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教戒 教戒的意思
jiàojiè

教戒

简体教戒
繁体
拼音jiào jiè
注音ㄐㄧㄠˋ ㄐㄧㄝ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ào jiāo,(1) 指导,训诲。【组词】:教习。教头。教正。教师。教导。管教。请教。教学相长。因材施教。(2) 使,令。【例句】:风能教船走。(3) 指“宗教”。【组词】:教士。教主。教皇。教堂。(4) 姓。(1) 传授。【组词】:教课。你教给我做。

jiè,(1) 防备。【组词】:戒心。戒备。戒严。戒骄戒躁。(2) 革除不良嗜好。【组词】:戒除。戒烟。(3) 佛教律条,泛指禁止做的事。【组词】:戒刀。戒尺。斋戒。(4) 准备。【组词】:戒途。戒装。(5) 古同“界”,界限。

基本含义

教育和警戒。

教戒的意思

教戒 [jiào jiè]

1. 教导和训戒。

教戒 引证解释

⒈ 教导和训戒。

《吴子·治兵》:“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
唐 薛用弱 《集异记补编·赵操》:“屡加教戒,终莫改悔。”
清 吴炽昌 《客窗闲话续集·黄大王》:“儿随姑父母舟中,更以弄水为乐,其姑夫屡次教戒,顽梗如故。”


