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悔祸 悔祸的意思
huǐhuò

悔祸

简体悔祸
繁体悔禍
拼音huǐ huò
注音ㄏㄨㄟˇ ㄏㄨ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huǐ, ◎ 懊恼过去做得不对。【组词】:后悔。懊悔。悔改。悔恨。悔悟。追悔莫及。

huò,(1) 灾殃,苦难。【组词】:祸殃。祸害。祸患。祸根。祸端。祸首。祸事。战祸。惹祸。祸从口出。祸起萧墙(“萧墙”是照壁,意思是祸事发生在家里,喻内部发生祸乱)。(2) 危害,使受灾殃。【组词】:祸国殃民。

基本含义

悔祸是一个形容词,意思是后悔已经发生的祸害。它表示一个人在事情发生之后才感到后悔,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过失。

悔祸的意思

悔祸 [huǐ huò]

1. 谓撤去所加的灾祸。

3. 后悔造成祸害。

悔祸 引证解释

⒈ 谓撤去所加的灾祸。

《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以礼悔祸于 许,无寧兹 许公 復奉其社稷。”
杨伯峻 注:“谓天或者依礼撤回加于 许 之祸。”
南朝 陈 徐陵 《为梁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岂图天未悔祸,丧乱荐臻。”
唐 柳宗元 《逐毕方文》:“祝融 悔祸, 回禄 屏气。”
宋 苏轼 《徐州祈雨青词》:“天未悔祸,岁仍大荒。”

⒉ 后悔造成祸害。

《旧唐书·越王係传》:“虽好生息战,每冀其归降;而餘孽昧恩,靡闻于悔祸。”
明 张居正 《答蓟辽总督梁鸣泉计处市马书》:“若二酋能悔祸服罪,自致塞下,亦可侍以不死,不必深治矣。”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一章一:“那些罪孽深重的人们,丝毫也不知道悔祸呢。”


国语词典

悔祸 [huǐ huò]

⒈ 因追悔而除去所加的灾祸,多指天而言。

《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文选·刘琨·劝进表》:「不图天不悔祸,大灾荐臻。」

⒉ 追悔所造成的祸害。

《旧唐书·卷一一六·肃宗代宗诸子传·越王系传》:「虽好生息战,每冀其归降;而余孽昧恩,靡闻于悔祸。」


悔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以礼悔祸释义:悔祸:追悔所造成的祸害。 以礼待人,追悔过去给他人造成的祸害。
    • 2.
      徼福释义:祈福,求福。《左传·成公十三年》:“君亦悔祸之延,而欲徼福於先君 献 穆。”唐 白居易《戒药》诗:“朝吞太阳精,夕吸秋石髓;徼福反成灾,药误者多矣。”明 宋濂《重塐释迦文佛卧像碑铭》:“州民攀慕徼福者,殆无虚日。”赵光荣《里湖纪游》诗之八:“我无徼福心,来就白云睡。”
    • 3.
      悔祸释义:为造成灾祸而后悔。《左传·隐公十一年》:“天其以礼,悔祸于许。” 例:悔祸之心。
    • 4.
      没地释义:⒈人死埋葬于地下。借指寿终,死。语本《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 许,无寧兹 许公 復奉其社稷”。南朝 梁 江淹《恨赋》:“至乃 敬通 见抵,罢归田里……齎志没地,长怀无已。”《新唐书·房玄龄传》:“上含怒意决,羣臣莫敢諫,吾而不言,抱愧没地矣!”⒉谓导致覆灭的危险地形。《六韬·战骑》:“所从入者隘,所从出者远,彼弱可以击我强,彼寡可以击我众,此骑之没地也。”⒊沦陷的国土。《宋书·萧思话传》:“汉中 平,悉收没地,置戍 葭萌水。”亦指失去国土。唐 黄滔《景阳井赋》:“御天失措,
    • 5.
      羸耗释义:困惫消耗。 《汉书·冯奉世传》:“天下被饥饉,士马羸耗,守战之备久废不简。”《新唐书·陈子昂传》:“赖天悔祸,去年薄稔。羸耗之餘,几不沉命。”
    • 6.
      诱衷释义:《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今天诱其衷。”杨伯峻 注:“﹝《吴语》云﹞‘天舍其衷’,即‘天诱其衷’。皆天心在我之意。”后以“诱衷”指天意保佑。唐 陆贽《告谢昊天上帝册文》:“上帝顾怀,诱衷悔祸。”

悔祸(huih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悔祸是什么意思 悔祸读音 怎么读 悔祸,拼音是huǐ huò,悔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悔祸造句子