兵 [dòng bīng]
⒈ 出动军队作战。
引《汉书·卷七四·魏相传》:「今边郡困乏,父子共犬羊之裘,食草莱之实,常恐不能自存,难于动兵。」
动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兵戈释义:兵器,借指战争:不动兵戈。兵戈四起。
- 2.
军城释义:唐 代设兵戍守的城镇。 唐 白居易《浔阳宴别》诗:“鞍马军城外,笙歌祖帐间。”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二:“李琢 后镇是邦,用法太酷,军城远出,而属南蛮,六七年间,劳动兵役。”
- 3.
坑道释义:⒈利用自然地层作防护层的地下工事。用于指挥,战斗,屯兵,存放兵器、弹药、物资等。也指在地下挖掘的通道。用以荫蔽接近敌人、机动兵力和实施坑道爆破、反坑道爆破。⒉采矿工程中,井筒、平峒(与地面平行的矿内通道)和巷道的统称。
- 4.
弄兵释义:⒈谓轻率动兵。 《汉书·王莽传下》:“惟 翼平 连率 田况 素果敢,发民年十八以上四万餘人,授以库兵…… 莽 让 况:‘未赐虎符而擅发兵,此弄兵也,厥辠乏兴。’”⒉喻指兴兵作乱。唐 杜牧《咏歌圣德远怀天宝因题关亭长句四韵》:“君王若悟治安諭,安 史 何人敢弄兵。”《新唐书·刘潼传》:“宰相 崔鉉 曰:‘此陛下赤子,迫於飢寒,弄兵山谷间,不足讨,请遣使喻释之。’”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叶洪斥侂胄》:“侂胄 弄权不已,必至弄兵。”《清史稿·阿哈出王杲传论》:“王杲 乘之起,父子弄兵十餘年乃灭。”参见“弄兵潢
- 5.
潢池弄兵释义:潢池:积水塘;弄兵:玩弄兵器。旧时对人民起义的蔑称。也指发动兵变。
- 6.
潢池盗弄释义:旧时对人民起义的蔑称。 也指发动兵变。同“潢池弄兵”。
- 7.
焚草释义:⒈焚烧茅草。⒉烧掉奏稿,以示谨密。⒊据《隋书·宇文化及传》载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时,司马德戡曾集兵城内举火与城外相应,隋炀帝闻声问是何事,裴虔通伪称:“草坊被焚,外人救火,故喧嚣耳。”炀帝信以为真,未加提防,遂被杀。史称此次兵变为“焚草之变”。
- 8.
百团大战释义: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大规模的战役。 战役从1940年8月20日开始至12月5日结束,进行大小战斗1 824次,攻克敌人据点2 993个,歼灭日、伪军43,0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5 800多支和其他武器、弹药、军用物资,破坏铁路470千米、公路1 500多千米。此役由彭德怀指挥,出动兵力100多个团,故名。
- 9.
调兵遣将释义:调动兵马,派遣将领。也比喻组织安排人力。
- 10.
赵尔丰释义:(1845-1911)清末官员。汉军正蓝旗人。曾任驻藏大臣兼川滇边务大臣。1911年署四川总督,镇压保路运动,残杀请愿民众,激起人民的武装反抗。武昌起义后,成都宣布独立,他煽动兵变,后被杀死。
- 11.
轰击手释义:被称为“Type34”的陆上炮击战用人型机动兵器。
- 12.
黄袍加身释义:五代后周时,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部下给他披上黄袍,推拥为皇帝。 后来用“黄袍加身”指政变成功,夺得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