教戒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九戒释义:⒈指九种危害国家而必须防止的现象。⒉指九条应遵守的教戒。
    • 2.
      五不取释义:亦作“五不娶”。 古代礼教以为五种家族的女子不能聘娶。《大戴礼记·本命》:“女有五不取:逆家子不取,乱家子不取,世有刑人不取,世有恶疾不取,丧妇长子不取。”王聘珍 解诂:“取读曰娶。逆,谓悖逆。乱,淫乱也。刑人,谓以罪受墨、劓、宫、刖、髠刑者。恶疾,谓瘖、聋、盲、癘、秃、跛、傴,不逮人伦之属也。丧妇长子,谓父丧其妇,其女子年长愆期者也。”子,古亦指女子。《公羊传·庄公二十七年》“曰来归”汉 何休 注:“妇人有七弃、五不娶……丧妇长女不娶,无教戒也;世有恶疾不娶,弃於天也;世有刑人不娶,弃於人也;乱家女不娶
    • 3.
      僧残释义:梵语的意译。音译僧伽婆尸沙。佛教戒律中罪科名,其名目有十三,故又称为十三僧残。参阅《四分律行事钞资持记·释十三僧残》。
    • 4.
      僧律释义:佛教戒律。唐 白居易《二月一日作赠韦七庶子》诗:“今春入道场,清浄依僧律。”唐 严维《赠别至弘上人》诗:“年老从僧律,生知解佛书。”宋 范成大《读白傅洛中老病后诗戏书》诗:“我老乃多戒,颇似僧律缚。”
    • 5.
      刮舌释义:佛教戒律谓比丘用杨枝洁口并刮除舌垢。
    • 6.
      十诫释义:⒈佛教沙弥的十种戒律: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香鬘、不歌舞观听、不眠坐高广严丽床座、不食非时食、不蓄金银宝。 ⒉希腊语DékaLógoi意译。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基本诫命。传为上帝在西奈山上授予摩西,共十条:除耶和华外不可信别的神;不可造偶像,拜偶像;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当守安息日为圣日;当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淫;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贪恋他人的财物。各教派在条文的具体写法上稍异。参阅《圣经·出埃及记》。⒊摩尼教戒律之一。即:不拜偶像;不谎语;不贪;不杀;不淫;不盗;不诈伪或
    • 7.
      奉斋释义:因奉行宗教戒律而持斋吃素。
    • 8.
      将事释义:⒈从事于某项任务或工作。《左传·成公十三年》:“晋侯 使 郤錡 来乞师,将事不敬。”清 陈确《<大学辨>序》:“将事之暇,偶及遗编。”⒉将帅治军、用兵之事,如教育训练士兵,以及战法、阵法的运用等。《吴子·治兵》:“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每变皆习,乃授其兵,是谓将事。”
    • 9.
      教诫释义:同“教戒”。汉 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亡者多有见神》:“孙儿妇女以次教诫。”《明史·蔺芳传》:“芳 所治事,暮必告母。有不当,輒加教诫。”鲁迅《三闲集·在钟楼上》:“只对于第二点加以猛烈的教诫,大致是说他‘死板’和‘活泼’既然都不赞成,即等于主张女性应该不死不活,那是万分不对的。”
    • 10.
      破戒释义:⒈原来受宗教戒律约束的人不再受约束。⒉戒除烟、酒等嗜好后又重新抽烟、喝酒。
    • 11.
      禁杀释义:由于奉行宗教戒律或其他原因,于特定的日期,禁止宰杀动物。
    • 12.
      科法释义:⒈法令;宗教戒律。⒉指科举取士之法。
    • 13.
      讬钵释义:⒈手托钵盂。佛教戒律规定僧人到斋堂用膳或向施主家乞求布施,都手托钵盂。⒉指乞食。
    • 14.
      讲律释义:讲宣佛教戒律。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明律·智称》:“遇 颖公 於 兴皇 讲律,称 諮决隐远,发言中诣。”唐 道宣《续高僧传·义解三·法朗》:“就 大明寺 宝誌禪师 受诸禪法,兼听此寺 彖律师 讲律本文。”唐 柳宗元《南岳大明寺律和尚碑》:“乾元 元年,又命 衡山 立‘毗尼藏’,詔选讲律僧七人,师应其数。”
    • 15.
      贵强释义:⒈亦作“贵强”。⒉位尊势大者。唐权德舆《唐故朝散大夫守司农少卿李公墓志铭》序:“使罢,除昭陵臺令。贵强沓贪,奸冒法禁,公职在充奉,露章以闻。”元虞集《上都留守贺公墓志铭》:“是以吏民不识贵彊之凌暴,承其教戒,仰之若神明焉。”
    • 16.
      贵彊释义:⒈谓地位尊贵,性格刚强。 《史记·张丞相列传》:“尧 曰:‘陛下独宜为 赵王 置贵彊相,及 吕后、太子、羣臣素所敬惮乃可。’”《新唐书·酷吏传序》:“至叛胔臭达道路,冤血流离刀锯,忠鯁贵彊之臣,朝不保昏。”清 吴伟业《洛阳行》:“贵彊无取诸侯相,调护何关老大臣。”⒉位尊势大者。唐 权德舆《唐故朝散大夫守司农少卿李公墓志铭》序:“使罢,除 昭陵 臺令。贵强沓贪,奸冒法禁,公职在充奉,露章以闻。”元 虞集《上都留守贺公墓志铭》:“是以吏民不识贵彊之凌暴,承其教戒,仰之若神明焉。”
    • 17.
      过午不食释义:佛教戒律。每日一餐,过了中午就不再吃食。清 俞正燮《癸巳存稿·午食》:“古以不能夕食为病,宋 人言长年诀:夜卧不覆首,晚饭少数口。避瘴者诀:稍饮卯前酒,莫喫申后饭,似非常行之道。学佛者则过午不食,谓是佛所制……佛以日午食者,乞他食故。”亦作“过中不食”。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一分第五章:“日中一食,日中者,日午也。即后世之所谓过中不食。”
    • 18.
      迦持释义:谓佛教戒律。
    • 19.
      遮戒释义:在没有信仰佛教,没有归依佛门受戒前,犯了不犯戒,而归依佛门受戒后,犯了才犯戒,这就是遮戒。 比喻不饮酒戒,在没有受戒前,喝酒不违反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只是犯了佛教戒律。
    • 20.
      陈咸之憾释义:《汉书·陈咸传》:“万年 尝病,召 咸 教戒於牀下,语至夜半,咸 睡,头触屏风。万年 大怒,欲杖之,曰:‘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听吾言,何也?’咸 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 咸 讇也。’”后因以“陈咸之憾”为谄谀奉承之典。明 沉德符《野获编·评论·汪南溟文》:“江陵 封公名 文明 者七十诞辰,弇州、太函,俱有幛词,諛语太过,不无 陈咸 之憾。”

教戒(jiaojie)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教戒是什么意思 教戒读音 怎么读 教戒,拼音是jiào jiè,教戒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教戒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