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荆国 荆国的意思
jīngguó

荆国

简体荆国
繁体荊國
拼音jīng guó
注音ㄐㄧㄥ ㄍㄨ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īng,(1) 落叶灌木,叶有长柄,掌状分裂,开蓝紫色小花,枝条可编筐篮等(亦称“楚”)。【组词】:紫荆。荆条。荆棘。披荆斩棘。(2) 古代用荆条做的刑仗。【组词】:负荆请罪。(3) 中国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时楚国别称。【组词】:荆州。荆璞(喻美质、未经任用的卓越人才)。(4) 旧时对人谦称自己的妻子。【组词】:拙荆。山荆。荆妻。(5) 姓。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关键时刻,能够勇往直前,毫不退缩,展现出坚定的决心和勇气。

荆国的意思

荆国 [jīng guó]

1. 即楚国。

荆国有余。——《墨子·公输》
荆国之为政。——《吕氏春秋·察今》

[Chu State;]

荆国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 楚国 的旧称。

《墨子·兼爱下》:“昔 荆灵王 好小要,当 灵王 之身, 荆国 之士饭不踰乎一。”
唐 陈子昂 《观荆玉篇》:“勿信玉工言,徒悲 荆国 人。”

⒉ 汉 初侯国名。 《汉书·地理志上》:“会稽郡,秦 置。参见“荆吴”。

高帝 六年为 荆国,十二年更名 吴。”


荆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屏伏释义:⒈隐退,避匿。宋 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忠朴屏伏,憸狡得志。”明 高启《送倪雅序》:“余旅食江上,别君者累年,屏伏摧沮,曩时之意尽矣。”⒉伏地。清 侯方域《赠季弟序》:“见公卿皆屏伏惕息,不敢仰首视。”
    • 2.
      憸狡释义:⒈奸诈。《新唐书·王璵传》:“时有一巫美而蛊,以恶少年数十自随,尤憸狡不法。”明 方孝孺《祭赵希贤文》:“彼憸狡之蚩蚩,急营利而自残,始攘夺於毫毛,卒颠隮於穽渊。”⒉指奸诈的人。宋 陆九渊《荆国王文公祠堂记》:“忠朴屏伏,憸狡得志。”
    • 3.
      荆凡释义:西周 时代的 荆国(楚国)和 凡国。
    • 4.
      荆国释义:⒈即楚国。 ⒉荆国有余。--《墨子.公输》⒊荆国之为政。--《吕氏春秋.察今》
    • 5.
      荆吴释义:⒈春秋 时的 楚国 与 吴国,后泛指 长江 中下游地区。汉 司马相如《上林赋》:“荆 吴 郑 卫 之声,《韶》《濩》《武》《象》之乐。”晋 陆机《辩亡论上》:“﹝ 孙权 ﹞谋无遗諝,举不失策,故遂割据山川,跨制 荆 吴,而与天下争衡矣。”唐 李群玉《洞庭驿楼雪夜宴集》诗:“目穷 衡 巫 表,兴尽 荆 吴 秋。”⒉汉 初封建的九个同姓诸侯国之一。《汉书·诸侯王表》:“东带 江 湖,薄 会稽,为 荆吴。”颜师古 注:“文颖 曰:‘即今 吴 也。高帝 六年为 荆国,十年更名 吴。’荆吴,同是一国也。”

荆国(jingg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荆国是什么意思 荆国读音 怎么读 荆国,拼音是jīng guó,荆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荆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