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四时之气 四时之气的意思
shízhī

四时之气

简体四时之气
繁体四時之氣
拼音sì shí zhī qì
注音ㄙˋ ㄕˊ ㄓ ㄑ一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sì,(1) 数名,三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肆”代)。【组词】:四方。四边。四序(即“四季”)。四体(a.指人的四肢;b.指楷、草、隶、篆四种字体)。四库(古籍经、史、子、集四部的代称。亦称“四部”)。四君子(中国画中对梅、兰、竹、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2)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6”。

shí,(1) 一切事物不断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组词】:时间。时不我与。(2) 较长的时间。【组词】:时代。古时。(3) 泛指一段时间。【组词】:时光。时令。时分。(4) 现在的,当前的。【组词】:当时。时下。时务。时宜。(5) 常常。【组词】:时常。学而时习之。(6) 一年中的一季。【组词】:时序。四时如春。(7) 旧时的记时单位,一昼夜十二分之一为一“时辰”,深夜十一点至次日凌晨一点为“子时”,中午十一点至一点为“午时”。(8) 现在的记时单位,一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组词】:时钟。时差(chā)。(9) 某一时刻。【组词】:按时上班。(10) 不定时,有时候。【组词】:时而。时阴时晴。(11) 机会。【组词】:时机。待时而动。(12) 姓。

zhī,(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组词】: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组词】: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组词】: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 代词,这,那。【例句】:“之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组词】:久而久之。(7) 往,到。【例句】:“吾欲之南海”。

qì,(1) 没有一定的形状、体积,能自由散布的物体。【组词】:气体。(2) 呼吸。【组词】:没气了。气厥。气促。气息。一气呵成。(3) 自然界寒、暧、阴、晴等现象。【组词】:气候。气温。气象。(4) 鼻子闻到的味。【组词】:气味。臭气。(5) 人的精神状态。【组词】:气概。气节。气魄。气派。气馁。(6) 怒,或使人发怒。【例句】:不要气我了。气恼。气盛(shèng )。忍气吞声。(7) 欺压。【组词】:受气。(8) 中医指能使人体器官发挥机能的动力。【组词】:气功。气血。气虚。(9) 中医指某种症象。【组词】:痰气。湿气。(10) 景象。【组词】:和气。气氛。气韵(文章或书法绘画的意境或韵味)。

基本含义

指人的气质或性情随着四季变化而改变。

四时之气的意思

四时之气 [sì shí zhī qì]

1. 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四时之气 引证解释

⒈ 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谢太傅 絶重 褚 公,常称:‘ 褚季野 虽不言,而四时之气亦备。’”
唐 李白 《任城县厅壁记》:“季野 备四时之气, 士元 非百里之才。”


四时之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四时之气释义:本指一年四季的气象,后以“备四时之气”喻指人的气度弘远。
    • 2.
      四时气备释义:四时:春、夏、秋、冬。四时之气具备。比喻人的气度弘远。
    • 3.
      玉烛调和释义:指天地四时之气和合调顺。
    • 4.
      玉烛释义:⒈谓四时之气和畅。 形容太平盛世。⒉烛的美称。⒊比喻目光。⒋乐律名。
    • 5.
      调玉烛释义:谓四季气候调和;四时之气和畅。形容太平盛世。唐 杜甫《喜闻盗贼总退口号》之五:“今春喜气满乾坤,南北东西拱至尊。大历 三年调玉烛,玄元皇帝 圣云孙。”仇兆鳌 注:“玉烛云孙,喜太平有象。”参见“玉烛”。
四时之气是什么意思 四时之气读音 怎么读 四时之气,拼音是sì shí zhī qì,四时之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四时之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